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港深港高鐵的正式投入運營,香港可以通過高鐵通達內地40多個車站,大大拉近香港與內地城市間的時空距離。今後,港人就可在“家門口”踏上崭新的高速列車,體驗“貼地飛行”、暢游千里,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10月12日,廣西崇左市在廣州推介崇左旅游,歡迎大灣區游客走進崇左,領略崇左秀美山水,探尋神秘邊關風情,體驗壯家兒女的熱情好客,品嘗特色的酸粥宴、簸箕宴、水果宴。香港商報記者盧偉報道
品味山水休閑,體驗歷史人文
崇左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為壯族先民駱越民族聚居之地。秦始皇統一中國時,今崇左市轄地屬象郡。崇左位于廣西西南部,于2003年8月掛牌成立,是伴隨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啟動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城市。
崇左是中國的南大門,沿邊、沿江、近海、鄰首府、連東盟,“打開門就是越南,走兩步就進東盟”,是中越兩廊一圈和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有4個縣(市)與越南接壤,有國家一類口岸3個、二類口岸4個、邊民互市點13個,邊境線長533公里,是廣西陸地邊境線最長的地級市。
其還是紅八軍的故鄉,有深厚的紅色歷史文化,是全國首批2個“全國紅色旅游國際合作創建區”之一,是廣西邊關風情旅游带核心區,是廣西四大旅游目的地之一,素有“崇左天下美”的美譽。
崇左旅游資源富集而獨特,全市分布有500多處山水風光、人文古跡等多種類型的旅游資源。有中國第一個岩畫類世界文化遺產、廣西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左江斜塔、中國九大名關之一的友誼關,亞洲第一跨國瀑布、中國最美瀑布—德天跨國大瀑布,《花千骨》外景地、中國最美喀斯特地貌景觀-明仕田園,“一鎮鎖三關”的大小連城,還有與大熊貓齊名、數量比大熊貓還少還珍稀的世界瀕危動物-白頭葉猴,更有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還有繁榮昌盛的中越邊境貿易。
今天,從大灣區出發,坐上高鐵,進入崇左,暢游德天跨國大瀑布景區、明仕田園景區、龍宮仙境景區,發現弄崗景區,花山岩畫景區,友誼關景區,石景林景區,白頭葉猴景區等等,品味山水休閑,體驗歷史人文。
明仕田園 五星級鄉村旅游區
明仕田園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一直是香港TVB的拍攝基地。由峰叢窪地、峰林谷地和盆地等溶岩地貌形態組成。由于岩溶發育深度不一,地貌類型多樣,構成了奇峰崢嵘、群峰競秀的地貌景觀。景區內四季景色皆如詩如畫,有着 “山水畫廓”和“隱者之居”的美譽。
詩云,“水如羅带山如屏”,用來形容明仕田園最是恰當。明仕河沿岸是廣袤千里的田園,明仕河從中繞過。上游為層巒疊嶂的地形,群峰羅列競秀;中下游則谷地開敞平坦,峰林散布,路繞峰移,空間變化豐富,尤以明仕公路橋一带景觀最為明快。這里河水蜿蜒清澈,倒影山峰如鏡,稻田開闊,竹叢掩岸,農舍依于山腳。沿河可見獨木橋、竹水車、牧童騎牛、農人荷鋤等田園景象。
