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最全分析:央行年內第三次定向降准 股債樓市怎么走?

2018-06-25
来源:鳳凰網財經

  6月24日消息,據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消息,央行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鼓勵5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運用定向降准和從市場上募集的資金,按照市場化定價原則實施“債轉股”項目。

  今年以來,央行已經實施了三次定向降准。

  1月25日央行實施的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釋放長期流動性約4500億元。

  4月25日央行實施定向降准置換9000億元MLF,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

  那么此次降准將給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股市會怎么走?

  央行周末推定向降准分析師稱對股市影響有限

  對於此次降准的影響,有分析師在接受鳳凰網財經采訪時表示,此次定向降准,有望緩解市場上的流動性不足,尤其是緩解民營企業資金壓力,而對股市和債市的影響,主要在心理層面,不會改變股票大勢。

  覃漢:梅西不是阿根廷救世主降准也不是經濟救世主

  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覃漢、王佳雯發布點評稱,“梅西不是阿根廷救世主,降准也不是經濟救世主。”

  覃漢、王佳雯表示,6月份以來,市場因積極的MLF動作而對降准預期出現反複,債市因此陷入高位震蕩,周日晚間年內第三次定向降准終落地,釋放資金約7000億元。但降准不是經濟的“救世主”,貨幣政策也是體系“選手”,政策需要打好組合拳,後續財政擴張等積極信號可能會逐步看到。不過短期內政策不協同,經濟矛盾難以得到緩和,反而成為利率波段交易的窗口期。

  定向降准對股市樓市有何影響?專家:股市或高開利於樓市

  太平洋證券首席市場分析師季曉雋對鳳凰網財經表示,本次定向降准也有利於應對美聯儲加息,新興市場資金外流和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定向降准有利於股市反彈,但反彈高度有限。反彈後繼續調整是大概率。 預計2018年上證可能跌到2750-2500左右,如有更大利空,可能到2450- 2400左右,藍籌股反彈後應該還有一次補跌,下半年家電等藍籌股下跌後有重要機會;創業板仍不宜過分看空。

  對樓市有何影響

  交通銀行連平:定向降准的資金不會直接流入房地產市場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向鳳凰網財經表示本次定向降准並不針對房地產市場,資金直接流入房地產市場這種可能性幾乎是沒有。但他也指出,目前房地產還是要繼續進行調控,因為在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依然處於供求不平衡狀態。“房地產調控任務仍然比較繁重,過去庫存比較高的地區現在庫存降低了,有些地區甚至庫存緊張,因此部分地區仍會面臨房價上漲的壓力。”

  專家:此次央行降准非常精准不必過於擔心影響房

  財經評論員江瀚認為,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央行降准影響並不大,之所以許多人關注降准,主要是因為降准在某種程度上會和老百姓最關心的房子和工資密切相關。

  “正如同我們之前討論的香港高房價的問題,我們可以發現支撐香港房價快速長期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受到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從而導致了流動性的過剩,這種過剩的流動性將會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高漲,所以每每聽到降准,相信所有人的心中都會一緊,畢竟降准這種大規模的貨幣政策對於市場的影響將會是非常深遠的。所以,所有人都會擔心,這次降准會不會推高房價呢?”江瀚認為不必過於擔心。

  對債市有何影響:

  今年債券違約超150億專家: 降准有利於化解風險

  多位專家在接受鳳凰網財經采訪時表示,在去杠杆和防范金融佛那個風險的過程中,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出現融資難、融資貴,疊加上貿易戰的因素,經濟挑戰很大,確實需要一定的流動性放松的。另外,也不能因為去杠杆導致大規模的債券違約和大規模的股票質押爆倉,為防范風險卻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所以適度增加流動性有必要。

  曾剛:降准有利於解決民企融資問題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在接受鳳凰網財經采訪時表示,降准是出於總量和結構性的考慮。從總量上來講,市場的資金鏈趨緊,市場情緒比較緊張,再加上外彙儲備的增長速度下降,基礎貨幣在整個市場的流動性還是處於一個相對緊張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通過降准能夠投放更多基礎貨幣,滿足市場的合理資金需求,改善市場預期環境。

