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10

【聚焦】港股開門紅躍上三萬關 今年牛市有望持續

2018-01-03
来源:香港商报

  恒生指數昨收報30515點,升596點或1.99%,創逾10年高位。新華社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吳天淇 邱媛媛報道:隨着內地定向降準釋放市場流動性,港股2018年首個交易日迎來「開門紅」。昨天,在成交過千億配合之下,恒生指數抽上3萬點大關,并以全日高位收市,報30515點,升596點或1.99%,創逾10年高位。國企指數更跑贏大市,收報12068點,升359點或3.07%。當日,個股升多跌少,全日創新高股份近百隻,股價破底股份僅40隻,投資氣氛明顯改善。

  港股成交重上千億水平

  昨天是2018年首個交易日,港股表現牛氣冲天,主板全日成交半個月來重上千億水平,達1268億港元。港股通成交額達193.53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增加約47.3億元,占主板成交額近15%。港股通(滬)全日錄得22億元人民幣净流入,全日餘額82.18億元。港股通(深)錄逾14億元净流入,餘額90.89億元。

  內地近年持續去槓桿,令債息及拆息接連上升。為應付新年流動性緊張的資金需求,人行上周五宣布「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農历新年期間,全國性商業銀行可動用法定存款準備金不超過2個百分點,期限30日。市場預計將會釋放逾萬億資金,而「定向降準」有望擴闊銀行存貸息差,加上內地企業盈利好轉,內銀股今年可看高一線。

  內銀內險成升市火車頭

  當天,內銀及內險股成升市火車頭。其中,建設銀行(939)破頂,收市與工商銀行(1398)齊升3%;中國銀行(3988)及農業銀行(1288)漲逾2%。中國平安(2318)尾市發力,收漲4.5%;中國人壽(2628)升2.6%。

  與此同時,藍籌股普遍上升,騰訊控股(700)繼續支撐大市,收升近3%,報417.8元,單隻股份貢獻恒指83點。港交所升勢更為凌厲,收升4.34%,報250.20元,接近歷史新高。汇豐控股(005)及友邦保險(1299)亦升1.7%及1.5%。惟濠賭股逆市捱沽,銀河娛樂(027)及金沙中國(1928)跌4%及2.1%,主要受澳門上月賭收遜預期拖累。

  另外,內房股全線炒上。萬科(2202)及碧桂園(2007)齊創新高,收市飆9.9%及8.3%;融創中國(1918)漲近12%。中國海外(688)及華潤置地(1109)升4.6%及3.2%。手機設備股亦落鑊,舜宇光學(2382)升9.2%;瑞聲科技(2018)升7.4%。丘鈦科技(1478)及比亞迪電子(285)升約一成。

  人行推多舉措利好市場

  據摩根士丹利估計,是次內地定向降準初期將「放水」3000億元人民幣,令部分銀行净息差擴闊2至3個點子。其中,建行、招行及郵儲行最受惠。而招行在一份報告中指,除定向降準之外,人行亦會繼續利用中期借貸便利(MLF)、常設借貸便利(SLF)和逆向回購等貨幣政策工具,多舉措向市場繼續放水。

  中金發表報告指,人行今次臨時降準釋放資金料比以往利用公開市場操作來得更多,有利於內銀管理流動性,減低因春節長假期的水緊憂慮,利好銀行盈利。中長期看,內地存準率會逐步正常化,意味着未來亦有下降空間。該行又認為,內銀股估值重估進入第二階段,預期債息上升,除大型銀行之外,中小型銀行亦可受惠而錄得更高的債息收益,而盈利表現可錄得顯著改善,股價升勢將會擴展至中小型內銀股。

  事實上,大多內銀股去年升幅介乎一成至三成之間,普遍跑輸恒指36%的升幅,表現最好及最差為招商銀行(3968)及重慶銀行(1963),分別升77%及跌4%。而四大行去年首3季純利皆升,净利息收入增加,不良貸款率下降,其中,工行期內净利息收入增長9%,不良貸款率為1.56%,較去年底下降0.06%;農行首3季利息净收入增長8.77%,不良貸款率為1.97%,較去年底下降0.4%。