明仕河穿過碧綠的甘蔗林,繞過迂回的小溪流。這里,您可以幻想着各種詩境。隨船游弋了。明仕河窄而淺,水流緩而柔。河口時而收縮,時而開張。竹筏穩如平地,水畔起山,山腳带水;水中映山;山中有水;山有樓閣,水有梢公;舟行水上,鳥入山中;山水畫的構成因素全都具備了。平疇、迭落、深遂、幽遠,明仕河把一切布置得如此錯落,搭配得如此調和。而後沉浸其中、沉迷其中、沉醉其中耶……唯讓那水聲潺潺、水波閃閃。
在這里,您可以凝望一座座平地而起的錐形屏障、貼近潺潺而往的碧波倒影,心里自然而然生出一種溫暖和愛慕;這感覺就如千年邂逅的刹那,百世擦肩的回眸——仿佛岭南在輪回中已心儀多年。
德天跨國瀑布
德天跨國瀑布位于中國廣西大新縣碩龍鎮和越南高平省重慶縣玉溪鎮交界的邊境線上,為亞洲最大的跨國瀑布。
該瀑布橫跨中越兩國,寬約200余米,高約60米,縱深約70米,年均流量50立方米/秒,是黃果樹瀑布的5倍,終年有水。瀑布四周古樹參天,花草掩映。瀑布由多道高低不齊、大小不一的湍流穿過叢林直落而下,呈三級跌落。第一級湍流穿過叢林直落天池,連成高約30米,寬約75米的半圓形水幕。天池面積約2000平方米,深約7米,水質清澈,水霧迷蒙。從天池左側處沖下多道水帘,形成落差約23米的第二級瀑布。第三級瀑布由幾道較大的急流相互參差,一同注入龍潭,構成高約12米,寬約120米的瀑布。第三水帘崖下,有一寬約3米、高約4米、深約20米的水帘洞,洞道崎嶇,石筍、石柱遍布,洞口觀瀑,別有情趣。可以在53號百年老界碑感受一腳踏兩國的奇妙之旅。
德天跨國瀑布先後榮獲“全球最美的瀑布景點”、“中國最美的地方•中國最美的六大瀑布”、“廣西十佳旅游景區”、“廣西十個最好玩的地方”等榮譽稱號,是海內外知名的影視外景拍攝基地。
德天瀑布地處峰林平原河道,游人可以走進瀑布,可以通過所有感覺器官來感受瀑布:看其形、聽其聲、呼吸含高濃度的負離子的空氣,用身體感受迷蒙的水霧,享受大自然的沐浴。瀑布景色隨季節變化而不同。冬季,瀑水纖秀,多束水流悠然飛落;春季,木棉似火,點綴其間,綠色梯田,相映生光輝;夏季,河水溢漲,激流排山倒海奔騰而下,響聲如雷,水霧遮天;秋季,素絹高掛,碧水清流,梯田鋪金,水霧夾着陣陣稻香撲面而來,令人陶醉。
世界文化遺產—左江花山岩畫
左江花山岩畫位于崇左市寧明縣、龍州縣、江州區及扶綏縣境內,由岩畫密集分布的、最具代表性的3個文化景觀區域組成,包含38 個岩畫點(共109 處岩畫,4050個圖像),岩畫所在的山體和對面的台地,以及約105公里左江、明江河段,面積總計6112 公頃。2016年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0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申遺成功,成為我國第49處世界遺產。
寧明縣花山岩畫是左江流域岩畫中的代表,也是世界同類岩畫中單位面積最大、畫面最集中、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一處岩畫,被譽為是中國稻作文化的最大標志、壯族文化瑰寶和世界岩畫的極品。
據專家考證,岩畫創作始于春秋,延至後漢,迄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整幅岩畫畫面長172米、高50米,總面積8000多平方米,繪有大小圖像1900多個,畫面以人物造型為主,也有銅鼓、箭簇和野獸之類。人物呈雙手向上弓張,雙腿半蹲的舞狀,也有側身前奔、打拳、聯袂歡歌狀;動物圖像象狗、象驢、象馬;物體圖像似太陽、銅鼓、銅鑼、弓箭等。人像最大的有3米多高,最小的也有30厘米。畫面色調為赭紅色,圖像線條粗獷,結構嚴緊,神態各異,生動朴素,形象逼真,整個畫面氣勢恢弘,熱情奔放,場面熱烈而富有詭秘色彩,富有藝術感染力,具有相當高的藝術造詣和濃厚的少數民族情調,構成一幅反映古駱越民族生活的歷史畫卷。其圖像之多、分布之廣密、作畫地點之陡峭、作畫條件之艱險,均被公認為國內外罕見。