  後續或繼續降准

  專家詳解央行定向降准:年內最大或降准50至100BP

  中信固收研究明明對鳳凰網財經表示, 定向降准快速執行,結構性寬松再次確認。從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運用定向降准政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到6月24日人民銀行落實國務院部署,再到7月5日定向降准措施將正式實施,此次定向降准政策從部署到落地再到正式實施周期遠遠短於2018年1月定向降准從部署到正式執行的時間長度。近期信用違約事件頻發引燃市場悲觀情緒,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也愈發凸顯,結構性寬松的貨幣政策更合時宜。預計下半年仍有可能降准50-100BP。我國銀行法定存款准備金率仍然在15%左右,處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和資產負債回表過程中,應逐步降低法定存款准備金率至合理區間。

  交銀研究:降准一舉雙得預計未來將有結構性支持政策

  交銀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表示,此次降准是為落實前幾天國務院會議要求,定向支持債轉股和小微企業,仍屬定向調控范疇。根據央行答記者問,此次降准釋放資金共約7000億元,有利於增加銀行低成本可用資金,並輔之以其它措施,將促進債轉股加快實施和增加小微企業融資。適逢半年末時點,市場流動性有季節性緊張壓力,此次降准也有利於緩解流動性季節性緊張,保證流動性平穩。債轉股意味著信貸轉為股權,也即是說信貸到期後沒有收回,這會對銀行產生流動性壓力,因而在銀行流動性緊張、可用資金不多的情況下,債轉股難以快速推進。此次降准“一舉雙得”,既有利於緩解關鍵時點流動性壓力,同時也是去杠杆的舉措之一,有利於推進結構性去杠杆。展望未來,在經濟運行顯下行壓力、中美貿易沖突升級的情況下, 預計類似定向、結構性支持政策還會繼續推出。

  更多券商分析:

  華泰宏觀認為:貨幣轉向清晰,降准之後很可能還有降准

  【貨幣政策轉向較為清晰,下半年仍會有1-2次降准】我們在4月18日《貨幣政策看轉向,利率倒U型右側拐點》中判斷“今年年初以來,國際收支平衡和金融穩定在貨幣政策中的目標相對弱化,而穩增長和控通脹問題均顯現了預期的變化,貨幣政策很可能從穩健中性轉向穩健靈活適度,即當前的貨幣政策首要目標缺失。我們認為,當前貨幣政策是在去金融杠杆、穩經濟增長、防融資下行之間權衡,處理好信貸、社融、M2的穩定是關鍵,而保證商業銀行負債穩定成為重中之重。”央行穩健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當前面臨的主要操作目標便是社融增速的快速下行,我們預計下半年仍會有1-2次定向降准。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貨幣政策分化】中美兩國利益相互交織,在互相征收關稅的條件下,中美雙邊貿易可能都會受到負面影響,對雙方經濟的影響都偏負面。在實際演進過程中,很可能是雙方均走向“類滯脹”局面。貿易戰可能形成的類滯脹預期,根據過往經驗看,中美兩國貨幣政策應對方式不同。80年代初,美聯儲主席沃爾克加息應對滯脹。中國在面臨經濟下行和通脹上行壓力同時存在時,通常會選擇提高通貨膨脹容忍度。

  【降准與彙率貶值組合拳開打】關於下階段的定向降准,我們認為:1)不能僅通過MLF的到期量來推算降准的幅度,降准幅度的考量主要依據宏觀形勢;2)中美貿易談判給人民幣彙率貶值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時間窗口,我們預計人民幣彙率存在繼續貶值到6.6的可能性,這給降准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外部環境;3)央行需要通過定向降准的方式釋放長期資金,降低無風險收益率。我們預計下半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頂部在3.8%,中樞3.6%,底部在3.4%。

  海通證券認為:定向降准後貨幣寬松加碼,可緩解信用壓力

  ①央行定向降准0.5個百分點。

  今日央行宣布,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根據央行測算,本次定向降准釋放資金約7000億元。

  ②支持“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

  央行指出,考慮到國有行、股份行是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的主力軍,對它們降准釋放約5000億資金,有助於形成正向激勵,用於支持“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加快已簽約“債轉股”項目落地;對其它銀行降准釋放的約2000億資金,主要用於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央行特別強調,定向降准資金不支持“名股實債”和“僵屍企業”的項目,金融機構使用降准資金情況將納入人民銀行宏觀審慎評估。

