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753

【创刊65周年商报老友记】林淑儀:商報嚴謹 立場鮮明

2017-12-07
来源:香港商报网

  林鄭月娥晤工聯會,與會長林淑儀握手。

  香港商報創辦65年來,獲得各方友好支持。工聯會會長林淑儀年輕時已接觸、閱讀商報,讚揚商報愛國愛港的立場鮮明,報道及辦報方針亦嚴謹。參與工會工作多年的她稱,商報早年連載金庸等名家著作的武俠小說,膾炙人口,大受工友歡迎。她也期望本港的媒體要實事求是,不要造謠生事,反對「不理對錯就大字標題」的炒作做法。

  工聯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林淑儀接受商報訪問,暢談商報創刊65周年。於1968年加入工聯會的她,參與工會多時,很早已接觸愛國愛港的媒體:「(我)一來到工會,就接觸到『文、大、商、晶』(外界對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及晶報的簡稱)。工會幾十年以來都在辦事處備有四報的報夾予會員看報紙。工聯會是愛國愛港的工會,自然對於具愛國愛港鮮明立場的報紙,會比較支持。」

  林淑儀續說:「我對香港商報的印象比較深刻;(以往)工人俱樂部會免費派發香港商報予會員、工友看。(工聯會)與香港商報的負責人相熟,香港商報亦了解工聯會的方針,一直支持工聯會,彼此交往比較多。」

  她讚揚商報愛國愛港,報道新聞、辦報方針上也較嚴謹,絕不胡說八道。她語重心長地指出,籌辦報紙除了要有經營方針外,更不能「離地」,要反映香港的實際情況:「不要譁眾取寵,不要炒作事端。」她不點名批評本港部分媒體,但求「捉到市民心理,不理對錯就大字標題」,為的僅是「吸引讀者去看」:「(媒體)首先要有操守,不能以假的東西騙人,絕不能亂說一通,造謠生事,要實事求是。」

  中聯辦副主任林武(左二)及林淑儀(右二)到南寧站參觀。記者何加祺攝

  工友追看商報連載武俠小說

  除了新聞報道外,商報創刊初期便連載武俠小說,金庸、梁羽生此等名家都曾是商報的「座上客」。經常接觸工友的林淑儀憶述,工友們翻閱商報時,除了閱讀新聞報道、娛樂消息外,更追看商報連載的武俠小說:「當時很多工友推廣香港商報,他們很愛追看連載的(武俠)小說。那時候相對地,(武俠小說)不是太多媒體能看到。工友們都愛看(武俠小說),當時(指六十年代)的娛樂沒有那麼多;(武俠小說)改編至電影、電視劇,十分膾炙人口。」

  一直有留意商報的她,得悉商報後來加強在內地珠三角地區發展時表示:「香港辦報具挑戰,報紙多而且曾有減價戰,這是不健康的競爭。沒有地方如香港般,有這麼多報紙、雜誌,市場很激烈。」

  林淑儀指出,香港媒體的環境,多年來有很大的變化;她稱現時媒體僅靠紙媒很難競爭到,加上近年有很多新平台興起,特別是網上媒體,「香港除了正規的紙媒,坊間也有辦網媒,有些在Facebook、YouTube、網站,也可以自己宣傳,只要有人看就可以,網上世界將傳統宣傳渠道打破了。」

  她直言,傳統報紙都正面對挑戰,媒體都要與時並進。她稱,現今的時代,知名度起落很快:「找出關心的議題,捉到大眾的心理,很快就會當紅,但如不保持,則很快會凋謝。(名聲)起落很快,快上快落。」她形容媒體未來的挑戰仍然很大,又點出採訪最重要時間快、創新、「捉到路」,並稱這標準放諸哪一個媒體都一樣。

  商報可成深港橋樑

  香港商報是中國政府特許在內地發行的香港報刊,於內地和香港兩地的市場流通,吸納了廣大的讀者群。工聯會會長林淑儀認為,商報的其中一個發展重點在深圳,這是一大優勢,故建議商報可作為深港兩地的橋樑,發揮兩地新聞互相傳播的功能,擔當起一定的角色:「內地市場很大,深圳本身都很大;內地媒體的環境與香港不同,兩者的看法、做法不同。(商報)貫穿兩地,可加強內地對香港的關注。」

  林淑儀接受本報專訪。記者 崔俊良攝

  集中發掘大灣區發展故事

  國家其中一個未來的發展重點,是銳意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林淑儀點出,正因為商報於內地和香港都有市場,故可在大灣區發展中發揮作用。她建議商報除了報道較宏觀的經濟議題外,也可集中在「發掘事情」上;她引申道,商報可採訪更多在內地工作的港人,探討他們面對的問題,以個案、各種事件來帶出大灣區的面貌。

