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825

【改革开放40周年】港商率先投資內地 帶來大量資金、技術、人才

2018-07-22
来源:香港商报

  

  在改革開放40年的進程中,香港和港資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從改革開放初期百業待興開始,香港商人懷建設祖國和建設家鄉的赤子情懷,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率先在內地投資建廠,帶來經濟發展所需的資金、人才、技術、設備等,並帶動其他外資逐步進入中國,為中國發展外向型經濟、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技術進步、增加就業、促進教育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等方面,都立下了功勞。與此同時,隨粵港澳大灣區時代的即將到來及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香港發達的金融體系、現代服務業、成熟的城市管理經驗等仍將為國家深化改革開放增磚添瓦。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

  改革開放40年進程中,港資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改革開放40年來,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從一個小漁村成長為國際性大都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圖為深圳蛇口工業區一瞥;下圖為廣東自貿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內的蛇口片區。新華社

  在過去的40年間,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經濟以平均每年約9.5%的增長速度,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到去年GDP總量已超過80萬億元人民幣(約12萬億美元),中國GDP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從1978年的2%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15%。

  香港是「貢獻者」「引領者」

  回顧不平凡的40年,中國實現飛躍發展,一方面離不開國內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也離不開港澳台同胞、各地華僑等愛國人士的強有力支持,特別是港資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社會一窮二白、百廢待興,香港同胞看在眼裏,逐漸通過投資、貿易和多種形式的合作參與到國家的發展建設。從90年代開始,隨中國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港商投以更大熱情,相繼在內地各省市加大投資建廠的力度。一直以來,香港為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香港資本在國家發展外向型經濟,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技術進步、增加就業、促進教育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中國經濟繁榮和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中國過去40年的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在其中主要扮演了「貢獻者」和「引領者」的角色,為內地的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包括提供資金、技術、人才、機器設備,以及其他的無形資產,直接和間接地幫助內地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和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在內地政府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港資一直是中國利用外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內地豐富的土地和人力資源,香港商人分階段地在內地投資建廠,為中國的製造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隨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和力度的加大,港資利用其在現代服務業上的優勢,也對中國的服務業發展貢獻良多。」林江說。

改革开放40周年,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大都市。上图为深圳蛇口工业区一瞥,下图为广东自贸区深圳前海片区中的蛇口片区。新华社

  外商投資熱潮陸續有來

  改革開放進程始自1978年,同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此後,中國決定在福建和廣東兩省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並先後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四地設立經濟特區。及至1984年4月,中國對外開放又擴大至14個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島。總體來看,在80年代這一階段,外商投資尚在起步,不但數量小,投資行業也較窄,也大多局限在深圳、珠海等幾個經濟特區及廣州、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

  「改革開放初期,內地投資和營商環境不理想、利用外資等政策不完善、投資前景也十分不明朗,外資多有猶豫。在這種情況下,部分香港工商界人士依然抱報效祖國的心態,毅然選擇到內地參與發展建設。」林江說,開始階段,香港商人是想為國家、為自己的家鄉作一點貢獻,所以敢為人先,率先到內地投資建廠,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1992年春天,鄧小平南巡深圳、珠海後,中國的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的實踐進入從慢行到快速發展的軌道。伴隨中國改革開放速度的加快和投資環境的改善,以及政府新批准沿江、沿邊以及內陸各省會的對外開放,港商在內地投資信心進一步增強,開始了一波投資熱潮。這一階段的投資勢頭之猛、範圍之廣、投資額之多,都遠遠超過80年代。

  林江指出,隨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以及內地市場也越來越大,港商也嗅到了賺錢的機會,陸續在全國各地加大投資建廠的力度,大多以「前店後廠」的加工貿易模式為主,他們為中國的製造業發展立下汗馬功勞。此後,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內地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港商在內地的投資模式開始發生轉變,表現為加工貿易開始減少,相繼在服務業上的投資加大,因為香港在金融、法律、貿易、物流等現代服務業上的優勢十分明顯。

