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四方面看車禍教訓

2018-12-03
来源:香港商報

 

  李明生

  意外一宗都嫌多。日前青衣發生嚴重車禍,造成5死逾30傷,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大家紛紛出謀獻策,希望進一步改善本港交通安全,從而將意外傷亡風險降至最低。  

 

  安全帶:安全與自由的選擇

  其中一個方向,乃是針對安全帶。今次車禍之所以傷亡嚴重,一大主因乃肇事旅遊巴有乘客遭拋出車外。

  目前,法例既無要求旅遊巴必須安裝安全帶,更無要求所有乘客必須戴上。雖然,倘將安全置諸第一位,有關法例好應收緊,不過,這無可避免會削弱乘客的自由選擇權,以至乘搭車輛時的舒適度。或曰:想當年,車輛初登市場時,豈非連司機都可以不戴安全帶?時至今日,豈不因為法例的收緊而形成習慣?的確,法例不單要與時並進,有時候還要引領時代進步。故此,當局誠宜定時了解民意向背,如果主流民意支持立法,那麼自然應該推進立法了;反之,則要繼續加強教育工作,鼓勵市民多主動戴上安全帶。

  至於,可否透過創科技術鼓勵佩戴安全帶,例如有安全帶未扣上的話司機就無法開車?這似乎存在執行上的困難。正常安全帶是覆蓋乘客胸膛上的,但假設有人將安全帶壓在背後繼而扣上,則會否能簡單避過「智能系統」監管?另外,如果車輛不是全滿而有空位,是否連空位都要扣上安全帶?若然未能完全去除漏洞,則相關辦法只會有名無實、徒勞無功。

  至於,一些國際上逐漸普及的新技術,譬如用鏡頭監察司機有否打盹、能夠偵察車輛安全距離的煞車系統,以至加快無人車的研發與引入等(包括適應香港道路情況),便料可作為「交通創科化」的未來安全方向。

  老齡:長者不應當司機?

  另一個爭議點,乃在於司機年齡。有人就質疑,肇事旅巴司機六十有二,是否不適宜再駕駛了?

  的確,在人口老化下,司機年齡也在老化,尤其時下青年不太熱衷充當司機──確然,不時都有一些年輕人開大巴的報道,惟事實上,相關報道豈不反過來證明,以此為職業的青年始終少之又少,是故才有奇貨可居的訪問價值?然而,也別說「年紀較長者不應當司機」此一命題是否涉及年齡歧視了,重要的是,有關方面有沒有措施確保長者有能力續當司機?

  人口老化更為嚴重的日本,當地的國家交通安全與環境實驗室便引述數據指,每十萬名駕駛執照擁有者之中,青年人每年涉及意外徘徊於1500至2000宗,反觀老年人的數字則跟中年人一模一樣,僅僅介乎500至1000宗之間;其中,基於「反應較慢」而發生的意外率,老、中、青三者的比率基本一致,另外「判斷錯誤」、「操作錯誤」均無太大分別。凡此種種,均說明「年紀較長者不應當司機」的說法沒有太多客觀根據。

  只不過,何謂「老齡司機」?上述調查的定義為65歲或以上;可是,65歲跟105歲,即使同被歸類為長者,但無論身體機能抑或認知機能,多多少少還總有分別的。特別是,該調查最近僅追溯至2003年,而日本於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間,75歲或以上的駕照持有人數量便翻了一番至近500萬人。有見及此,2009年日本便收緊了針對長者的續牌制度,要求他們通過一系列的認知測試才予續牌,例如要正確說出時間日期、繪畫一個時鐘、又或通過短暫記憶測驗。與此同時,日本也提供誘因讓長者自願放棄牌照,例如在乘坐的士或使用送貨服務時享有優惠。惟總的來說,日本仍傾向信奉,只要長者有能力,就應保障其繼續駕駛的權利。

  事實上,香港亦有類似安排,要求70歲或以上司機必須每年或每三年續牌,續牌時須遞交醫生體檢報告。只不過,有關安排卻遭人詬病,例如醫生是否全部盡責進行體檢?抑或只會得過且過、簡單收錢了事?而體檢內容除關注血壓等等之外,應否進一步加強關注認知狀況?上述日本的經驗及做法,無疑值得香港參考效法。當中,由運輸署接手負責體檢及認知檢查,包括研發認知測驗的APP來減省人手和工序,以至將每三年續牌的期限進一步收緊統一為一年等等,也是當局可以積極研究的。

  工時長:更關注休班時間!

