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5

华大基因再遭质疑:“无创DNA检查”后生下病儿

2018-07-13
来源:虎嗅网

  2017年9月3日,一个男婴降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妇幼保健院。不幸的是,他的出生伴随着“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综合症”、“脑发育不良”、“虹膜缺损”等一系列缺陷和疾病。这意味着,小男孩很可能会智力障碍、生长迟缓、外表异常,几乎无法正常长大。

  这个在瞬间被拖入深渊的家庭,立刻向此前负责产检的医院及华大基因展开了诘问和斥责——

  落崖

  根据男孩母亲的记述,可以梳理出这场悲剧的脉络与要点——

  首先,产妇曾经有过不良孕产史,因此特意要求医生做“更加全面准确的检查”,好尽早确保胎儿是否健康。

  于是望城妇幼的A医生建议,产妇不需要再做唐筛,直接做华大基因提供的“无创DNA检查”,并告知此检查全面、先进,“准确率高达99.99%”。于是在医生建议下,产妇选择了华大无创DNA检查,结果显示“低风险”。医生认为没有异常。

  后来,产妇在省级医院做四维彩超时,发现胎儿发育迟缓等异常,于是去咨询市级医院的B医生,B医生本来打算建议产妇做穿刺检查,当得知无创检查低风险后,便认为“问题应该不大”,并嘱咐产妇三周后复查B超。

  三周后,产妇在望城妇幼复查B超时,仍然显示胎儿多项指标异常。A医生在结合无创低危的结果后,认为风险不大,只是医嘱“加强营养,注意胎动”。这期间,产妇还在望城妇幼咨询过某医学教授C,教授得知无创低风险后,同样告知:问题不大,胎儿的异常“一般情况都会长好”。

  于是在多轮咨询医生,且对方都依据“无创低风险”做出同样的判断后,产妇放弃了再去做“高风险致死率和感染率的检查”(穿刺检查),最终导致悲剧降临。

  不难发现,正因为华大基因无创DNA检测做出的“低风险”判断,导致三位医生接连误判,产妇又在医生建议下,连续放弃或忽视了四次其它产前检测(唐筛、超声、穿刺)。华大基因的结论,直接和间接地将这家人送进了深渊。

  而这个湖南家庭,只是众多“无创漏检”悲剧家庭的缩影。

  男孩母亲后来加入了一个名为“无创假阴”的QQ群,在这个群中有近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他们的共同点是,在得出“无创低危”的检测结果后,生下了唐氏或有其它基因缺陷的婴儿。

  这其中明确表明做过华大基因无创检测的,就有19位家长,是整个群中比例最高的。

  而在知乎“羊水穿刺和无创DNA哪个比较好?”问题下,最高赞答主“摘星辰”同样采用了华大基因的无创DNA检测方案,得出低危结果后,最终生下了唐氏儿。

  如果不限定华大品牌,那么“无创漏检”的基因缺陷儿童群体,则更不鲜见。如某位妈妈观察发现,自己所在的QQ群中,仅2017年4月一个月,就增加了9个唐氏儿,其中有3个是“无创低危”生下来的,达到了该群唐氏儿新増比例的30%。而在百度“唐氏综合症吧”和“蜜糖宝宝吧”中,类似的控诉也是随处可见——

  这一组组数字后面,是一个个几近破碎的家庭。不少基因缺陷婴儿除了智商、发育、长相异常外,生命特征完全健康,这就意味着,这些家长未来数十年乃至一生,都将生活在深渊中。

  三体

  到底什么是“无创DNA检测”?简单来说,这是基因测序技术在女性产前检查中的一类成熟实践方式。具体应用中,检测方只需抽取少许产妇血样,便可根据血样中的胎儿游离DNA进行排查。排查的目标是畸变率最高的三对染色体:21、18、13。

  这三对染色体数量异常的后果,分别对应着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帕陶氏综合征,正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三类基因缺陷。以华大基因的无创DNA检测为例,可以排查出这三种染色体的“三体”情况(在正常的一对两条染色体基础上,畸变多出了一条)。

  因为几乎只针对三对染色体的“三体”状况,又将目标锁定为最常见高发缺陷,这种检测方式不仅安全(只需5毫升产妇静脉血,不伤及胎儿),且相当准确(华大基因自称准确率大于99.99%)。自问世后,无创检测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中国也在2016年结束了试点,正式推行产前无创DNA检测。

  既然无创检测的确是一类先进、准确、高效的技术,为何还会出现这么多“无创低危”唐氏儿及其他基因缺陷儿?

  以上文提及的第一个湖南男婴为例,其基因缺陷并非“三体”,而是“染色体长臂缺失”。也就是说并非“多了一条染色体”(数量异常),而是“有一条染色体丢结构了”(质量异常)。所以,“13号染色体质量异常”并非华大基因无创DNA检测的范畴。

  这么看来,似乎华大基因在这起事件中没有什么责任——华大基因卖给缺陷儿家庭的解决方案是A,现在出的问题是B,如果因为华大没检测出B就骂华大,难道不是“医闹”吗?