  H股全流通試點反應正面

  此外,2017年最后一個工作日,中證監送出「新年禮包」,宣布開展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試點,旨在結束H股上市公司的內資股無法在香港市場流通的局面。市場預計,試點最快在今年首季定案,料可吸引數以萬億元資金流入港股。業界預計,將惠及港交所(388)及中資券商。中證監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下一步,中證監將在總結評估試點經驗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推廣「全流通」試點。

  香港證券專業學會專業委員溫天納表示,市場普遍認為,港股今年一定會冲破3萬點,新年第一天股市交易即送給大家一個驚喜。他表示,H股「全流通」試點政策的公布,對於新年開市的港股行情是強勁支持。

  港交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H股上市公司數量為250家,約占香港主板總市值的19.91%,其中有152家H股上市公司存在非流通股,合計規模為5807.5億股,占其發行總股份的比例為70.4%。

  中銀國際發表報告指,落實H股全流動將有助提升港股成交額,并吸引更多內地企業來港挂牌上市,提升內地投資者藉南向交易買入H股的需求,相信此對港交所影響正面。同時,上述計劃亦將可令152家H股股份進行全流通,估計H股未流通股等價市值約2.6萬億港元,相當於港股總市值的7.9%。

  【市场调查】八成散戶去年「有錢賺」

  耀才證券近期進行的調查顯示,25%受訪散戶看好今年恒指前景,預計可升穿32000點,逾65%的人則預料恒指會在28000至32000點區間徘徊。

  是次調查於去年12月進行,共收回接近1000份有效問卷,結果是「皆大歡喜」,近八成受訪者表示去年「有錢賺」,其中30%獲利一至三成,更有10%的受訪者回報率超過三成,其餘39%獲利則少於一成。另外19%的受訪者表示「無賺蝕」。

  科技板塊仍受追捧

  去年大市向好,以「股王」騰訊(700)為首的科技板塊更是投資者的「心頭好」,光騰訊一年就升了一倍多。調查發現,逾四成受訪散戶購買科技股獲利最大,另外三成則在內銀股獲利最大。還有其他受捧板塊,包括醫藥股、零售股及能源股等。隨着科技及新經濟概念炙手可熱,近半成受訪散戶對於今年投放資金比例表示,將最大集中於科技板塊。此外,有近兩成受訪散戶表示將集中於軍工股。

  認購大熱新股獲利多

  認購新股亦是不少散戶投資者最大的獲利來源之一。去年,港股市場出現不少大熱IPO,包括「凍資王」閱文(772)、眾安在线(6060)、雷蛇(1337)等。是次調查指,近七成受訪散戶去年曾認購新股,其中65%受訪投資者稱「有正面的回報」,當中近40%的受訪者新股獲利幅度平均達至一至三成,獲利幅度逾3成的受訪者占10%。獲利最多的新股來自於閱文、眾安及雷蛇,各占30%及14%。

  【专家观点】2018港股牛市有望持續

  2018年首個交易日港股開局壯觀,繼2017年11月恒指時隔十年重登3萬點后,港股昨再呈突破式增長。業界認為,當前香港股市的健康漲勢緣於經濟向好、北水南下、企業盈利穩健和估值優化。市場預期,2018年港股整體走勢可望保持良好,尤其是香港啟動吸引新經濟上市機制改革將會進一步帶熱市場。

  經濟向好助力港股向上

  交銀國際董事長譚岳衡表示,特區政府正為經濟結構轉型付出努力,積極在新產業中配置更多資源以及參與國家發展大局,持續對接內地實體經濟和新興產業的成長趨勢,因此,香港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成長性進一提高,為資本市場尤其是股市表現奠定基礎。特區政府預計,2017年經濟增長將創6年新高。業界認為,此增長狀態具備可持續性。

  港交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認為,H股「全流通」將有助於增加相關股份的流通性和市場參與度,豐富在港上市中資企業的數量和參與度,從而促進香港市場流動性增長,提升香港市場的交易量、市場深度和廣度,增強香港作為支持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金融樞紐地位。

  兩地互聯互通支撐港股

  近年來,香港股市與內地關聯愈發緊密,中資公司上市、互聯互通等因素成為港股上行的重要推力。瑞銀研究報告認為,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和北水南下,帶動了港股估值提升和交易活躍度,利於市場走勢向好。中銀國際預期明年將繼續有約3000億元人民幣北水净流入,港股牛市有望持續。