  ③貨幣寬松加碼,緩解信用壓力。

  今年以來,在金融嚴監管的背景下,貨幣政策逐步從去年的實際偏緊向中性回歸,支持表外轉表內、非標轉標的進程,本次定向降准意味著貨幣政策進一步邊際調整,寬松力度加碼,可以一定程度支持實體融資、緩解信用壓力。但是降准釋放的是銀行表內資金,而今年以來大幅萎縮的融資主要來自影子銀行體系,而這些融資要回歸銀行表內還會受到信貸和監管政策限制,這意味著降准對信用壓力的緩解、對社融的支撐作用或相對有限,經濟下行壓力和信用風險依然存在。

  ④債市慢牛延續,堅守利率、高等級。

  近期長端利率受益於避險情緒、基本面回落等因素下行,但短端利率因半年末因素略有上行,期限利差持續縮窄制約長端下行。而此次降准有利於帶動短端利率下行,從而打開長端下行空間。在貨幣寬松、基本面下行和違約風險上升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債市的分化仍是未來的主旋律,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仍是配置首選,而對低等級信用債仍需保持謹慎。

  招商證券尹睿哲點評降准:基本確認“寬貨幣”趨勢

  (1)逃不過的“降准”周期。繼年初定向降准、4月“置換降准”後,央行第3次動用准備金率工具,不過,與前兩次相比,本輪降准更具“普降”意味,基本確認“寬貨幣”趨勢。與過去准備金調整不同,本輪准備金調整背後的核心邏輯,一是對沖回表消耗,二是解決融資成本問題,尤以後者為重。

  簡單回顧曆史,在過去兩輪貨幣緊縮(分別是2011年和2013年)的末端,我們都觀察到:企業的財務費用增速開始超過收入增速,對企業盈利能力形成侵蝕。現在這一情況又在重演。如何解決融資成本問題呢?一是從銀行資產的角度入手,擴大信貸供給,但在“回表”的環境下,這一操作面臨嚴苛的資本金約束;二是從銀行負債端入手,降低其負債成本,在這個問題上,MLF等操作工具是無法替代降准的。

  (2)避不開的融資困局。如果說彙率環境變化後基礎貨幣供給模式的變化導致了“流動性分層”,那么供給側改革和金融去杠杆則帶來了“信用分層”。認識這一現狀,是理解未來貨幣政策操作的關鍵。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實體融資依靠信貸、非標、債券三個主要渠道支撐,但是金融監管帶來了整個體系的“顛覆”。可以看到,社融結構中,非標項開始出現明顯收縮,而信貸和債券融資擴張(主要是信貸)部分彌補非標融資的缺口,但總體上“開正門”比不上“堵偏門”的速度,廣義融資體系仍是收縮的。

  相對於非標,信貸融資具有明顯的“歧視”特征,不同屬性的企業在信貸的可得性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這種融資結構變化導致兩個結果:①實體融資成本整體上出現顯著抬升;②信貸融資能力弱的民企成本抬升更快。在外部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這種局面似乎符合“去杠杆”的意圖,或許還是政策合意的,但由於貿易沖突導致外需不確定性陡增,國內重提“擴大內需”,這樣的融資環境就顯得有些“危險”了。

  具體來說:考慮到應收款項類投資在銀行非標投資中占比超90%,我們以應收款項類投資的到期分布來推測所有非標資產的到期分布,可以看到,2017年末剩餘期限在1年以內的占比約30%,假定這部分資產自然到期,2018年非標收縮力度強於2017年(20%)。

  換一個角度,我們考慮信托、券商資管、保險資管以及基金子公司的非標發行與到期情況。剔除機構間存在重複的部分,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嵌套部分(機構產品之間互投),按照信托、券商資管、保險資管和基金子公司投向占比,計算未納入社融的通道非標規模。2017年底,這部分存量規模約15.6萬億;加上社融統計口徑中的非標,規模總計達42.6萬億。進一步假定未承兌彙票期限假定為1年,其餘非標假定平均期限為3年,可以測算2018年非標到期壓力,保守推算今年到期量(即2015年1季度淨融資,今年1季度全部到期),並加上社融到期,總計7萬億,較去年環比增加8500億左右。其中,通道非標到期4.4萬億,明顯高於去年3.3萬億。