  并非如此。

  泛滥

  上文提到,第一个湖南家庭在产检中,被三位医生连续误判,并忽视或放弃了四次其它检测方式。正是这一系列误判和忽略,导致产检的作用完全失效,究其根源,正是华大基因的那份“无创低危”报告。

  为什么医生A会推荐无创而省略唐筛?为什么医生B会忽视B超的异常结论?为什么教授C得知无创低危后便认为问题不大?

  首要原因,就是部分医疗机构、医生,对无创检测过于“推崇”,以至于到了盲从,甚至不负责任的地步。

  还是以湖南为例。2015年时,国家卫计委尚未批准无创DNA检测技术上市应用,彼时的湖南医疗机构,就已经有大量无资质的三甲医院甚至社区医院在开展类似业务。当时湖南就有多位医疗从业人士表示,技术滥用会带来风险,“一些该做羊水穿刺的不做,会有漏检风险”。而在2014年时,就已经有湖南产妇因为医院相信“无创低危”而生下唐氏儿的记录。

  技术是好技术,但经不起滥用。无创检测所谓的99.99%,是仅针对那三对染色体的“三体”状况而言的,而羊水穿刺是针对23对染色体,对数量异常和质量异常都进行判断的全面诊断。无创风险低,但能检测的目标也少很多。因此“99.99%”绝不意味着胎儿没有任何基因缺陷。

  更别提在那些慎用和不适用条件下,无创检测的准确率会大幅下降——2016年12月时,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就诊断出一例无创漏检,38岁的高龄产妇经过羊水穿刺后,诊断出胎儿是唐氏儿,而此前无创DNA检测的结果正是低危。

  令人生疑的是,某些医疗机构、医生们难道是真的不知道,无创DNA检测只是一种“筛查手段”,而不是像羊水穿刺一样的“诊断手段”,前者不能代替后者吗?难道不知道卫计委明确通知35岁以上、肥胖、双胞胎等状况的产妇是慎用人群吗?难道不知道胎儿超声提示有异常的是不适用人群吗?

  因此,有不少受害家庭和媒体认为,无创DNA检测在中国市场的滥用,是出自经济因素。的确,无论是医院内部人士还是华大基因高层,都表明过无创DNA检测在医院的快速推广与利益分成有关。有的医生会介绍病人到自己熟悉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有的医院甚至联系山寨基因公司进行检测。

  然而比“提成”更能促使医生大力推崇无创DNA检测的因素,是基因公司们为了打开市场,往往会为产妇附带购买商业保险——如果无创漏检导致生下唐氏儿,保险公司会赔40万。

  这是一个精巧的产品设计:无创DNA检测以“99.99%”的噱头吸引普通用户购买,绝大多数情况下正常使用不提,即便因为滥用导致准确率下降或失误(生下唐氏儿),也有保险兜底。如果生下其他基因缺陷儿童,那就又超出了产品功能范围,无须负责。

  在这个过程中,基因公司和医疗机构这两方的风险均稳定可控,甚至可以推算出风险收益表,再加之还有提成激励,这就导致“无创万能化”成为无创DNA检测在中国市场混乱发展的缩影。

  对于这种现状,国家卫计委并非不知情。2015年初开始试点时,无创DNA检测的技术规范质控标准还是“21三体检出率99%”,然而在试行两年后,2016年底正式规范公布时,卫计委已将21三体检出率下调至95%。有从业者认为,国家下调该项核心指标,与市场上存在滥用导致准确率下降有直接关联。

  然而很少有普通消费者知道,国家标准要比华大等公司宣称的“99.99%”要低得多(18三体检出率85%、13三体检出率70%)。这事实上进一步放宽了基因公司和医疗机构的风险收益表,留出了滥用的空间。

  据某受害家长称,他们中曾有代表咨询过国家卫计委工作人员,对方也 “承认有这些现象”。部分地方卫生机构还曾经主动联系过受害家庭,然而最终都“没有了下文”。

  人性

  除了“99.99%”的噱头外,无创DNA检测在中国市场的实际环境下,还成为了一款利用人性弱点营销的医疗产品。

  这是某妇产医院在百度投放的广告截屏,当搜索“无创”关键字时,便会触发该广告。其中最关键的信息是“有效避免羊穿的弊端无创取样”。

  羊水穿刺,是个看起来就很疼的检测方式,不少产妇都在咨询“做这个疼不疼”。更令产妇们感觉心疼的是,羊穿有一定概率会导致胎儿流产。

  用户的恐慌,恰恰成了基因公司可以利用的情绪。华大基因多次在官方网站和宣传材料中称“羊水穿刺的流产率为0.5%-1%”,并推论“对于98%的人群来说,侵入性诊断都是可以避免的”。导致目前中国互联网上在讨论羊水穿刺时,基本都默认至少有0.5%的几率会把孩子丢了,做羊水穿刺不如做无创。

  然而随着科技和临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羊水穿刺的安全系数已经大大提高。华大基因所称的0.5%,已经是上个世纪的数据。近年来有文献报道羊水穿刺导致的流产率仅为1/1600,不同渠道和文献反馈的数据各自不同,但均认为远低于0.5%。

  何况,究竟是冒着流产风险去做更全面准确的羊穿,还是冒着漏检风险去做无创?一个普通家庭究竟是更能承受流产的风险,还是更能承受养育基因缺陷儿的风险?华大基因为什么不算这个账呢?

