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下一步

2019-06-28
来源:香港商报

  民進黨日前召開中執會,通過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選2020大選。蔡英文強調「使命必達、一定當選」,展現爭取連任的決心。經過黨內初選的試煉,使得蔡英文及民進黨似乎逐漸走出去年「九合一」敗選的陰霾;但距離明年1月選舉還有7個月,隨時都不排除會出現影響選舉結果的「變數」之可能。

  借助外部因素造勢

  民進黨內初選一結束,在賴清德強調會履行承諾,全力支持蔡英文連任後,民進黨士氣大振。初選落敗的賴清德並沒有質疑民調的結果,還強調民進黨初選應該要畫下句點,「該是團結一致,打贏選舉的時候了」。賴清德的反應是否言不由衷?他的支持者是否會嚥下這口氣?都還有待觀察,但民進黨並沒有因初選而分裂,卻是不爭的事實。可以研判,民進黨已經走出去年「九合一」敗選的陰霾,即使未來仍要麵對選戰的考驗,至少其黨內已沒有2020選舉必敗的悲觀心態。

  一般而言,尋求連任的執政者必然以政績爭取選民的認同與支持,因為這是在位者的最大優勢。然而,當現任者沒有實質政績足以吸引選民,甚至這些政策結果還拖累其選情,則尋求連任者可能就會引用外部因素為自己的選舉造勢。現在的蔡英文正走在這條可能成功、也可能失利的險路。

  蔡英文扭曲「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製」,甚至還多次嗆聲大陸,一改往昔自稱「不挑釁」的溫和形象,被網友封為「撿到槍的辣台妹」。她會有如此反差的轉變,主因在於她自詡的各項改革政績經去年「九合一」選舉結果的檢驗,證明是徒勞無功、毫無成效。為了爭取黨內初選出線及2020能勝選連任,她不惜使出殺手鐧,打出兩岸牌及「主權牌」,用以打擊黨內挑戰者及最大的對手國民黨。

  從近期回升的民意支持度可以看出,蔡英文運用這種戰術越來越得心應手。然而,玩火之人也可能遭火吞噬。就如台北市長柯文哲所言,「譁眾取寵很容易,但還是要小心自爆」。尤其,蔡英文利用港人上街遊行之機,趁勢操作台灣民眾「反中」、「恐中」情緒,大肆散播「捍衛主權」的強硬立場,企圖塑造「台灣民主捍衛者」的形象。但台灣的生存發展仰賴強健的對外關係,而兩岸關係是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因為它涉及台灣能否安全及能否獲得更多的經貿商機。

  柯文哲成一大關鍵

  顯而易見地,蔡英文已經不指望今年的兩岸關係能有所改善,反而期盼大陸方麵能更加施壓台灣,讓「反中」、「抗中」氛圍持續延燒到明年1月選舉,如此方能凸顯她「捍衛台灣」的能耐,因她自認美方必定會站在她這邊;尤其特朗普政府力挺蔡英文勝選連任,更讓她有恃無恐地放任兩岸關係惡化。

  再進一步言,蔡英文贏得黨內初選的「意誌」,也隨著2020選舉即將接近,展現在立法院臨時會強行修正「公投法」。為避免重蹈「九合一」選舉慘敗的覆轍,民進黨團無視已有「公投提案」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強行將「公投」與2020選舉脫鈎。如此作為乃為了維繫繼續執政,避免「公投」議題成為2020選舉的變數,竟自甘出爾反爾,一年多前才修法「掙脫鳥籠」,如今卻又修法「關進鐵籠」。其實,真正的台灣民主捍衛者,應該以智慧與胸襟化解台灣麵臨的困境與危機,為台灣民主建立長治久安的和平環境。

  總之,蔡英文贏得其黨內初選並獲得民進黨提名為參選人後,能否順利進軍2020,柯文哲成為一大關鍵。雖然民進黨屢屢對柯釋出善意,企圖爭取柯粉,但從柯輕蔑的反應,綠白合作要從單向道走向雙向道,似乎還有一段距離。尤其當民進黨以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甚至將台灣整體利益視為蔡英文個人的籌碼時,是否符合台灣所追求台海和平穩定的長遠目標,台灣民眾必須思考清楚。事實上,全台性的選戰與黨內初選完全不同,蔡英文想要爭取連任成功,就必須為台灣的前途找到可行的出路,否則再如何地口頭承諾、信誓旦旦,仍難獲得選民足夠的信賴,並不容易通過人民雪亮眼睛的檢驗。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