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811

【財經周記】大國博弈只是開始遠未結束

2018-12-10
来源:香港商报网
 
  上周以來接連發生的諸多事情,令到本已走向緩和的中美貿易關係再次變得不確定起來。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中國科技公司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長女、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被加拿大當局代表美國政府暫時扣留事件。事件令舉國嘩然之餘,也令國際社會相當震驚。在中美貿易停火談判的關鍵時刻,孟晚舟被捕事件為撲朔迷離的中美貿易摩擦增添新的變數,此事必將成為中美關係的一個標誌性事件。事件未來如何走向,也將對中美、中加之間的貿易乃至國際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中美貿易磋商成果面臨考驗
 
  尤其是聯想到孟晚舟女士的被捕發生在12月1日這一敏感時刻——當天晚上,中美兩國領導人正在G20峰會上就中美貿易進行磋商,美方這一做法,無疑將令到中美貿易磋商已經取得的成果面臨付之東流的風險。
 
  根據12月7日孟晚舟加拿大保釋聽證會上所透露的信息,孟晚舟辯護律師指出,美方無任何有力證據指控孟晚舟女士犯罪,部分罪名完全是子虛烏有。事件中,不僅美方「長臂管轄」飽受國際社會詬病,加拿大方面在孟女士保釋聽證會舉行期間,還對尚未定罪的孟女士施以與重刑犯同等的手銬、腳鐐,其所作所為令中方震怒,亦令國際社會大跌眼鏡。這不但侵犯了中國公民的人權,也與其標榜的文明社會相去甚遠。可以說,事件已對中加關係構成了嚴重挑戰,也極大地挑戰了國際社會文明底線,中方表示「性質極其惡劣」。事件後續如何處置,加方需要仔細掂量,好自為之。
 
  美跌入新冷戰思維怪圈
 
  另一方面,事件背後也凸顯,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恐懼與防範升級,已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境地!從中興到華為,美國今年以來不斷針對中國高科技企業進行各種制裁和打壓,孟晚舟被捕事件也成為中國華為遭受系列打擊的最新例證。
 
  美國正在將中國高科技企業妖魔化,美國更聯合了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盟友聯合抵制中國高科技產業,中國面臨的外部壓力湊然增大。多方人士認為,孟晚舟事件是美方遏制中國迅速崛起為科技大國的又一標誌性事件,美方的做法顯得肮髒而下作。與此同時,這必將令到本已釋放善意的中國,對於中美貿易關係作出新的考量。
 
  在分析人士看來,中美貿易戰表面上是巨額貿易順差及中美體制分歧,實質是美國新冷戰思維下對新興大國崛起的恐懼與遏制。目前,特朗普政府內閣鷹派當道,理性主義和國際主義的聲音逐漸式微,加之美國國內民粹主義情緒高漲,對華態度空前強硬。
 
  儘管中國多次重申永不稱霸,甘當「老二」,但面對中國經濟實力的逐步上升,美國始終將中國視為挑戰其世界霸權的最大對手,單方面地將中美關係狹隘地套入所謂「修昔底德陷阱」的怪圈,最終其心底的恐慌戰勝了理性,故而採取種種強硬手段,屢屢做出違背常識和國際慣例的事情。對此中國深表遺憾,但中國不挑事,也不怕事。中方後續如何應對,取決於美加兩方所作所為。
 
  堅定改革開放決心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勿庸諱言,在這40年的改革開放進程中,中美經貿關係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對中國改革開放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但與此同時,中美經貿也經歷了從破冰到合作,從合作到摩擦的種種考驗,未來中國還將直面中美貿易關係的更多考驗。
 
  從長期來看,如果中美貿易摩擦迫使中國大幅度縮減貿易順差,必將加快中國轉型升級步伐。事實上,中國早已認識到過往對於出口和外需高度依賴的弊端,着手啟動內需戰略,將經濟從出口導向轉向內需導向。只是這一過程進展緩慢,外部壓力必將加速這一轉型的進程,假以時日,中國終將成功實現內需主導的經濟發展戰略,畢竟,這與中國既定的經濟發展邏輯和路徑是一致的。
 
  而短期內需要注意的是,外部壓力對中國金融和資本市場造成的波動和震盪。不同於產業發展對關稅戰的反應相對滯後,金融資本對市場瞬息萬變的風向明察秋毫,一有風吹草動便會帶來不小的震動甚至連鎖反應。對此,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企業微觀層面,都要在思想上有高度認識和預警,行動上有充分準備和預案,因應形勢變化進行及時的戰略調整。
 
  一方面,我們要對美方或將貿易戰上升為意識形態之爭的新一輪冷戰思維要有充分的警惕,另一方面也必須看到,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圍剿以及中美貿易摩擦,也將倒逼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堅持自主創新。中國要保持自身定力,按照既定的節奏持續深入地改革,擴大開放的步伐,降低關稅、放開投資限制、打破國企壟斷,最終建立起激發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高水平的市場經濟體系,釋放民間自主創新的活力。只有堅定地實行改革開放,我們才具有打贏即將到來的這場戰爭的勝算和資本。
 
  香港商報記者 李穎
[责任编辑:李振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