風俗節慶:
1、金山搶花炮,左州“金山搶花炮”節每年的二月十九日舉行,規模甚大,場面熱鬧非凡。當天除搶花炮外,還有抬觀音出游和舞龍、舞獅、舞麒麟、舞春牛。
2、三月三歌坡節,江州區壯民族“歌圩”, 壯語稱“歌坡”, 是壯民族青年男女自由戀愛、對歌擇偶的山歌節日。每個鄉鎮都有歌圩日,時間大多集中在農歷二、三、四月份,地點有的在鄉鎮集市,有的在村屯樹下,歷代相傳沿襲。
3、馱盧端午賽龍舟,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在馱盧鎮均舉行大規模的賽龍舟活動,吸引八方游客前來觀光。
4、壯族花朝節,是紀念百花仙子的壯族傳統民俗文化節日,流行于崇左市寧明、龍州等地,每年農歷二月初二舉行。節日里,男女青年從四面八方匯集在長有高大木棉樹的地方對唱山歌,在真摯的歌聲中贈花定情,拋擲繡球和互贈禮物。日落時分,人們按照傳統習俗,從四周把繡球向木棉樹高枝拋去,掛到木棉樹上,以求百花仙子保佑愛情永結,心地潔白。
5、儂垌節,是崇左市龍州縣金龍鎮的傳統民俗文化節日,有祭祀天神,祈盼上蒼來年賜福,尋求風調雨順之意。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一,儂垌節都會在龍州縣金龍鎮雙蒙村板池屯隆重舉行。節日當天,由金龍鎮和屯里組織的舞龍、斗雞、拔河、籃球比賽、唱山歌、打陀螺、拋繡球、踢毽子、跳民族舞蹈等活動都圍滿觀眾,村頭巷尾熱鬧非凡。
美食攻略:
1、那隆臘鴨:把臘鴨洗淨切成薄片,在滾水中煮4-5分鐘,然後用新鮮蒜苗、蘭豆、香芹、芥蘭等其中一種作為配菜一起炒。炒熟後,鴨肉十分美味,具有臘味純正、咸而不澀、骨脆肉香的特點。貯藏方法:宜晾掛在干燥通風處或放入冰箱冷凍室。
2、江州酸菜:酸菜酸香味醇,開胃生津,深受人們喜愛,保留了原有蔬菜的營養成份,富含維生素C,胺基酸,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有保持胃腸道正常生理功能的功效。
3、馱盧沙糕:通過傳統配方,純手工打造,具有口感豐腴、油滑、香甜可口的特點。
4、壯家烤乳豬是崇左壯族的特色菜,烤成的乳豬皮色呈金黃色,敲擊時聲音清脆,肉質細軟爽口,以刀切成小塊,拌以伴以作料,入口酥脆
5、壯家五色糯米飯:呈黑、紅、黃、白、紫5種色彩而得名,又稱“烏飯”,香醇糯口。
6、竹筒飯:把大米和水放到竹子的節中,密封後烤熟,竹子和米飯的香氣特別美味
7、假婁包肉:用崇左地區特用的蛤婁,包上肉,煎數,假婁香味滲到肉里,吃起來香酥可口。
8、艾草糍粑:口感香甜、柔軟、爽滑,同時艾葉還具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哦。
旅游攻略:
粵港澳大灣區與廣西相鄰,兩省人民交往密切,游客來往頻繁,互為重要旅游目的地。到崇左交通十分便利,可選擇飛機、火車、汽車抵達南寧,然後從南寧前往崇左各大景區;或從北海出發,前往崇左大新,再轉往明仕景區;
乘坐高鐵、動車抵南寧及北海後,轉汽車至崇左大新,再轉往明仕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