首页 > > 108

最丑牛郎織女像爆紅 網友:這長相一年一見都嫌多

2017-08-30
来源:北京青年報

  牛郎塑像

  織女塑像

  原標題:最權威牛郎織女像遭網友嫌棄

  8月28日七夕當天,一則關于牛郎織女石像的微博在網上引發熱議。微博內容介紹說,最標準的牛郎織女塑像位于西安市長門區斗門鎮,是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時所置,“這對塑像最權威,皇家認證。”但因配圖中展示的石像畫風過于粗獷,遭到不少網友質疑,“這長相一年見一次都嫌多。”

  最丑牛郎織女被吐槽

  28日上午,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于賡哲教授在其個人微博發布了3張牛郎織女石刻像照片,并配文稱:“最標準的牛郎織女塑像,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時所置,二者相距約3公里,看來當年放置時將昆明池當做天河了。” 于賡哲教授表示,圖中石像是最權威的牛郎織女像,“皇家認證”。

  此后,這條微博被大量轉發,并引起眾多討論。配圖中,牛郎織女臉型又大又圓,配上碩大無比的鼻子,顯得頗有喜感。有網友開玩笑稱,“怪不得被王母分開,這天天膩歪在一起多傷眼睛”、“毀了我童年對織女的想象。”還有網友質疑,在牛郎照片中有“贈石婆靈神”的字樣,認為是張冠李戴了。

  當地民眾認錯了石像性別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對兒可追溯到西漢的石像,現分別位于陜西省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斗門街道的常家莊村和斗門鎮棉紡廠內。灃東新城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兩座石像分別位于當地的昆明池遺址兩邊,就好像牛郎織女隔著天河遙遙相望。

  據他介紹,當地人平時更習慣以“石爺石婆”稱呼兩座石像。每逢農歷初一、十五、七月七,大家都會去石婆廟里求福,乞求平安和財富。但與歷史記載不同的是,如今“在石婆廟里的是牛郎,石爺其實是織女,兩個顛倒了”。于賡哲教授也在回復網友質疑時指出,石爺石婆其實是近現代才有的稱呼,“當地村民分不清漢代男女裝束和發型,于是將牛郎稱為石婆,織女稱為石爺,還經常拜祭。”

  在斗門街道辦事處工作的魏大爺,這十多年一直從事當地文物文化管理工作。他介紹說,每年七夕的時候,石婆廟里都會舉辦廟會,“來的人還是挺多的,有兩萬多人。不光是斗門鎮的,臨近幾個鎮、村子的人也來。”

  今年55歲的魏大爺,是土生土長的斗門人。在他看來,雖然現在網上都在吐槽牛郎織女石像的樣貌,但他還是覺得很好看,“西漢時候的東西,到現在2000多年了,能不好看嗎?好看!”他告訴北青報記者,因為牛郎和織女相傳就是斗門人,因此在當地十分受歡迎。

  兩座石像有大量歷史記載

  面對種種質疑,于賡哲教授有些意外也有些無奈。他表示,最開始發這個微博是因為正值七夕,想做一個比較應景的科普。“就是因為這個石像長得比較丑,我才給大家看的,古代漢代的石雕就是那樣,那是漢朝人心目當中牛郎織女的樣貌,并不代表其他時代牛郎織女的形象也是這樣,但是沒想到能這么火。”

  他介紹說,這兩個石像已經在這里存放很長時間了,相關記載很多,自己也是通過查閱史料才得知西安有這么兩座石像,目前還沒有去現場看過。“因為我是搞中國古代史的,這是我專業范圍內的東西,我們的專業知識。但是因為這兩天開學事情比較多,近幾天暫時沒有想到現場去看看的想法。”

  于賡哲教授告訴北青報記者,這兩尊石像的文物價值非常高,“因為它是漢武帝時期的文物,本來就是對漢武帝時期的歷史見證,跟漢武帝茂陵前面的那些石像有著同樣的價值,都是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

  于賡哲教授介紹,目前兩尊石像的破損情況均屬于正常的范圍內,沒有明顯人為破壞。“很多文物不是把它修復如初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就是好的保護,相反我們要接受文物的樣子,就像維納斯的胳膊一樣。它也是我們所能見到中國最早的藝術品當中擬人化的牛郎和織女,原先都是把牛郎和織女當成天上的一個星宿來對待,即便是有傳說,但是我們也見不到那個時期的作品。我們目前能見到的、最早的擬人化作品就是這一個,這也是牛郎織女傳說歷史的一個見證。”

  文/本報記者孔令晗 實習記者丁典 張曜麟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