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高質醫藥醫療需求大 生物醫藥股看俏

2019-05-08
来源:香港商報

  

  人們對高質生物醫藥的需求未來會越來越大。

  人們對高品質生活有着越來越高的追求,未來對健康及高危疾病醫療水平的要求必然增大。長遠來看,生物醫藥業發展前景可期。而隨着大灣區高速發展,未來區內對高質醫藥的需求亦會增加。

        香港商報記者馮金鋒

  若單看年度收益情況,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有盈餘、甚至盈利按年變幅一年勝一年的企業,例如地產及科網界,生物醫藥企業根本不會映入眼簾,但若以投資的眼光審視該行業,須考慮的便不僅是企業過去一兩年的收入表現,而是其所處社會發展階段及其對研發的投入程度。

  癌症是多數生物醫藥企業的主要攻克對象之一。根據內地媒體報道,2018年度內地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在全球1800萬新增癌症病例及960萬癌症死亡病例中,內地新增病例數佔380.4萬例、死亡病例數佔229.6萬例。換句話說,全球每新增100個癌症患者中,內地人就佔了21個,而內地每天有超過1萬人確診癌症,亦即平均每分鐘有7個人得癌症。

  危疾醫療需求增加

  據官方媒體報道,2015年,內地共有430萬人被確診罹患癌症,也就是說,每天確診約1.2萬例,相比之下,2010年的數字是240萬人。由此可見,癌症病人的數量是龐大及快速累增的。

  除人數之外,越來越多病患人士於境外尋求貴價優質的醫療。兩者相加,便是越來越多人會將大量的金錢用在危疾醫療上。外媒曾引述北京的一家名為厚朴方舟的公司稱,該公司2016年幫助過1000餘名患者前往國外就醫,而這個數字比2015年多了1倍。其實,單從源源不絕的內地人士前往香港接受醫療服務,便可感受到這股需求,更何況香港只是該市場的其中一站。

  然而,這些高危病患在國外接受治療後,始終需要在內地接受後續的治療,這便對此類藥物在內地的研發及商業化提出了要求:在內地能同樣得到高質的藥物,但相較國外便宜,且供應足夠。這就為生物醫藥企業單獨或與外資合作加速研發藥物帶來動力。

  政策開始扶持。過往,內地的監管環境一直被認為極具挑戰性,臨床開發大幅延遲及監管批准花費的時間相較美國及歐洲更長。為解決該等問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發布一系列改革政策及意見,其中包括,有望擴大接觸更多的臨床患者及透過消除延遲及為於內地的藥物開發、生產及商業化創建符合國際質量標準的環境加快開發及批准。

  可以預期,未來區內對這種高質醫藥的需求亦會增加。

  百濟神州多個新藥待上市

  百濟神州(6160)去年的研發費用為6.9億美元(是前年的2.52倍),是收入的3.43倍。今年1月14日,集團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他們的在研布魯頓酪氨酸激(BTK)抑制劑Zanubrutinib突破性療法認定(BreakthroughTherapyDesignation),用於治療先前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年MCL(套細胞淋巴瘤)患者。

  FDA突破性療法認定旨在加速開發及審評治療嚴重的或威脅生命的疾病的在研新藥,且其初步臨床試驗表明,在一個或多個有臨床意義的終點指標上與現有療法相比有顯著改善。

  該集團預期於今年或2020年初在美國提交治療淋巴瘤藥物的zanubrutinib上市申請。另外,集團已於美國就華氏巨球蛋白血症新藥取得快速通道資格,以及其復發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新藥獲授突破性療法認定,同時亦計劃於內地提交治療華氏巨球蛋白血症的新藥上市申請。

  另外,4月9日,BioAtla與百濟神州宣布聯合開發CAB-CTLA-4抗體來確定其早期臨床目標,隨後百濟神州將主導對該候選藥物的共同臨床開發,並負責在全球範圍內的藥政註冊和商業化。以合約條款為準,百濟神州將與BioAtla共同享有開發和生產候選藥物的全球獨家授權,百濟神州擁有對候選藥物全球商業化的獨家授權。

  信達抗加強研發創新藥

  信達(1801)於去年10月31日上市後,與禮來(美國製藥公司)共同開發的達伯舒(信迪利單抗)、用於治療r/rcHL的PD-1單克隆抗體,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抗PD-1單克隆抗體的獲批上市,標誌抗腫瘤免疫治療進入了「中國創新時代」。

  禮來製藥與信達於2015年3月達成了一項生物技術藥物開發合作。根據合作條款,在未來的10年中,禮來製藥和信達生物將共同開發和商業化至少三個腫瘤治療抗體。

  該集團於2011年成立時曾宣布了自己的使命:「讓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該集團去年的研發開支為12.2億元人民幣,是2017年的兩倍。

  (系列報道之六)

  【拆局解碼】生物製藥市場潛力大引大企業垂青

  正如上文所述,生物製藥企業多錄得年度虧損,如華領醫藥(2552)。然而,這種情況並不妨礙企業大量持股該行業。

  長和(001)持股60.2%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和黃中國醫藥科技」,上月提交主板上市申請。申請文件顯示,公司去年收入為2.14億元(美元,下同),按年跌11%;應佔虧損為7481萬元,按年擴大近5000萬美元。

  和黃中國醫藥科技主席杜志強曾表示,很高興宣布集團在港申請上市的消息,特別是港交所(388)去年放寬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上市規則,認為現時在港尋求上市可帶來莫大裨益。若可以成功上市,預期可以加強集團的藥物研發能力,繼續發展成國際性的生物製藥公司。

  和黃中國醫藥科技在2000年由和記黃埔成立,致力於開發治療癌症汞自身免疫疾病的新藥,過往曾與默克、阿斯利康及廣東白雲山等大型藥企合作。其中,公司有一款用於治療轉移性大腸癌的藥物,去年獲批在內地上市及銷售。

  中國的生物製藥雖然仍在發展階段,但想必是因為市場潛力大,才會令大企業大量持股。馮金鋒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