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被認定是非法集資 監管人士籲取締ICO

2017-09-02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网讯】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ICO項目累計融資規模折合人民幣26.16億元,累計參加人次達10.5萬。昨日,央行旗下媒體援引一位監管人士為ICO項目下定義指出,ICO基本上就是非法集資,建議儘快取締。他稱,ICO屬於交叉金融行為,由央行、證監會兩家單位聯合監管效果會比較好。

  近期內地ICO活躍

  有暴利的地方就有高風險。李笑來是EOS、PressOne項目的ICO發起人。6月底,他的第一個ICO項目問世,短短五天內主融到了1.85億美元,7月2日,EOS的整體市值達到了近50億美元。不過,李笑來的EOS幣的成交價之後就一路大跌,截至8月29日比上市第二天最高點時下跌了足足有76.1%。

  由於參與ICO需用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來支付,ICO的火爆直接推動了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價格的新一輪暴漲。今年以來,比特幣價格逐步走高,從一枚6000多元一路飆升至30000元人民幣左右。

  ICO瘋狂的背後,則是因暴利而蜂擁入局的玩家們。網易科技援引一位資深玩家總結稱,「ICO的暴利已經超過了販毒。」誰誰誰又賺了上千萬,這是這個圈子裏的勵志故事。

  「靠譜,有個學校的教授投資××幣已經賺了幾千萬元了。」一位ICO平台負責人這樣對外宣傳。

  監管方嚴防緊查市場動向

  8月21日晚,上海浦東市場監管局在認證微博上發布消息稱,近日「突擊檢查疑似虛假宣傳的某全球區塊鏈峰會」,主辦方為「上海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某全球區塊鏈峰會」是指7月底在上海召開的「紛智全球區塊鏈峰會」,主辦方為「上海若靈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案發事由是這家公司參考比特幣技術發行了一款數字加密貨幣ETP(熵),並在該公司平台上進行交易。

  8月16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召集數家比特幣交易平台、北京市網貸協會和中國金融博物館人士召開ICO監管為議題的會議。

  8月30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於防範各類以ICO名義吸收投資相關風險的提示》,稱各類以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名義進行籌資的項目在國內迅速增長,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並形成了較大風險隱患。為保護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中國互金協會就此發布三點風險事項提示:一、國內外部分機構採用各類誤導性宣傳手段,以ICO名義從事融資活動,相關金融活動未取得任何許可,其中涉嫌詐騙、非法證券、非法集資等行為。廣大投資者應保持清醒,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一旦發現有涉及違法違規的行為,應立即報送公安機關。二、由於ICO項目資產不清晰,投資者適當性缺失,信息披露嚴重不足,投資活動面臨較大風險。投資者應冷靜判別,謹慎對待,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三、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員單位應主動加強自律,抵制違法違規的金融行為。

  專家冀強化ICO融資監管

  態度的鮮明對立足以顯示ICO狂潮引起的爭議。多數專家認為,ICO涉及非法公開發行證券,涉嫌為洗錢等犯罪行為提供渠道,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經營,建議強化ICO融資風險監管。

  有傳聞稱,中國證監會正在向部分區塊鏈企業就ICO徵詢意見,主要針對那些打著虛擬貨幣名義進行傳銷詐騙的ICO項目。

  此前,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已發布了《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監測發現面向國內提供ICO服務的相關平台有43家,其中,第三方尅和虛擬貨幣交易+ICO模式佔絕大多數。從ICO支持的融資幣種來看,比特幣和以太坊佔比最高,二者合計佔比達90%以上。

  2017年以來,ICO項目累計融資規模達63523.64BTC(比特幣)、852753.36ETH(以太坊)以及部分人民幣與其他虛擬貨幣。以2017年7月19日零點價格換算,折合人民幣總計26.16億元,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ICO融資規模和用戶參與程度呈加速上升趨勢。

  消息人士指,受到市場廣泛關注的ICO監管政策可能將會在年底出台,其中北京市可能將會提前進行監管。目前央行、證監會甚至網信辦均在調研ICO的相關事宜,其中證監會正在要求相關智庫提交有關ICO的調研報告。

  何為ICO

  全稱「Initial Coin Offerings」,可譯為「代幣首次發行」。是企業或非企業組織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發行代幣,向投資人募集虛擬貨幣的融資活動,根據標的的不同,可分為四類:

  一是產品或服務為標的的ICO,投資者憑其購買並持有的代幣,獲得投資項目的產品或服務,實質是商品或服務的預購。

  二是以收益權為標的的ICO,投資者憑代幣獲得區塊鏈項目或基礎資產的未來收益。

  三是權益份額為標的的ICO,投資者通過購買、持有代幣加入某種預先訂立的契約,代幣表示權益份額,募集的資金用於項目投資,投資者獲取預期收益。

  四是股權為標的的ICO,發行的代幣是企業的股份憑證,這種模式一旦構成公開發行,就違反了國家《證券法》等相關規定。

  ICO有多瘋狂?

  數字資產龍頭比特幣市值佔整個市場市值40%以上。自今年年初以來,比特幣價格上漲了360%,但整個數字資產市場的市值卻增加了800%。整個市場的市值增加值高達1585億美元(超過了1萬億人民幣),超過了世界上多數國家的法幣價值。

  數字資產市場的迅速膨脹,主要是因為「代幣」生態的擴張。一些透過ICO發行出來的新幣在社區內爆炒,價格可以在短期內增長上百倍,極高的利潤不斷吸引玩家們入場,數字資產市場被滾雪球一樣地不斷放大。例如因一個玩笑而誕生的「狗狗幣」,其市值就達到了2億美元。

  目前,ICO正進行飛速發展,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在7月發布的《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7月18日,國內已完成的ICO項目共計65個。其中,2017年以前共上線完成5個項目,今年1~4月上線8個,5月上線9個,6月上線27個,7月(截至18日)已上線並完成16個。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