  目前,港股理想表現下,企業盈利上升是核心支撐力。安捷證券有限公司主席陳灝表示,其中尤以高新科技、保險等藍籌股貢獻突出,去年以來諸多企業利潤上升15%左右,股市從企業盈利中獲得的上漲動力可以在2018年延續。

  須防範三大市場風險點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組合管理部主管黃栢寧認為,雖然預期2018年恒指每股盈利或按年增長14%,但受地緣政治風險及環球收緊貨幣政策影響,加上投資者未必願意予港股市場重新估值,故部署保守。而市場焦點亦將由增長型股票轉移至價值型股票,如金融及房地產股份,該類股份於去年未必受市場追捧,但有潜在價值。另外,該行預測2018年底恒指水平為29500點。

  此外,市場也須防範可能出現的風險點。例如,港股在高位上漲的壓力和波動;全球主要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尤其是美國加息、縮表、稅改對香港經濟及資金外流的影響;國際油價變化對資本市場的波及效應等。

  【商报时评】審慎樂觀 勿忘風險

  踏入2018年,港股首個交易日開出大紅盤,恒指大漲近600點,收報30515點,創出超過十年的新高。到底,這是否意味着今年全年股市向好?

  事實上,由基本因素到資金因素,都似可肯定港股能夠更上層樓。首先,全球經濟持續向好,去年本港經濟增長便料達到3.7%,勢頭乃是5年來最好,加之外圍經濟同樣報捷,美歐均勢錄得2%以上升幅,而內地經濟也維持較快增長,凡此種種,均支持企業收入穩步上升,繼而推動股市進一步攀高。有投行就預期,今年恒指每股盈利增長一成半左右。觀乎目前恒指市盈率(PE),港交所資料顯示僅約16倍,實算不上特別超買,更何况許多藍籌股的PE低至10倍以下,這包括一眾中資金融股,反映港股即使累升至今,這輪大牛市即使持續了接近2年,由最低點計更大幅反彈67%,惟泡沫成分還是難以言多。尤其是昨日升市非常亮麗,不單獲得高成交配合,總成交額超過了1200億元,而且升勢非常全面,幾乎所有藍籌股都同步上升,不似早前升市僅由個別重磅股一力帶動,資金今次則見廣泛追捧各隻恒指股份。的確,即使美息多番上調,資金仍然戀棧香江,拆息在新一年亦止升回穩,港匯依舊跟弱方兌換保證水平維持距離,皆確保了港股牛市持續興旺。

  可是,有謂居安思危,今年其實潜藏不少風險,投資者誠須小心為上。眾所周知的,乃美國年內料將加息3次,聯邦基金指標利率可能增至2厘之上,雖然相關水平仍難言高,但跟昔日零息時代已相距甚遠;再者,隨着美國不斷推進利率正常化步伐,全球各地央行遲早都要跟隨,就似本港拆息近月顯著攀升一般,美息加而其他地方利率不加的狀况,無疑已非常迫近臨界點了,若然全球同步收水,寬松貨幣下的投資盛宴亦勢戛然而止。當然了,美國穩步「縮表」,以及新推稅制改革,兩者的逐漸發酵也將吸引國際游資班師回朝。况且,過去的超寬松貨幣環境,多少導致了今日泡沫處處:Bitcoin之類所含泡沫固然明顯不過,長達9年的美股大牛市亦嫌偏貴,市盈率已增至逾20倍進迫歷史高位,至於美債表現也令人憂慮,市場都為孳息曲線日趨平坦煞費思量,質疑經濟增長及通脹會否掉頭回落......

  始終「美國打噴嚏,全球患感冒」,時至今日,一旦美國股債領頭下跌,包括港股在內都不可能獨善其身。當然,香港本身也存泡沫風險,樓價遠超市民負擔能力以至高處不勝寒,倘若市况由牛轉熊,難免會對整體經濟帶來嚴重負面冲擊。

  說到底,2018年市場前景還是審慎樂觀的,重點是預先做好一切風險管理工作。恰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強調,三大攻堅戰的首條正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同一道理,實也適用於環球市場。畢竟,過往的非常寬松幣策,導致了今日的非常資產貴價;隨着央行逐步退市,相關價格總會面臨回調壓力。緊記巴菲特戒言,切忌成為水退時沒有穿泳褲的人;唯有如此,投資者在新一年才可以持盈保泰。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