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4

这里是五场值得去看的国内艺术展

2018-07-02
来源:iD中文官网

  这个夏天除了世界杯还有这些值得关注。

 

 

 

 

  《林天苗:体·统》:感受不一样的林天苗

  作为中国首批尝试装置和录像制作的女性艺术家,林天苗的棉线创作作品已被人们熟知。而2017年开始,她开始寻找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点,尝试选择人工合成的玻璃材料进行创作挑战。此次在林天苗上海外滩美术馆的首场个人专题展览“体·统”中,带来不同材质、创作方法及视觉语言的转换,依次从美术馆二楼展厅纵向延伸到六楼,提供给大家一次全新了解艺术家的“意识”之旅。

 

 

 

 

  从充满未来感的白色“洞穴”空间装置中体验自己的脉搏跳动,到参观艺术家世纪之交的代表作《白日梦》;从艺术家早期重要的影像装置作品《嗨!!!》到最新装置作品《暖流》……还有专为这次的展览创作的一大亮点——占据美术馆整个四楼空间的大型装置《我的花园》,观众们会参观到一个由玻璃器皿构成的“温室(花园)”,让人感觉沉浸在一种充斥着自然园艺、科学技术和大胆的艺术想象的壮观结构之中。

  展期: 2018年6月26日-2018年8月26日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0号

 

 

 

 

  《WAVELENGTH:出厂设置——沉浸式艺术体验大展》:与国内外艺术家共同探讨物质主义与流行文化

  跨领域涂鸦艺术家 GucciGhost、被誉为“安迪沃霍尔的教子”的Philip Colbert 、拥有多重身份的没顶公司创始人徐震等40余位有着全球不同文化背景和实践领域的艺术家及设计师的百余组视觉艺术、时装、装置、雕塑、新媒体互动艺术作品将于7月空降上海宝龙美术馆。来自纽约的“WAVELENGTH:出厂设置”沉浸式艺术大展此次的中国首展试图通过探讨物质本身及其生产、转化与重建的过程重构人与物质的关系。

 

 

 

 

  一幅后工业时代景象将在展览中的四个空间上演,旧衣上持续发芽的植物、钢筋脚手架与货架、随意抛弃的家具和垃圾、扭曲的白炽灯管、玻璃反光和 LED 光线错落交织成的超现实空间... …WAVELENGTH 还同时携手艺术快闪店及各种特别活动一起伴随观众度过为期三个月的艺术旅程,力求打造出零界限的创作展览空间来打破艺术展览的固有模式。

  展期:2018年7月8日-2018年10月8日

  地点:宝龙美术馆一楼4、5、6号展厅,上海市闵行区漕宝路3055号

  莱安德罗 · 埃利希个展《虚.构》:“他是最会变魔术的艺术家”

  我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所获得的常识能否被利用视觉制造出的错觉与幻像所动摇?阿根廷观念艺术家莱安德罗·埃利希的大型个展“虚.构”在昊美术馆构建出的视觉迷宫给出了答案。镜面、投影及建筑结构一直是建筑师出身的埃利希“虚构重现”现实“表象”的手法,他往往会把作品与展览当地的建筑物或生活空间建立联系,住宅楼中的电梯或者楼梯、房门的猫眼、商店的试衣间、露天的水池都能被他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利用起来。

 

 

 

 

  上海历史博物馆主体建筑中的“钟楼”便是他“反射的视觉幻象建筑”系列作品最新版本选择的创作元素,观众们能从巨型镜面的反射中看到自己与钟楼建筑的虚拟互动。除此之外,“楼梯”、“教室”、“隐匿花园”、“邻居”等30多件涵盖大型互动装置、影像装置、摄影等创作形式的代表作品也将一同“虚构”埃利希的魔幻艺术世界。

  展期:2018年6月1日-2018年10月15日

  地点:昊美术馆,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坠入艺术之手创造的宇宙中

  还记得2016年位于上海龙美术馆的“无相万象”吗?今年三月,来自冰岛的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再一次来到了中国,于北京红砖美术馆举办了他迄今为止在中国最大规模的个展“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展览在红砖美术馆特有的各个建筑空间中自成一体,营造特定的自然现象如光、雾、影、水,或探索运动和几何学一直是埃利亚松的创作手法,“他追求时间的纵深,变幻空间的光影,倡导人与自然的对话,践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策展人闫士杰这样说道。

 

 

 

 

  以埃利亚松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的同名大型作品《道隐无名》为起点,观众将通过红砖砌筑圆厅里的《遗失的指南针》、水晶般无序跳动的《水钟摆》、流动七彩光谱的《聚合彩虹》等一系列大型沉浸式装置、雕塑及纸上作品穿梭漫步于埃利亚松的时光隧道。

  展期:2018年3月15日-2018年8月12日

  地点:红砖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

  《她:妮基·圣法勒和沈远》:一场两位女性艺术家的隔空对话

  《Hon》是当代女性艺术创作史上最早的大体量作品之一,同样也是妮基·圣法勒的里程碑式作品。上海当代艺术馆在今年夏季带来的展览“她:妮基·圣法勒和沈远”将“Hon”抽象化以联结“女也”,在向《Hon》致敬的同时展现了两位来自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机缘与内心默契。

 

 

 

Niki de Saint Phalle《Hon》,1966(图片来源于网络)

 

  妮基·圣法勒的“射击系列”绘画——向隐匿在石膏装置中的颜料射击,让色彩在画布上泼溅,引领了绘画与雕塑的“观念化”转向、丰腴而自由的“娜娜”系列雕塑也是她的经典之作。而沈远则擅用日常物件进行创作,编织、刺绣、头发、鞋子等难以使用的材料经由她手总能被赋予新的生命。尽管两位艺术家素未谋面,且在创作表达等方面都截然不同,但她们不谋而合地在作品中运用了许多女性特质,通过她们的作品观众们皆能体验到文化的多元性、复杂性与包容性。

  展期:2018年7月28日-2018年10月14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楼,上海市黄浦区苗江路678号

  撰文:周熠欣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