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人心回歸 教育為重

2018-12-19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九龍城工商業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蕭楚基

  不經不覺,香港回歸祖國已二十一載,說長不算長,但說短亦絕不算短。看見國家近年發展迅速,經濟繁榮,人民生活質素不斷提升,作為中國人的一分子,我不由得生出了一股自豪感。然而,香港近年屢屢出現有激進組織高舉「港獨」旗幟,到個別足球迷「噓國歌」,再到反對派牽頭反對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些事件實反映了,香港雖然回歸祖國,但部分人心卻未完全回歸。

  回歸初期,內地和香港關係原本不錯,可惜之後接連經歷了金融海嘯和沙士,令香港元氣大傷,部分港人開始將怨氣轉移到兩地關係上。觀乎最近有激進組織推動「港獨」,肆意放大兩地矛盾;國家隊和香港隊作賽時,本應是展示大家團結一致、血脈相連的大舞台,但卻被部分球迷在奏國歌時報以噓聲。世界各國人民在不同場合聽到自己國家的國歌,均會肅然起敬,這是常理,亦屬必然,為何香港偏不能如此?

  了解國家發展與國情

  人心回歸,刻不容緩。現時香港部分市民不願意認同自己國民身份的主因,就是他們對國家發展和國情不了解。立足當下,當每一個人都放眼世界時,竟然有部分港人卻甘願故步自封、畫地為牢。他們不願意看到香港把握國家發展的機遇,反而希望香港走一條與外界隔絕的回頭路。要改變他們的想法,無他,就是要讓他們了解國家,了解在「一國兩制」優勢下,香港如何與祖國並肩發展,共創繁榮。

  要讓港人多了解國家,教育就是最重要一環。要適當把握輕重緩急,確實需要特區政府的教育部門審慎規劃。本屆政府上任以來,香港各項發展漸漸重回正軌。當中由楊潤雄局長領導的教育局,也當仁不讓地肩負起加強港人認識和了解祖國的重責。筆者認為,局長於該範疇的工作主要有三個重點:

  培育學生認同歸屬感

  首先,在反對「港獨」的立場上,局長的旗幟十分鮮明。自從個別激進組織鼓吹「港獨」以來,迅速「攻陷」部分心智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情況令人十分擔憂。局長多次透過傳媒向公眾清晰表達局方的立場,反對任何宣傳或推廣「港獨」的活動在學校內出現,學校的老師也需要引導同學討論相關議題,讓同學清楚明白「港獨」在香港是不合法亦不可行的。局長的言論,成功令到「港獨」的聲音漸漸息微,起防患於未然的效果。

  第二個工作重點,就是透過優化課程,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認識祖國,繼而對國家產生感情。首先,局方一直以來都希望透過「多接觸、親身了解、多交流」,令學生能親身了解國家發展的情況。此外,局方本年也提出優化中國歷史科的課程大綱,並將中國歷史科訂為初中必修科,將香港的發展也納入課程之中,這除了能增加學生學習中國歷史,同時也能增加學生對國家與香港關係的了解和認識。為協助非華語學生學習中國歷史,局方更計劃向有錄取非華語學生的本地公營及直資中學,於本年度及下年度發放每間學校十萬元的額外撥款。

  第三個工作重點,就是《國歌法》於學校的實施。全國人大常委會去年通過將《國歌法》納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而特區政府現正進行本地立法工作。其實,國民了解國歌並尊重國歌本屬常理,任何國家均是如此,然而,本港反對派卻訛稱《國歌法》是要向學生「洗腦」,企圖再激發矛盾。局長在回應時開宗明義地說,無論是香港人,抑或是香港學生,都應該要學識國歌,同時亦要知道國歌的背景和所表達的內容,繼而尊重國歌。他又指出,過去香港的中、小學課程和課外活動中均有奏國歌,絕對不是什麼新事物,因此他認為《國歌法》落實後,對學校和學生根本沒有影響。綜上所述,教育局於增強港人對國家的認識和了解上確實下了不少苦功。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政策是需要經過長時間去驗證的,不能一蹴而就。但筆者看到,局長正帶領當局邁向一條正確的道路。期盼當局繼續努力,為香港下一代創建更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