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902

香港國際化優勢引領大灣區

2019-02-2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网訊】最新出爐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文102次出現「香港」一詞,並在多個章節重點闡釋香港於大灣區的優勢。據中新社報道,本港各界人士受訪時指,中央對香港的作用十分重視,而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必將引領大灣區加速發展,更具競爭力。
 
  據統計,規劃綱要全文約2.7萬字,102次提及香港,在全文11章多個章節均多次重點提到。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陳勇表示,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巨大成就,香港功不可沒。而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香港的國際化優勢依然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大灣區,「中央對香港亦非常重視,在多個領域委以重任」。他舉例說,香港可培養大量創科人才,可在國際化道路上憑獨特的法律體系提供法律服務,可更好協調溝通各方關係,成為大灣區走向世界的「金橋」。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指,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特色就是有港澳的存在,香港扮演重要角色十分重要。規劃為香港作出明確定位,著墨頗多,並鼓勵很多城市和香港深入合作。香港也確實需要和大灣區城市加強合作,將自身的影響力輻射到周邊,找到新的增長點,把自身優勢更好地體現出來。
 
  本港駐外機構推介灣區機遇
 
  另一方面,本港一眾駐外機構在規劃綱要出台之際紛紛推介香港營商優勢。當地時間2月19日,香港駐紐約經濟貿易辦事處和投資推廣署首次在美國邁阿密舉辦商務研討會,邀請當地政府高官、商界和法律界代表參與,討論香港眾多優勢及機會,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發揮的策略性角色。港駐美總貿專員麥德偉表示,隨香港與內地深化經濟融合,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將為美國企業帶來巨大的商貿及投資機遇。
 
  當地時間19日晚,香港駐悉尼經濟貿易辦事處聯手貿發局、投資推廣署及香港澳大利亞商會舉行新春酒會。港駐悉尼經貿處處長范偉明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其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這些工作都有利於打造香港成為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毫無疑問,大灣區將為香港帶來重大機遇。
 
  港駐印尼雅加達經濟貿易辦事處19日晚亦舉辦聯歡會,向印尼政商界、學術界、傳媒及民間團體分享中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的各種機遇。港駐雅加達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羅建偉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都將成為進一步推動區域內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印尼商界企業家及專才可把握香港在其中的各種機遇。
 
  各界冀加強灣區醫衛合作
 
 
  記者黃雪峰、馮煒強報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加強醫療衛生合作,鼓勵港澳醫務人員到珠三角學術交流及讓私人執業醫務人員短期執業。對此,本港各界反應積極。
 
  醫護北上對兩地都有好處
 
  昨早,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出席電台節目表示,香港醫護人員可北上建設科研基地,對兩地都有好處。他指,港大早在2011年就於深圳設立醫院,「非常有遠見」,現時港大僅僅通過數十名香港人手,就建立了擁有600多名醫生及2000多張病床的港大深圳醫院,這在香港甚至世界都少見。他認為,如今可借港大深圳醫院經驗改善香港醫療服務。他舉例稱,內地醫院現時已推行「智慧醫院」概念,非常講求效率,無論掛號、繳費、看檢查報告全部都是透過手機完成,病人入院至看完症離開醫院全程只需一個小時。
 
  對於有人擔心醫護北上執業會導致本港醫護人才流失、進而影響本地醫療質素問題,盧寵茂回應指醫療並非產業,是否北上執業該由醫生自行判斷,即使醫護人員要北上,重點應在教學培訓科研而非單純診症。他認為,若港大或中大醫學院可與內地合作在大灣區建立科研基地,這對兩地都有好處。
 
  共同提升灣區醫療服務水平
 
  同日,食衛局局長陳肇始則重申特區政府從來無要求醫生到大灣區執業,當局一定會以本港公營醫療體系人手考慮為優先,令公營醫療服務做得更好,惟希望本港可盡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升灣區醫療服務水平。
 
  據報道,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已提議成立醫學院和醫院,目標是將大灣區醫療培訓及服務提升至國際水平。現時,項目處於初步構思階段,有中大校董及立法會議員表示支持,認為此舉將可進一步提升港人信心,利於未來港人前往灣區定居及發展。
 
  另外,香港浸會大學計劃最快在下學年自資護理學課程,其中加入中醫元素;浸大在珠海開辦的「北師大—浸大聯合國際學院」還擬開辦碩士生及博士生課程。浸大校長錢大康認為,更多香港本地大專院校到大灣區辦學,不但不會削弱香港競爭力,反而有望加強人才交流。
 
  另外,規劃綱要提到「研究為非急重病人提供通過陸路跨境運送服務」亦引發熱議。食衛局前政府助理、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表示,有關措施為生活在內地的香港人提供便利。她表示,不少在內地生活及退休的港人尤其是長者,若患上疾病而希望回港就醫會比較不便,如有直通車接送服務則會大大方便。工聯會議員陸頌雄亦指,目前在內地生活的港人回港就醫不便已是普遍現象,有關措施將為他們提供便利。
 
  黃炳逢:「一國兩制」乃灣區最大優勢
 
  記者木子報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業界期盼能加強香港發揮獨特優勢。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黃炳逢接受記者專訪時指,規劃綱要凸顯大灣區國際化發展方向,以及香港作為龍頭之一的獨有價值,也預留了創新空間供各地施展合作。他說,用好「一國兩制」,區內城市大膽和港澳展開多方位合作將是領跑灣區的關鍵。
 
  黃炳逢指,規劃綱要確定了大灣區發展的大方向、願景、目標和原則,這是將來各城市相互整合發展的具體政策和實施方案的依據;綱要具體提出一些討論研究已久的產業範圍、項目目標和產業考慮,但又預留了很大空間,給各地以創新方式進行合作,可讓各地根據自身條件和能力作最大發揮,讓市場力量產生積極作用。
 
  黃炳逢表示,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綱要明確了香港的獨有優勢,突出大灣區的國際化發展含義,與單純的內地城市之間互動組合性質不同。他直言,大灣區最大優勢在「一國兩制」,尤其是香港的自由市場、營商環境、國際交融等;內地城市政府也要開放思路和態度,和港澳產業界、專業界、學術界及社會團體討論如何進一步改革開放,這是推動各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引入港澳真正參與內地城市發展,嘗試港澳與內地共管共用新的生態環境,才能產生與內地其他區域發展不一樣的價值。
 
  黃炳逢認為,當下要力推相關規劃和政策落地,產生創新模式和突破點,盡快拿出實際項目和個案,形成真正的跨城市、跨產業和人、才、物融合的創新模式。他表示,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正在整合一些學研資源,對接大灣區的大學、科技企業、地方政府和專業團體,嘗試形成跨地域的項目、資金、人才和科技成果的創新合作模式。
[责任编辑:李振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