  第三個關注點,乃是工時長。說實話,走筆至此,筆者相信,這才是香港當下最有必要認真審視的問題!

  因為,今次肇事司機「年僅」62歲,以今日標準來看尚不算老,屬「青老年」或「少老」時期;不過,負責通宵更的他,由晚上7時左右一直工作到淩晨5時──即持續時間達10小時之久──儘管在淩晨一時得享3小時休息,惟重點是,相關「休息」能否產生足夠「復原」之效?抑或實嫌「唔湯唔水」?以該公司一日兩更計算,意味他要就位12小時才正式下班;公司還坦言,加班的話更可能要持續13小時。

  早年社會廣泛討論「標準工時」,當時筆者已撰文指,工時計算不應單純關注「上班」時間──即設立工時上限及超時補水,同時亦應關注「下班」或「休班」時間、以至扣除「小休」計算的「最高持續工時」──即確保僱員有足夠時間充分休息。拙文《如何制訂合約工時?》提出,「連續工作若干小時之後,必須獲得若干小時的休息時間;當中,休息時間至少要有8小時或以上,這是基於人類每天睡眠時間而言」(詳見2015年4月1日《香港商報》A3版)。其實,倘若計及上班和下班的車程、以至洗澡、吃飯等等,每天(24小時內計算)不間斷的休息時間應達至少10小時或更多才夠。以今次意外為例,司機的實際工時──全程12小時再扣3小時休息時間──「僅為」9小時,某程度不算太多;不過,當中的3小時休息功效到底有多大?不必諱言,一般或會「攝時間式」度過,例如用來上網、玩手機、看電視、以至看球賽,而未必真箇「會」或者「能」就寢入眠。

  倘如是,在制訂「標準工時」的時候,有關方面就宜優化「休息」定義,以及優化涉及「落場式小休」的「最高持續工時」的規管。

  勞動力不足:增兼職長者司機

  然而,正如旅巴公司所指,由兩更制改為三更制,會較難招聘足夠司機上班。這確實是個實際問題,好像早前港珠澳大橋開通,想增加金巴班次時也碰到招聘困難。同一道理,實也解釋為何出現「司機老齡化」現象。

  工會一貫說法為:從來不存在「請不到人」問題,一切只因「工資不夠高」罷了!但事實上,以本港目前低至2.8%的失業率衡量,試問勞動力真箇不存「供不應求」問題?畢竟,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惟當這個城市根本不夠人,又哪來好好招兵買馬?除土地房屋、安老託兒以及醫療等等外,香港在勞動力方面也面對日益嚴重的供不應求窘況;同時,除運輸業外,亦有不少行業面對「人手不足」及「人手老化」挑戰,都必須社會各界進一步正視關注。

  輸入外勞固然是個解決方法,但這招誠應審慎祭出方成,特別是應針對高端工種而非低端職位。其實,不假外求,提高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以及延長打工仔退休年齡,皆可有效釋放大量勞動生力軍。統計處最新資料顯示,本港65歲以上人士的勞動參與率,男女兩者分別僅約18.1%和5.6%,數字雖較十年前的9.5%和1.9%大幅增加,但較諸日本男性的30%仍遠遠不及,更跟當地女性數字不遑多讓(日本女性勞動參與率傳統上一直偏低);另外,本港長者整體勞動參與率的11.5%,也遜於美國的約19%。

  前文提到,長者未必不能工作,海外經驗更充分說明不少長者依然「有心有力」。如前文所述,在確保駕駛能力的大前提下,如何鼓勵更多合條件長者重投勞動市場,例如充當兼職司機之類,以解決運輸業人手不足、工時過長的問題,肯定值得社會積極考慮。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