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粵港澳機器人產業聯盟”在京成立

2017-12-05
来源:新华网

  圖為10位領導嘉賓上台共同按下“大手印”,粵港澳機器人產業聯盟正式成立。

  新華網北京11月29日電 以“跨界融合、協同創新”為主題的“2017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今天上午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成功舉行。論壇由工信部指導,新華網協同迪曼機器人共同舉辦,眾多專家學者及相關行業數百家企業參與,共同探討智能機器人跨界融合新話題,共繪中國機器人發展新藍圖。

  在本屆論壇上,舉行了“粵港澳機器人產業聯盟”啟動儀式。粵港澳機器人產業聯盟發起人宋思賢、商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望、聯科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孫緯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程式實驗室總監張澤松博士、中國航天萬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國際部主任劉夏等十位嘉賓共同按下“大手印”,標志著“粵港澳機器人產業聯盟”正式成立。聯盟將通過建立粵港澳機器人產業互通互利機制,緊密聯系全球頂尖企業和研發機構,促進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

圖為10位領導嘉賓啟動粵港澳機器人產業聯盟後合影留念。新華網 郭小天攝

圖為粵港澳機器人產業聯盟發起人宋思賢先生介紹聯盟的情況。新華網 郭小天攝

  粵港澳機器人產業聯盟發起人宋思賢先生在聯盟啟動儀式上介紹了聯盟的情況。他說: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這個由內地九個城市、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區組成的經濟區域人口不超過6600萬、面積約為5萬平米、占中國面積不過1%,人口不過5%,卻在2015年創造出了全國13%的GDP,從全國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對區內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都有重大意義。

  宋思賢先生指出,新的科技發展開創了全球人類對生活模式的新幻想、新追求、新刺激,也觸發了各行業創造與追求智能的新商業模式。在全球股票交易市場上擁有國際金融中心光環的香港交易所的總市值居全球第六位,2016年香港交易所的首次公開股票發行排名世界第一,達到251億美元。毫無疑問,領先的融資能力可以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新科技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資金來源。深圳作為東方的矽穀,擁有大量的科研人才和創新人才,加上珠三角的高端制造業的優勢,可以促進人流、物流、信息和資本自由流通,也是高新技術的重要發源基地。澳門的國際旅遊度假休閑區的娛樂、教育、養老等專才都可以留住,積極發揮牽頭帶領作用。

  宋思賢強調,在這個全球經濟轉型的背景下,這些渾然天成的經濟地理環境巧妙地成就了最佳潛力,幫助對機器人產業的布置與發展時機。粵港澳大灣區內相關的機器人產業、貿易的影響力和輻射半徑更可延至東南亞國家。創新啟動已經成為全球發展新潮流,大灣區、大都市在這個潮流當中表現尤其搶眼。美國工業化戰略下,紐約等傳統金融中心均發力科技創新高科技產業,可見世界普遍同意機器人和智能化將是未來生活和經濟發展條件突破瓶頸的必然手段。他認為,在上述所有基礎上要把傳統的創新鏈、產業鏈、社保鏈、服務鏈、商業鏈、資金鏈通過機器人與智能發展的融合,重新找出最優化點和最好的切入點就是我們聯盟的創始初衷。

  據悉,粵港澳機器人產業聯盟是聯合粵港澳各行各業的科學家和高新技術企業共同參與策劃、謀劃、規劃、計劃、組織的高新科技超級市場聯盟,協助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致力於帶動市場的高科技需求,帶領聯盟成員把高新科技發展理念有效落實,加快推進市場的供求關系,效力國家對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期許,乃至做出對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的貢獻,成為連通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體的重要門戶。

  研究顯示,預計在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將達到2.5萬億美元,也就是19萬億人民幣,超越東京灣區成為最大灣區體系,二十年後,經濟總量更有機會達到5萬億美元以上,相當於40萬億人民幣,超過東盟十國的水平。粵港澳機器人產業聯盟將為此做出明顯貢獻。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