  由於准備金率的絕對水平仍然處在高位,繼續降准看起來是一個“順理成章”的工具。進一步說,降准未必是當前融資困境的“有效解”,但卻是任何“有效解”的前提,在:①融資問題得到顯著緩釋;②彙率約束重新顯現之前,我們會看到降准動作持續下去,同時降准會附帶越來越多的帶有“定向引導”屬性的條款。

  (3)不成立的外部約束。部分投資者擔心國內外政策背離的約束問題,這種分化能走多遠?問題的關鍵在人民幣彙率。如果穩定彙率重新成為必要,那么貨幣政策就需要被動趨同。首先我們提示一個現象。中間價“理論值”與實際公布值的軋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政策傾向,在過去幾年,中間價往往存在“調升”的傾向,而近期這一傾向“消失”了,甚至開始出現“調貶”的操作。

  背後的邏輯其實不難理解,彙率政策考慮的是“商品貿易項”與“資本項”的權衡,過去幾年政策重心幾乎全部在後者,一方面因為商品貿易項較為健康,另一方面也由於資本流出壓力大。不過貿易戰的出現使得原本健康的商品貿易項開始承受壓力,同時,經過一段時間的政策控制,資本流動與彙率之間的相關性開始降低,如果政策重心轉向商品貿易項,有序貶值或許會成為更加合意的政策方向。

  (4)可期待的曲線“牛陡”。可以看到現階段各項經濟指標均處於曆史區間的較低水平,工業增加值月處在1/4分位數處,名義GDP低於1/2分位數,固定資產投資則是幾乎處在曆史最低位。再看利率水平,10Y國債的絕對水平卻位於曆史均值以上,明顯高於各項經濟指標。2017年,監管沖擊使得利率水平階段性偏離了基本面,但從目前的情況看,監管沖擊對利率的影響已經退潮,利率水平需要向基本面回歸,即使不考慮基本面進一步下行,仍有30bp修複需求。當然,利率下行會以“牛陡”的形式繼續。期限利差所處的分位數水平與工業增加值等較為接近,說明目前曲線的陡峭程度與增長水平較為匹配,但10Y國債利率定價偏高,意味著短端利率定價過高,這基本上和央行操作的邏輯一致。隨著降准操作的進一步落地,短端利率仍有下行空間。

  長江宏觀趙偉:定向降准結構性對沖,去杠杆將是“持久戰”

  央行定向降准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央行決定,從7月5日期,定向下調國有大行、股份制行、郵儲銀行、城商行等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預計釋放流動性約7000億元,其中5大行和12家股份行釋放約5000億元,用於支持市場化“債轉股”項目;郵儲銀行和城商行等釋放約20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小微企業貸款,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央行定向降准結構性對沖緊信用,加快結構性去杠杆。央行降准落實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同時,通過定向降准,推動市場化“債轉股”,加快結構性去杠杆。總體來看,定向降准延續前期操作思路,注重引導資金流向、助力經濟轉型。

  定向降准對市場流動性影響有限,債市或延續震蕩格局、中長期回歸基本面驅動。降准釋放流動性主要用於實體去杠杆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類似4月降准,對市場流動性影響有限。降准短期或提振市場情緒,貨幣政策更加注重引導資金流向實體,對債市利好或有限,中短期或延續震蕩格局。年內來看,隨著信用收縮影響逐步顯現,債市回歸基本面驅動。

  再次強調,去杠杆將是“持久戰”,緊信用與寬貨幣搭配。早在去年底,我們就領先市場提示防風險下的信用收縮邏輯。防風險、去杠杆是一場“持久戰”。債務收縮推動去杠杆的同時,寬貨幣結構性對沖緊信用的影響,引導資金流向、優化經濟結構,助力經濟轉型。

  重申我們2018年年度報告《吐故納新》中提出的兩條邏輯主線:防風險下的信用收縮、政策助力“加速轉型”。當前時點,我們再次強調,防風險、去杠杆是轉型必經之路。通過債務收縮和經濟結構優化,推動結構性去杠杆。信用收縮尚未結束,社融增速仍有下行壓力。

  聯訊證券李奇霖:降准,一輪金融防風險攻堅戰!

