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填海造地要讓市民受益

2018-08-13
来源:香港商報

  團結香港基金日前推出「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的倡議,建議政府在香港島和大嶼山之間的中部水域,大面積填海2200公頃建人工島,預料可以容納70萬至110萬人,最快11年可以建成。香港缺少土地,填海造地無疑是一個最可行的方案,但仍有不少市民對政府及民間提出的填海方案存有疑問,其實並不是反對造地,而是對土地分配缺乏信心。政府有必要重建信心,令市民放心讓政府填海造地。

  填海造地牽涉巨大利益

  團結香港基金的「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新增土地相當於半個九龍,較政府建議的填海面積增加一倍,預計能興建25萬至40萬個新住宅單位,其中七成或以上單位建公營房屋,預計造價數千億港元。填海計劃預計需時11年,再加上3年建屋,大約需要14年可以完成。

  香港地少人多,土地困境是制約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制約民生改善的最主要因素。香港市民居住環境欠佳,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70平方呎,樓價過高,許多市民無法負擔,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以解決居住的問題。而公屋供應量亦不足,截至今年6月底,約有1506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1179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香港需要增加土地以面對未來所需,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只是如何增加土地供應,卻存在很大爭議。

  如何增加土地供應之所以會成為極具爭議性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土地背後牽涉巨大利益。填海新造土地,將帶來更大的利益,比如,填海涉及的巨大工程開支,最終將由誰受益?填海帶來的土地增加,最終由哪些人受益?填海帶來的經濟利益,最終由哪些人受益?這些雖然是未來的問題,但在落實填海之前,已是備受注目的細節,也最能引發爭議。

  填海造地雖然不會對現有土地用途造成重大影響,通常亦不須收回私人土地及安置居民,但填海造地與其他土地發展方案一樣,也會為公眾利益帶來損失,比如,填海的海域的自然生態會受影響,進而有可能會影響到附近居民乃至整個香港的生態環境;填海也會令一些依靠海洋生存的漁民可能遭受損失;填海造地同樣需要使用大筆公帑,例如,上世紀90年代,香港興建赤?角新機場,當時稱為玫瑰園計劃,規劃的公帑開支高達2000億元。因此,提到填海,總有人反對。

  須讓普羅大眾受益

  目前,不論是政府之前提出的5+1近岸填海方案,還是團結香港基金提出的「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社會上都有反對的聲音,有些意見還很激烈。撇開那些政治掛帥、為反而反、全無理性的無理意見不談,許多反對聲音主要還是表現出對政府分配利益缺乏信心。

  比如,政府提出在沙田馬料水填海,就有一些聲音表示反對,有些市民看到現時科學園一帶的新填海區域,除了科學園用地,其餘大多變成了豪宅,而居住其間的相當大比例不是香港本地居民,擔心馬料水再填海,最終受益的也不會是普通的香港市民,結果填海填得越多,樓價升得更高,市民的居住條件卻沒有改善。也有一些市民以舊機場搬遷之後的啟德區為例,一大片新增的土地,結果也變成了天價私樓的集中地,樓還未建,土地的售價已令人咋舌,麵粉比麵包貴,小市民想要置業是難上加難。如果填海造地的結果是這樣的話,相信不會有多少市民願意支持政府犧牲巨額公帑、犧牲原有自然生態和生活環境,去換取高不可及的樓價。

  因此,政府和民間智庫推出一個又一個填海造地的方案,不論將方案做得多細緻和周全,也不論將未來描繪得多麼美好,如果不解決好如何分配的問題,不能讓市民相信最終的受益者是廣大市民的話,將難以取得市民大眾的支持。

  房子是用來住的,政府討論土地發展方案之先,必須先確立土地主要用以解決市民居住困難的宗旨,新開發的土地主要是要讓市民能住上條件更好的房子,要讓市民確信,增加土地最終的受益者將是普羅大眾,建立起市民對政府分配土地發展利益的信心,這樣才能爭取民意的支持。

  學研社成員 文武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