  香港資本市場助力內企融資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不僅成為外資進入中國的重要平台,也是內地企業最大的海外籌資中心。從90年代開始,中國逐漸湧現出一批以國有企業為主的企業到香港上市,其中包括H股公司、紅籌股公司及非H股民營企業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有1051家,其中包括H股、紅籌股及民營企業,總市值約為2.9萬億美元,佔市場總值的66%。1993年以來,內地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在港集資超過7000億美元。

  「香港是個非常特殊的國際資本市場,國際資本可以借道香港進入中國,中國移動、中國石化這些大企業的成長得益於國際資本。以港資為核心的資本,對內地帶有很大的帶動作用,不僅帶動了上市公司治理機構的完善,也帶動了監管制度的完善。」劉國宏說,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獲得外匯的管道非常匱乏,B股和H股讓國內企業融到以港幣和美元計價的資產,這批企業對中國早期市場制度的完善及投資模式的形成,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示範和引領作用。

  提升內地資本市場

  自我優化

  劉國宏指出,首先,香港和內地血脈相連,最初香港優秀企業家懷對家鄉的回報和期望進入內地,其中主要以B股和H股形式進入。其次,一大批優秀的香港金融市場服務人士在內地從業,推動中國資本市場提升服務意識。此外,香港資本市場對提升內地資本市場的自我優化和自我調節功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過去40年間,香港一直是內地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資來源地,港資在內地吸引外資中平均佔有一半的份額。根據商務部官網公布的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9月底,內地累計批准港資項目409287個,實際使用港資9788億美元。按實際使用外資統計,港資佔內地累計實際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52.6%。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方舟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香港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改革開放早期,香港為內地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市場化管理經驗和對外聯繫網絡。未來香港發達的金融體系、現代服務業、成熟的城市管理經驗等仍將為國家深化改革開放作出貢獻。

 

  隨粵港澳大灣區時代的到來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香港和港資在其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分析人士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可以協助內地更好地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促進國家經濟實力特別是金融實力的提升以及與全球經濟的融合,為國家「硬實力」的增長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另外,香港還可以在促進內地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公共政策的制訂和社會管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為國家「軟實力」的增強作出重要貢獻。

  助推中國邁向製造業大國

  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百業待舉,不僅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也面臨技術和設備落後、生產能力不足的困局。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引進外資,是希望借助包括香港在內的各方面的經驗和力量,比如香港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深圳前海孚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國宏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改革開放的前階段,港資進入內地主要是以「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的形式展開,港商提供設備、原材料、來樣,並負責全部產品的外銷,由中國企業提供土地、廠房、勞力,相當於港商把製造業企業的組織生產體系移到內地,帶動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

  劉國宏指出,港資進入大陸投資開工廠,興辦實業,解決了中國一大批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與此同時,也幫助了中國勞動人口的成長,並帶動和優化中國社會的生產體系及社會組織體系。「這是一個中國人口紅利嫁接香港資本了不起的飛躍,香港資本進入大陸投資開廠,把先進的生產組織模式、管理模式、人事管理模式、物料管理模式等帶進中國,助力中國經濟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港資進入中國,培養和造就了中國整整一代產業工人,形成了未來的人口紅利。

  激發更多外資投資內地

  在劉國宏看來,港資率先到內地投資後,也潛移默化地帶動了台資、日資、美資等其他外資進入中國,並且香港在其中扮演「中轉站」的角色。劉國宏認為,港資既是先鋒,也是導師,帶動其他資本進入中國,逐漸成就中國「製造業大國」的地位。「香港為中國打開了一個窗口,在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地,隨處可見由港資和其他外資開辦的工廠,這些工廠生產的產品包括電子產品、家電、基礎原件加工、玩具、衣服鞋襪等。這些以港資為主的外資帶動了時代的變革,後來衍生了電子信息、高端製造等製造業,引領了產業體系的升級,為中國培訓了整整一代合格的產業工人,這是港資最大的貢獻。」劉國宏說。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指出,因應內地吸引外資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政策的變化,港商一方面是懷赤子情懷到內地投資,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近水樓台」,看到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發展商機,踴躍進入中國市場,成為引領外資到內地投資的先行者。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