  這種結構式寬松和曆史上的寬松周期都不同。它是一種保障內外均衡、維系政策大局與防風險推改革平衡的刀刃上的克制。

  一方面,現實的經濟與金融環境需要央行貨幣政策轉松以做出回應。 一、由於壓縮非標緊信用,外部融資環境惡化驅動的信用風險已經出現小范圍的爆發,領導層需要提防,

  1)隨著監管抽查趨嚴不斷曝露的存量不良及新增不良增多,銀行系統內部壞賬風險加大;

  2)機構或散戶投資者在基金/資管產品踩雷後集中贖回引致的流動性風險;

  3)無風險利率上行進一步帶動社會融資成本上漲,與嚴監管共振,被動增大企業部門與居民的債務壓力,在被動加杠杆的同時過度壓制資本開支與消費支出動力。

  二、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進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條是打破剛兌,降低存款的可替代性,避免存款定價權下放後,銀行陷入為攬儲將存款利率向剛兌型理財產品收益率靠攏而使負債成本過度飆升的陷阱中。另一條是降低銀行機構法定准備金率,在增強信用派生緩釋緊信用的副作用的同時,釋放無成本資金(不考慮機會成本),降低銀行的負債成本。

  三、經濟增長動能受制於融資渠道的收縮已經出現減弱的跡象,5月份的經濟數據與社融大降可能是一個信號,加之中美貿易摩擦存在惡化的風險,外需同樣可能受沖擊,經濟可能存在失速的風險。 但另一方面,高債務高杠杆局勢下,以土地為中心的債務驅動型經濟越來越逼近現有技術條件下的生產力邊界,政策調控需綜合考慮債務膨脹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對沖關系,貨幣與財政目標更加多元化,對經濟作用的空間減弱。

  過往中國在低杠杆環境下的高經濟增長,依靠的是對外開放+人口紅利+城鎮化。現在,中國度過劉易斯拐點,全球產業鏈重新洗牌,泰國、印度等南亞與東南亞國家接棒中國成為發達國家的新工廠,全球自由貿易環境在民粹、強權主政環境下趨於終結,土地產能模式下的投入—產出比下滑,固有生產邊界下的經濟增長速度很難抵過債務的膨脹速度。

  全局的貨幣寬松帶來的將是資產價格泡沫的脹大,舊模式的卷土重來及更高的債務杠杆率。 同時不得不關注的一點是,中國的經常賬戶差額在入世十幾年後,第一次變成了負值。這是一個信號。在全球貿易保護壁壘逐漸壘砌的環境下,經常賬戶在未來存在進一步惡化的風險。

  如果經濟動能下降、美元與美債收益率在美國經濟一枝獨秀下長期看漲,則此前進入中國的套利外彙平倉流出,資本與金融賬戶惡化,國際收支形成“雙赤字”的局面,那么彙率將面臨極大的挑戰。 因此,我們現在可能確實需要貨幣政策做出寬松的回答,但高債務驅動經濟的不可持續性與保證外部均衡的制約讓全局寬松的意義式微。

  所以我們這次看到了一種不典型的定向降准周期:定向釋放基礎貨幣。一方面支持債轉股,化解緊信用嚴監管過程中的金融風險,另一方面給小微企業更多的信貸與流動性支持。 事實上,如果從整個全局來考慮,我們看到現有的貨幣政策事實上是服務於“穩定與經濟轉型”的大局的。 作為“亞洲四小龍”的台灣曾利用勞動力要素供給充裕與出口導向型戰略實現了經濟的初步繁榮,但當低工資的優勢失去後,台灣依靠抬升行業集中度,創造具有較強的資本與實力進行技術研發的大企業,輔之以適當的產業紅利實現了產業升級。 中國現有的“緊信用+供給側改革”也創造了優勝劣汰的達爾文式的競爭環境,在產能出清過程中,留下的是要么有著顯著市場份額的大企業,要么是具有技術溢價與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這兩種對未來產業升級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但是隨著產能出清、企業破產重組數量增多,金融系統面臨的信用風險與社會上出現的失業風險也會增長。所以這就需要對沖。