  再来看另一组广告截图。

  在这家西安妇产医院的百度广告中,关键词是“唐氏高危临界不要紧张,做个无创DNA复查”。

  如果你曾经观察或使用过母婴类社区,就肯定见到过“翻盘”这个说法。不少产妇在唐筛后被告知胎儿达到了临界值或高危值(即有很大可能是基因缺陷儿),又不甘心就此把孩子打掉。此时,无创DNA检测就像救命稻草一样及时出现,给了产妇们“翻盘”的机会。

  如果说拿无创和羊穿对比,是贩卖恐慌,那么拿无创和唐筛对比,则是贩卖希望。人性弱点在这一推一拉之间,已经完全失去判断力。

  事实上,国家卫计委已经明确告知,在早中期产检筛查高风险的产妇,需慎用无创DNA检测手段。

  在经过快速的灰色发展阶段后,无创DNA检测在国内形成了双寡头市场,华大基因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基因概念股,其主要收入事实上都来自无创DNA检测。2017年,生育健康类产品占华大基因总收入的54%,毛利率也是公司最高的67.7%。作为在国内入局最早,市场占有率最高,技术储备最完善的无创DNA检测方,华大基因与当前无创检测行业乱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虽然声称“所有员工不允许有出生缺陷,如果有出生缺陷,说明公司‘忽悠社会,盯着别人的钱包’”,然而这家销售费用远超研究费用、销售人员数量远超研究人员数量的“高科技公司”,事实上的确在实践“忽悠社会,盯着别人钱包”。

  这并非情绪之言,因为华大基因的另一项“主营业务”,是几乎可以直接送很多人归西的。

  癌变

  2016年,华大基因最大的客户,是“中国烟草总公司”,销售额近7000万。如果不了解这家公司的话,请翻阅我此前的文章《自杀经济学》。

  那么,华大基因可以为烟草系统提供什么服务呢?

  华大基因CEO尹烨曾这样说到:“第一步和烟草联手解密烟草基因组,下一步分析怎么在保留现有烟叶风味的基础上减害,培育出降低焦油的品种……也同时寻找更加适合于中国烟民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平稳过渡的方案。”

  这句话简单概括,就是华大基因帮助烟草系统生产“降焦减害卷烟”,以便烟草系统在控烟潮流下继续“平稳过渡”。

  然而事实早就证明,所谓“降焦减害”,是烟草产业的一大骗局。

  尼古丁是吸烟成瘾的关键因素。香烟的焦油量降低,尼古丁也随之大量减少,为维持一定水平的尼古丁量,吸烟者在吸低焦油卷烟时必然会发生补偿吸烟行为。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以往一包香烟可以让吸烟者满足,而低焦油香烟只有抽两到三包才能使他们满足。

  卷烟燃烧时可产生数千种化合物,焦油、尼古丁最为人知,但卷烟烟气中的亚硝胺才是吸烟致癌的主要因素。此外,在香烟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致癌的多环芳烃、醛类、酚类等物质。烟草燃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由于无法控制这些反应过程,自然也就无法控制有害成分的产生。

  无论在美国还是英国,都有研究表明,吸低焦油量卷烟患肺癌的风险并没有显著降低。事实上,所有的烟草制品包括“低焦油”卷烟都是致命的,吸烟者要想降低烟草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戒烟。

  然而至少早在2008年时,中国烟草系统就已经牵手华大基因。这十年来,双方合作形式从培训班、讲座汇报,再到科研项目、基因库,最终在2017年时,中烟和华大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2008年时,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司长参观华大,汪建陪同

  在美国,法院已经判决烟草公司必须承认自己在‘减害降焦’方面的蓄意欺诈,并要求把烟草制品的致命性与成瘾性的特性,以及具有欺诈性质的市场营销手段如实告知公众。而在中国,烟草业却还在利用“低害、降焦、加香”策略,为其商业营销提供支持和伪证。

  可以说在这方面,华大基因就是中国烟草系统的帮凶。

  华大基因及其创始人时常对外传递“让所有人都能够长生不老”、“活到100岁”、“生老病死皆由我”等观念,然而实际上,这艘“中国基因航母”,却是利用无创DNA检测泛滥的市场环境、投靠烟草系统换取高额回报等方式支撑起商业神话。

  华大基因,应该先治治自己身上的恶性肿瘤了。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