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和氣致祥 乖氣致異

2018-06-30
来源:香港商报

  2017年7月1日中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圆满结束在香港的各项活动,从香港乘专机返回北京。这是在欢送仪式上,习近平向欢送队伍挥手道别。新华社

  香港商報評論員 容雍

  又逢七一,到了香港回歸紀念日。去年回歸20周年,習近平主席蒞港視察,寄語香港「始終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如今回顧,我們慶幸這一年來香港社會漸趨和諧,如果未來能夠本着「求大同、存大異」的精神,擺脫「泛政治化」的漩渦,必然有美好的明天。

  習近平主席指出,「一國兩制」體現的一個重要精神就是「求大同、存大異」。內地實行社會主義,香港實行資本主義,當中的「大異」是極為明顯的,要以包容的心彼此尊重。在香港,建制和反對派並存,當中的「大異」也極為突出,然而雙方並不是要互相消滅,而應是「求大同、存大異」,這樣方能保持社會的和諧。

  過去,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特區政府,都做了不少這方面的工作,釋出善意。林鄭月娥上任後,亦積極努力,增進與各方溝通,促進和諧,更每月到立法會出席答問大會,以改善行政立法關係。過去一年,社會總體氣氛有所好轉,形勢穩中向好,在立法會,施政報告致謝動議9年以來首次獲得通過,財政預算案的通過也較過往順利,顯示保和諧工作見到成效。

  不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亦不只是一味講包容,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我們還必須講原則底線,要嚴正對待,不容姑息苟且;對違法和破壞社會穩定的言行,要依法嚴懲不貸。

  「佔中」以來,社會日趨政治化,甚至出現旺角暴動磚頭亂飛的場面,充滿乖戾之氣。不過,物極必反,當社會大眾感受到情況不可以再惡化下去的時候,自有一股民氣予以抵制。好像「港獨」思潮發展到極端,乃至在立法會宣誓儀式中出現辱華的場面,社會各界就群起撻伐。新屆政府上任以來,按照習主席的講話指引,全力工作,承接這股民氣,嚴肅依法處理「港獨」禍端,可說是大有作為的。首先是立法會DQ梁、游等人,是對「港獨」勢力的一大打擊,亦有肅清議會之效。其後又有修改議事規則的舉措,對市民深惡痛絕的立法會「拉布」現象有遏止作用。這一年來,違法「佔中」、「佔旺」者,陸續有人入罪判罰,既彰顯了法治精神,大快人心,亦可警誡效尤者,有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社會氣氛與議會的氣氛應是互為因果,民意傾向和平,議會就難大亂,而議會少些亂子,社會也更見和諧。這是過去一年所見的境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反對派與內地的關係也轉趨改善。有反對派領取了回鄉證,反對派議員也參加了大灣區考察,並且給予正面的反應。未來,如果這類互動增加,將可大大改善彼此的關係,對於兩地融合以及香港和諧都大有幫助。

  而社會氣氛的好轉、掣肘減少,亦有利於特區政府的施政,我們看到,新屆政府努力改善施政,教育追求投入,民生加緊改善,全方位研究突破樓市困局,創科迎頭趕上,跨境基建繼續完善,建設大灣區和拓展「一帶一路」的謀劃發力,這一切都在井井有條全力展開,呈現一新氣象。

  總括年來實踐,我們當可得出結論:只有團結起來、和衷共濟,才能把香港這個共同家園建設好。民意是管治的最大後盾,社會和諧的促成有賴全民的支持。當政府的政策與民意相配合的時候,將是無往而不利。而在「求大同、存大異」,謀求社會和諧的時候,也要堅守原則,對於不利於社會穩定的元素,必須遏制於萌芽狀態;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須是其是,非其非。

  這一年來,可說是「和氣致祥」的寫照,但我們也須慎防「乖氣致異」,事實上,社會上仍有不和諧的因子,黃藍對立仍在,校園也有「港獨」的聲音,甚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還遠赴台灣發表「港獨」言論,有關勢力必定會伺機反撲,製造戾氣,社會大眾不可不防!

  (慶祝香港回歸21周年 重溫習近平視察香港重要講話系列評論五之五)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