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7

被MSCI垂青的全球各地市場,後來都怎樣了?

2018-05-16
来源:鳳凰國際iMarkets

  5月15日的頭條理應屬於MSCI。

  英文諺語說,Fourth Time Lucky,中國A股納入MSCI恰好就是第四次沖關成功。

  作為聚焦國際市場的研究機構,我們其實從一個月前便開始預熱,全面分析了MSCI指數體系對中國市場的覆蓋,可以參見報告《MSCI用240個指數覆蓋中國市場,你能分清楚嗎?》。

  而此時此刻,我們更希望以史為鑒,通過對海外市場的已有案例分析,來看看加入MSCI,究竟對一個市場的股市意味著什么?

  恰好,在我們身邊,就有兩個這樣的例子,一為中國台灣,二為韓國。

  他們分別於上世紀90年代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也同樣的,都是循序漸進,納入市值比重逐漸增加。

  盡管納入期間受到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幹擾,但從長期影響來看,不失為A股的好“范例”。

  中國台灣和韓國的經驗總結

  資料來源:雲鋒金融整理

  根據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被納入MSCI可以階段性帶來被動的配置性資金需求。

  對於A股來說,除了QFII和RQFII之外,目前海外資金主要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進行配置,因此納入決定短期內對於北上資金會有積極影響。

  但如果需要外資持續性配置股市,則核心決定因素還是在宏觀基本面因素。

  投資者結構變化帶來的長期影響

  而對於納入MSCI,重點應該更多的放在長期影響上。

  從中國台灣和韓國的經驗來看,伴隨納入MSCI指數進程的是股市投資者結構的改變,外資持股占比的提高會讓其投資風格對本土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

  具體表現,就是與全球市場的聯動性增加,換手率的降低,以及波動率的下降。

  就像中國證監會在今早第一時間發布的答記者問裏說的,A股納入MSCI體現了國際投資者對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的前景和金融市場穩健型的信心。但納入本身,既是機遇,亦是挑戰。

  納入MSCI並不意味著牛市就必然來臨,但投資者結構的變化卻是必然。其實從今年上半年的市場來看,這種變化已經有所體現,而對應的市場風格切換,也讓投資者印象深刻。

  闖關成功的那些基石

  最後,讓我們曆數一下這幾年來,中國為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自由化做出的努力,這些努力共同造就了今天的闖關成功。

  也希望由此,A股市場,乃至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都會迎來嶄新的發展篇章。

  資料來源:雲鋒金融整理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