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

磨劍礪盾 兩院士獲科學最高獎 三位香港科學家獲獎

2019-01-09
来源:香港商报

习近平等人与获奖者握手交流并合影。新华社

  【香港商報网訊】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昨天在京舉行,共有278個項目和7名科技專家獲獎。其中,哈工大劉永坦院士、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3位香港科學家李金豹、夏勇、丁曉利作為參與人與內地科學家共同合作,分別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以及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從零開始 為中國海疆裝「千里眼」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首先向劉永坦院士和錢七虎院士頒發獎章、證書,同他們熱情握手表示祝賀。隨後,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兩位最高獎獲得者一道,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發證書。

  此次獲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兩位院士,一個為國家海疆裝上「千里眼」,一個潛心鑄造「地下鋼鐵長城」。

刘永坦

  劉永坦是中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與技術奠基人和引領者,他40年來致力於中國新體制雷達事業的發展,為中國築起「海防長城」。劉永坦1953年考入哈工大。1979年6月被派往英國進修,師從?名雷達技術專家謝爾曼。劉永坦憑藉過硬的專業知識贏得了謝爾曼的認可,獲准參與重大科研項目「民用海態遙感信號處理機」的部分研製工作。這次難得的科研任務,讓劉永坦對雷達有了全新的認識。傳統的雷達雖然有「千里眼」之稱,但也存在「盲區」。因此,很多國家開始研製新體制雷達,希望「千里眼」能練就「火眼金睛」。

  1981年,劉永坦在回國的路上,萌生出開創中國的新體制雷達之路的願望。在國內外毫無先例可借鑒的情況下,劉永坦主持的航天部經過800多個日夜的努力、上千次的實驗,以及數萬個測試數據的獲取,為中國新體制雷達研製成功打下了基礎。

  1986年,劉永坦又開啟了「新體制雷達研究」,為研製完整的雷達系統而奮力拼搏。1990年4月,團隊首次完成了中國對海面艦船目標的遠距離探測實驗,標誌?中國新體制雷達技術實現了對海探測技術的重大突破。他不滿足於此,又帶?團隊成員提高雷達性能。

  2011年劉永坦團隊成功研製出中國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能力的新體制雷達。與國際最先進同類雷達相比,劉永坦研製的新體制雷達系統規模更小、作用距離更遠、精度更高、造價更低,總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核心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十年攻關 為戰略工程上「金鐘罩」

錢七虎

  另一位獲獎的錢七虎院士,是中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奠基人。上世紀70年代,錢七虎就帶領團隊在西北開展核彈爆炸防護工程研究。通過數十年艱苦努力,錢七虎領導建立了中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體系,解決了核武器空中、觸地、鑽地爆炸以及新型鑽地彈侵徹爆炸等若干工程防護關鍵技術難題。

  在錢七虎看來,如果說核彈是對付敵對軍事力量的銳利的「矛」,那麼防護工程則是堅固的「盾」。「矛」升級了,「盾」就要及時升級。上世紀70年代初,錢七虎臨危受命,率領團隊歷時兩年多成功設計出當時中國國內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飛機洞庫防護門。隨後,錢七虎進軍抗深鑽地武器防護的系統研究,率領團隊通過調查研究已解密公開的前蘇聯地下核試驗等大量資料,經過近千次細緻的推導計算,創造性提出建設深地下防護工程的總體構想。經過10多年研究,錢七虎率團隊攻克一個個難關,為抗鑽地核武器防護工程的設計與建設提供出理論依據,也為中國戰略工程安全裝上了「金鐘罩」。

  錢七虎也一直關心研究國家的建設發展,推動科研成果服務國計民生。他先後參與被譽為「亞洲第一爆」的炮台山爆破任務、南京長江隧道建設、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建設。作為多個國家重大工程的專家組成員,錢七虎還對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輸工程、能源地下儲備、核廢物深地質處置、地下施工盾構機國產化等方面提出切實可行的決策建議,並多次赴現場提出關鍵性難題的解決方案。

  在城市建設方面,錢七虎早在本世紀初就前瞻性提出,充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並先後參與組織編制全國20多個重點設防城市的地下空間規劃,倡導在特大城市建設城市地下快速路和地下物流系統。

  三獎有二理大最威

  據介紹,作為項目主要完成人之一,香港大學李金豹參與的「亞洲中部乾旱區多尺度氣候環境變化的特徵與機理」項目,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作為項目主要完成人之一,香港理工大學夏勇參與的「長大跨橋樑安全診斷評估與區域精準探傷技術」項目,獲得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作為項目主要完成單位之一,香港理工大學參與的「InSAR毫米級地表形變監測的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链接】中國基礎研究「多點開花」

  由清華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薛其坤領銜的實驗團隊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取得突破性成果,昨天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是繼鐵基超導、多光子糾纏、中微子振蕩後,中國物理學再次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薛其坤團隊的發現也被稱為世界物理學界近年來最重要的實驗進展之一,許多科學家相信,相關研究將加速推進信息技術革命。楊振寧認為這是諾獎級的物理學發現。

  分析認為,曾9度空缺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如今連續6年產生得主,意味?中國基礎研究近年來接連取得公認的重大進展,形成「多點開花」的新局面。

  據悉,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其中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其中一等獎4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其中特等獎2項;授予5名外籍專家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獎項目成果涉及基礎科學與產業技術的各個方面,覆蓋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領域,同時,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顯?加強。

  李克強: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發表講話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科技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書寫了科技發展史上的輝煌篇章。

  李克強指出,過去一年中國新動能持續快速成長,目前保持經濟平穩運行、促進高質量發展,必須更好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加快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增強競爭力。

  李克強說,要優化科技發展戰略布局,調整優化重大科技項目。把基礎研究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長期穩定支持,推動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融通發展,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科研平台。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創新科技投入政策和經費管理制度,擴大科研人員在技術路線選擇、資金使用、成果轉化等方面的自主權,實行更加靈活多樣的薪酬激勵制度,弘揚科學家精神,嚴守科研倫理規範,加強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不拘一格大膽使用青年人,把科技人員創新創造活力充分激發出來。

  同時,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健全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更多運用市場化手段促進企業創新。要大力營造公平包容的創新創業環境,降低創新創業的制度性成本,提升雙創水平,加快構建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服務體系,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力激發全社會創新潛能。要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擴大國家科技計劃和項目對外開放,在人員往來、學術交流等方面創造更多便利條件,更加廣泛匯聚各方面創新資源。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