  她續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將會加強內地和香港兩地的人流、物流,彼此的文化交流也會增加。然而,在「一國兩制」之下兩地在各方面總有不同之處,最重要是爭取互相認同。她更認為商報可發揮積極作用:「(媒體)引用個案說明(大灣區的)問題如何解決,如果有問題未曾解決,可以透過媒體推動去解決,(媒體能)起積極作用。」她稱大灣區的城市間加強經濟合作、交流,不僅限於口說,而是要有行動:「有些問題要找到鑰匙,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須解決港人內地工作難處

  工聯會於廣州、深圳、東莞、惠州,以及中山設立內地諮詢服務中心,協助身處內地不同地方的港人,每年接獲林林總總的求助個案,看到港人在內地生活遇到的各種難題。

  林淑儀了解到,內地和香港很多法例、專業認可都有不同標準,情況亟待解決,因涉及兩地人民的工作;除了上述問題,還有內地的醫療保障、退休保障、居住、國民待遇等情況同樣需要跟進。她說,解決這些問題後,才會令更多港人願意到內地工作。她再次指出,商報熟悉深圳情況,也熟悉內地情況,可發掘到更多內地改革政策的消息,若對此加以報道,能起到正面作用。

  林淑儀續說,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接到的個案,情況隨時間有所變化:「改革開放早期,最常見的是爛尾樓(問題);現在比較多的是法律問題,(工聯會)中心因此聘用法律團隊;香港的法律與內地不同,(港人在)內地工作,也要面對社保、醫療等問題。」

  她舉例,內地的社保條例未必關顧到在內地工作的港人,至少供款15年的規定對港人而言有一定困難:「香港人(在一間公司)工作未必做到尾,加上港人沒有內地戶口,那麼已供的社保卻不能繼續,就不能領回,白白沒有了。」她說工聯會多年來向人大、政協反映問題,希望內地長遠可以設立「綠卡」制度,讓港人在內地能設戶籍,可以自己供社保,就如內地人一樣,「大灣區可以先行先試」。

  粵港澳大灣區同步發展是未來的大勢。林淑儀期望,未來內地、香港可以「同城化」,在認可技術、法例等方面做到一體化,令兩地的投資、工作、醫療都有共同標準,做到「大門」及「小門」都能開,大灣區的發展才可更順利地開展。

  她期望內地、香港都能共同努力,做進一步工作,做好大灣區的發展。她說工聯會不是工商團體,而是民間勞工團體,會持續關注民間的難題,將一眾內地中心作為收集意見的窗口,積極推動改善政策及法例。

  愛國愛港陣容愈大愈好

  近年來,香港的政治形勢愈趨複雜。工聯會會長林淑儀堅定指出,工聯會成立近70年來堅持愛國愛港。她明確指出,香港一定要反對「港獨」,對此「零容忍」,呼籲年輕人要加強國家觀念;她希望社會各階層能和諧相處,共同維護「一國兩制」,準確地落實《基本法》。

  本港近年的政治光譜愈來愈闊。在此形勢之下,作為工聯會會長的林淑儀明言,工聯會作為建制派,長期在香港立足,愛國愛港的旗幟鮮明,自1948年成立接近70年,從沒有改變過,「即使港英時期受打壓,工聯會都是愛國愛港」。

  林淑儀指出,即使是愛國愛港陣營之中,不同團體都有不同的階層訴求:「有些是愛國商人,提出的是商人的訴求;工聯會是代表愛國愛港打工仔,提出的是勞工、基層的訴求,服務宗旨是堅持以服務香港僱員為目標。」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於十九大提出,要發展壯大香港的愛國愛港力量。林淑儀表示,愛國愛港的陣容是愈大愈好,當中的光譜可以很寬闊:「只要尊重民族及國家,不詆毀國家,已是愛國愛港,最重要是尊重國家及民族,如奏國歌時做不文明手勢就不行。」

  寄語港青加強國家觀念

  林淑儀指出,香港一定要反對「港獨」,因為港獨不承認中國不但違憲,也違反「一國兩制」。她稱對於「港獨」要「零容忍」,要從法律、規則上加以限制。她寄語年輕人要加強國家觀念:「有些年輕人分不清尊重國家、民族的必要性,很自我、個人化,任何事以我為主,不喜歡就可以做任何事情。但社會不可能以你為主,要尊重別人。」

  面對政治光譜、不同階層光譜的多元化,她認為最重要是和諧共處:「香港有不同的利益代表,如工商界、中產、專業人士、基層、長者、青年等範疇,都各有代表及訴求;最重要是找到最大公約數,政府要綜合各方訴求,平衡各方利益。香港的經濟要發展,這是最重要,經濟發展才可有條件解決許多問題;經濟發展了,如果持份者不能合理分享成果,也會造成社會矛盾。」

  林淑儀期望,政府施政時要平衡各方訴求,推行的政策要使社會能更合理分配利益;不過她點出,無論如何,香港各界的共同目標都應要維護「一國兩制」,準確地執行《基本法》。香港商報記者 林駿強


 

[责任编辑:若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