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消費轉弱 成本上漲 飲品股靠品牌突圍

2018-12-03
来源:香港商报

   

  貿易戰下,主打內需的食品飲品股影響不大,但近期面對消費轉弱及成本上漲問題,令飲品股股價受壓,只有維他奶(345)卻因業績佳而上周五連續第7日破頂最高見33元。究竟維他奶哪裏勝過同業?其他飲品股又哪裏出問題?  香港商報記者 范曉昱

  正當台資飲品股於內地的勢頭縮減,港資傳統飲料品牌維他奶近3年在內地的業務可謂是突飛猛進。迄今為止,內地已是維他奶國際最大、最重要的市場,其年營收貢獻佔比超過60%。

  維他奶:毛利率保持高於同業

  維他奶中期營業額44.48億元,按年升22%。純利5.18億元,按年升30.4%;每股盈利48.9仙。派中期息3.8仙。公司指,期內中國內地業務收入增長33%;香港業務(香港、澳門及出口)增加4%;澳洲及新西蘭增加5%;新加坡增加9%。

  期內,毛利率按年增加1個百分點至54%,主要是由於銷量增加及原材料例如糖及奶粉的價格利好,帶動生產效率提升所致。維他奶的毛利率一直為同業中較高水平,保持在53%左右,特別是2017年大豆、奶粉等原材料成本上漲壓力下,公司仍能保持和上一財年同樣的毛利率。

  相比之下,中國旺旺(151)上半年毛利率為44.52%,蒙牛(2319)為39.2%,統一企業(220)為33.48%,康師傅(322)則只有32.04%。市場有人對其提出疑問,維他奶如何能達到如此高的毛利率呢?

  首先,與內地食品巨頭動輒斥資數億、請明星代言以及全國性渠道鋪貨不同,維他奶相當低調,基本沒有廣告投放,產品卻不聲不響的落地賣場、大型超市,甚至小區便利店。在產品設計上,維他奶對旗下產品口味分得十分細緻與明確,無論是豆奶、奶茶還是火爆市場的檸檬茶,特別注意個性需求,分為低糖、無糖、正常糖等口味,在用戶體驗上十分用心。

  另外,之前豆奶在內地市場上大多以豆奶粉產品為主,而維他奶將沖飲變為即飲,並賦予其時尚、方便的意味,抓住消費者心理,銷量及消費者忠誠度大增。

  最後,在內地擁有長期合作的原材料供應商亦是維他奶成本控制優勢之一。對於毛利率,維他奶似乎亦有其「執」,上半年公司加大投資電商業務以發展內地市場,加上貿易戰或會影響成本有所增加,集團立即表示沒有加價計劃,而集團將會提升產能效益並加大產量,以降低平均成本。

  下半年原材料價格或會調高及貿易戰帶來影響,維他奶還能否保持其穩定高毛利率呢?維他奶首席財務總監劉健成早前於業績上回應道,原材料價格屬穩定,上半年原材料價格有所下降,下半年或輕微上升,但短期內沒有加價壓力。

  劉健成指,雖然有一些不穩定的因素,但香港和加拿大產品的大豆是非基因改造食品(non-GMO),而美國大豆大多是基因改造食品(GMO),所以不會採用美國的大豆。內地方面,則與農夫和原材料供應商有長期合約和良好關係,所以不會因稍有波動而終止合約關係,並指目前的原材料已可供應下半年的「一大半」,並會留意原材料成本走勢。由此看來,維他奶下半年有望再登「最穩定毛利率」寶座了。

  為何維他奶能夠維持強勁增長?中國金洋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郭家耀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指出,維他奶策略比較特別,在內地市場沒有打價格戰以追求市場份額,而是較專注於飲品產品線,以香港特色打入內地市場,獲得市場較大認可,故可以在大市環境下行之際還可以保持逆勢增長。郭家耀認為,維他奶毛利率較同業高出很多,應與其較專注於飲品產品線有關,屬於正常現象。

  康師傅:產品欠缺創新

  另一邊廂,台資飲品股欠缺創新下,停滯不前。康師傅作為台資食品飲品,其主要產品是方便麵、飲品,前幾年持續佔據內地同品類第一及第二的市場份額。不過,2013年因與統一爆發價格戰,收入開始一路下跌,幾年業績表現均不振。2017年,康師傅進行的戰略調整令其業績重新回升,產品執行多價格的策略,鞏固大眾市場,通過輕資產等方式節約支出等。

  調整後,康師傅業績開始回溫。康師傅最新對外披露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受提價影響,康師傅的營收498.59億元(人民幣,下同),在業績小幅增長3.32%的情況下,淨利潤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同比增幅22.82%。其中,飲品銷售收入308.97億元,佔營收比重61.97%,同比增2.63%;方便麵銷售收入178.86億元,佔營收比重的35.87%。