  債轉股是解決銀行體系信用風險的一種手段,支持小微企業則是穩定就業、支撐經濟增長的另一個支柱。 在這樣的一個定向降准周期內,債券尤其是利率與高等級的投資機會相對比較突出,但是股票受制於供需缺口收窄後周期類行業利潤增速的放緩、實體總需求邊際下滑、信用風險的擔憂、貿易戰高度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偏好壓制及股票質押去杠杆的壓力等因素,機會相對有限。

  申萬宏源:政策如期加碼,年內仍有降准空間——央行宣布降准點評

  央行決定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1、加大對債轉股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本次降准大約釋放7000億元資金。其中,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約5000億元,用於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城商行和農商行等其他銀行約20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這兩方面作用均有利於對今年結構性去杠杆目標進行配合。

  2、政策如期加碼,更加靈活精准。此前在對5月金融數據的點評中,我們曾提示4月份的降准未能顯著推升表內信貸增量,預計短期內將會看到政策進一步加碼。本次央行如期降准,但並未繼續置換MLF,而是側重於對特定領域的支持,強調對於結構的引導。對比今年1月、4月和本次降准,政策的著力點似乎不完全相同,但本質上都是在“宏觀穩杠杆、結構性去杠杆”的大環境下,對於重要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定向支持,政策更加靈活精准。

  3、年內仍有降准空間。5月以來美元指數走高,人民幣對美元相應貶值,但從一籃子指數來看,人民幣穩中有升的大趨勢並未改變,因此彙率和資本外流對於國內政策的影響暫無需過度擔憂。國內貨幣政策仍將繼續立足於對結構性去杠杆的支持,預計後續政策仍將對商業銀行表內信貸擴張的能力和意願兩個方面繼續加大鼓勵和引導,年內仍有降准空間,將視流動性環境和信貸條件擇機而動。

  4、兩船並行,政策微調。濾去3月短期擾動,上半年經濟數據仍有韌性,短期具備繼續開展去杠杆的宏觀條件。當前的重點在於風險釋放和平穩內需亮點如何並行兼顧。社融規模收縮和成本提高的影響將從三季度開始使經濟承壓,我們認為當前政策已由單目標向雙目標切換,去杠杆政策與補短板政策進行組合,將有助於杠杆率維持穩定,兼顧風險釋放與平衡內需。我們對下半年宏觀經濟環境謹慎偏樂觀,名義GDP下行,實際GDP有充分韌性。

  中金:降准有助於安撫市場情緒

  北京時間周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快評如下:

  1)降准釋放流動性,安撫市場情緒。從央行的公告看,降准釋放共釋放5000+2000=7000億流動性,一方面支持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另一方面也支持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次降准也是為了落實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精神,在前幾天國務院常務會議之後即有市場預期近期降准,中金宏觀組下半年的展望《靜待政策調整》也強調了政策調整的必要性。從降准的幅度上看,可能略低於市場預期(根據我們與投資者溝通,有投資者預期100個基點降准)。不過,在此時點央行降准釋放流動性,能夠起到展現政策姿態、緩解市場流動性擔心的作用,有利於提振當前市場極度悲觀的預期。

  2) 近年曆史上降准之後,市場短期表現有正有負。我們統計了近年降准後的市場表現,降准宣布後第一個交易日市場表現不一,但短期的平均表現偏正面。而更長線的表現,則要視估值、增長周期、對實體的影響等綜合因素而定。綜合來看,考慮到市場前期已經較為悲觀,估值較低,本次降准也在反應政策在繼續調整,我們認為降准後第一個交易日市場不一定立刻給予積極反應,但從3-6個月的周期來看,市場機會與風險平衡具備吸引力。

  3) 下半年市場先抑後揚。從板塊上說,如果降准帶動市場短線反彈,預計跌幅大的周期(地產、原材料等)和小市值股票(此前跌幅較大的科技硬件、計算機等)短期彈性可能會略大,可能在反彈中領先。但從整個下半年看,我們預計新經濟、大消費依然是不錯的選擇。綜合來看,雖然短線很難判斷市場的絕對底部,但市場可能在逐步接近年內的機遇期,投資者不宜過度悲觀。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