  可以看出,方便麵業務已不是康師傅目前最大的業務板塊,飲品業務正處於後來者居上的狀態,成為康師傅銷售收入最主要來源。但財報顯示,第三季度飲料產品銷售同比出現下滑;營業收入下滑6.52%,毛利率從33.37%下滑到32.5%。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是傳統飲品市場的銷售旺季,康師傅對此表示,飲品業務受價格調整影響,業績表現上中短期有負面影響。

  再看康師傅2014至2017年飲品業績,收益分別為58.01億美元、52.44億美元、49.04億美元和約53.42億美元。從數據來看,康師傅飲品業績下滑三年後到今年上半年有所回溫,但第三季度再次出現下滑。究其原因,早前有分析指,多年業績下滑是因為康師傅飲品面臨創新升級的速度趕不上消費升級的速度。

  在產品方面,康師傅推新數量較少,並主要圍繞茶飲品以及果汁飲品進行創新,比如茶飲品同時具有多種不同的味道,但是這種創新核心本質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所以公司面臨產品老化;新產品創新點不明顯的現象。

  同屬台資企業的統一早前公布業績後股價也急轉直下,響起警號。美林稱統一業務進入下跌周期,按過往數據,其估值會比康師傅低,故將統一評級由「買入」下調至「中性」。

  蒙牛:產品高端化轉型受阻

  至於內地飲品股,以奶類飲品股的表現較為突出,但同樣處於轉型中。以內地乳業巨頭的蒙牛(2319)為例。近年來,蒙牛一直在高端化轉型方面努力,蒙牛中期收入按年升17%至344.7億元。蒙牛表示,由於產品結構顯著改善,以及原奶價格維持相對較低水平,蒙牛期內毛利上升至135.2億元,升28.8%。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上升3.6個百分點至39.2%。盈利升38%至15.62億元,每股盈利升38%至0.4元。

  麥肯錫早前發研報指出,內地消費市場正在經歷高端化的浪潮。酸奶就是乳製品高端化趨勢的一個例子。歐睿研報顯示,內地是亞太地區最大的酸奶消費市場,佔該地區2017年酸奶銷售額的近62%,對2012至2017年亞太酸奶市場銷售額增長的貢獻高達83%。

  在內地,推動酸奶消費的有供需兩方面因素。一方面,含有益生菌的低溫酸奶越來越受中國消費者的歡迎;另一方面,蒙牛等乳製品企業推出了多樣化的酸奶產品,包括廉價和常溫的酸奶產品。蒙牛在內地低溫酸奶市場的份額為30%,該公司非常敏銳地意識到高端化的趨勢,並在去年推出了新的酸奶產品,包括超高端的低溫特侖蘇酸奶和優益C-LC37小藍瓶乳酸菌飲料。與此同時,蒙牛還推出了歐式炭燒酸奶。

  不過,郭家耀表示,年初市場對於消費升級的引導概念可利好蒙牛價格上調、推出中高端產品,但近來大市環境較差,或導致蒙牛產品轉型受阻。他預料短期內蒙牛受到宏觀經濟影響,業績實現較難有突破,年底股價應會維持現有水平。

  拆局解碼

  企業毛利率如何影響投資?

  作為股票投資者,除了要及時跟進大市整體環境,閱讀自己所投資的公司財報,具體了解公司的主要業務、各項數字詳情亦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對自己所期望投資的企業有更準確把握。今天記者就帶你解讀財報中一個重要的指標:毛利率。

  企業能賺錢,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投入資源,只有持續不斷地投入資源才能產生收入,而毛利正是反應企業賺的一塊錢裏面扣除了投入核心資源的成本後,還剩下多少,這個指標很重要。從收入到淨利潤,中間要依次抵扣主營業務成本、期間費用、納稅等科目,而在所有成本裏面,主營業務成本是最難降低的,一個企業若想少投入一些核心資源但同時又想賺同樣多的錢,非得花大力氣,你要增加銷量就必須僱用更多工人、購置更多機器設備(折舊),如果一旦降低了核心資源的投入,業績就會不高興了。

  一般而言,降低主營業務成本需要依靠企業的效率提升或技術進步,而降低其他費用可能是今年少投入一些研發、少打點兒廣告就能做到的,相對更加容易。毛利是否可以被操縱呢?可以,但是相對較難。而識別毛利是否摻假,非常重要的就是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

  與同行業比,可以發現毛利奇高的商業邏輯。例如﹕早前輝山乳業(6863)的毛利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自稱是苜蓿草實現了自產自給,生產成本低,且較近的運輸距離減少了營養的損耗,毛利總體較高。分析師從毛利反推苜蓿草的生產成本,發現這個成本已經低到極致了,簡直可以通過賣草賺錢。由此看來懂得讀企業財報還是很重要的,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范曉昱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