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歧見 重新上路

2019-07-11
来源:香港商报

  林鄭月娥7月9日再度面見記者,回應了過去一個月來社會的不同訴求。她表示,特區政府會改革施政作風,通過一系列具體改革措施,聆聽更多方面、更廣泛的意見,更好地掌握民心、民情、民意。她提出多項改革工作,並表示要在五個方面加強溝通,確保工作更貼近民心民情民意。

  政府吸取沉重教訓

  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激烈對抗,特別是自6月9日爆發暴力衝突以來,香港就像一個火藥桶,不斷被點燃。7月1日衝擊並損毀立法會的暴力行徑,更是將對抗引向極度暴力。而從上周末九龍區遊行示威來看,遊行示威在18區區區開花將難以避免,而每次即使是和平的示威遊行,最終都伴有暴力衝突。

  在此情況下,林鄭月娥再度誠懇道歉,宣布修例「壽終正寢」,並表達了虛心聆聽各方聲音,希望重新上路的願望,同時拿出了具體措施。對此,反修例的各方人士應該冷靜下來,給政府機會和時間重新上路。畢竟修例這個誘因已經不存在,而善政和良治是廣大市民所願,發展經濟民生更是關乎每一位港人的切身利益。修例風波導致的風風雨雨需要認真總結,根源需要找準,前行方向需要更明確。但與此同時,示威者「不依不饒」也不是理性的做法。一個月以來的暴力衝突已經影響到香港的法治、經濟民生和政府施政,影響了香港的國際形象和投資環境。是時候相向而行,令政府和整個社會重新上路。

  修例風波對政府是一個沉重教訓。政府首先需要檢討自身的「領導力」,在今後的施政中更接地氣,更貼近民意。此次風波既有政府處理修例手段簡單,政治感麻木等因素,更與香港長期以來的深層次矛盾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有關。過去兩年,政府開局不錯,在民生方面有很多計劃,特別是在民怨最大的住房問題上的努力,各界都看在眼裏。但是,施政必然需要有短中長期的規劃,生活民生是百姓須臾不可或缺的。一旦市民看到政府的施政只是「美麗的遠景」,自己沒有「盼頭」,沒有獲得感,就難免心生怨氣,甚至有走向極端的可能性。因此,政府必須盡快梳理出台一些中短期政策,務實地為基層民眾紓困。須知,香港是世界上堅尼系數最高的發達地區,民生漏洞多,民怨風險大,政府須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謹慎而積極處理。但願此次風波能成為一個長鳴的警鐘,成為對政府有效施政最重要的一課。

  示威遊行應該停止

  修例風波不僅重創政府施政,對整個香港社會也造成巨大傷害。對峙和暴力事件傷害了法治和正常社會秩序,影響經濟民生;我們過去引以為傲的東方之珠多次出現違法暴力,令國際社會震驚,令遊客、投資者對香港喪失信心。

  一些激進暴力的違法青年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檢控,這必然直接影響他未來的人生和困擾他的家人。一些示威遊行者提出不要「檢控」參與運動人士。但是,任何一個法治社會都做不到對違法行為熟視無睹,觸犯法律必然要依法處理,施暴者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否則這個社會將步入無法無天的無政府狀態,這絕不是多數市民願意看到的結果。

  市民懷各種訴求參與示威遊行,他們期待的是和平表達訴求,這是基本法對香港市民的保障,也是香港集會和言論自由的一個佐證。回歸以來的香港,遊行都是這樣。但這次不同。自6月9日遊行以來,每次在和平示威遊行之後,總有暴力如影隨形,施暴者玷污了「和平遊行」的初衷,以暴力行為綁架了遊行的影響力。如此遊行者需要思考,若每周一次的遊行都伴有暴力行為,當你支持的「和平」遊行被暴力綁架,你會繼續支持並參與嗎?特別是當林鄭月娥真誠道歉,並宣布修例失敗,已經「壽終正寢」後,反修例的議題已經不存在,大家是不是應該停手,走向理性了?

  當然,某些有心人是不願意「收手」的。除了幕後敵對勢力以外,某些議員(或者有心參加選舉者)試圖通過風波「盈利」,收割「戰利品」,為今明年選舉獲取資源。他們是風波中的「抽水者」,從各場示威遊行和暴力現場都可以看到他們推波助瀾的言行,甚至有立法會議員以巧妙的行動「鼓勵和支持」青年暴力衝入並損毀立法會大樓。他們顯然不願意就此打住。某些人最近計劃的「18區接力遊行」,與今年區議會選區重疊,其醉翁之意,路人皆知。關鍵是,更多市民願意「被綁架」成為這些暴力者和破壞者的選舉「棋子」和「資源」嗎?是時候冷靜思考了。目前立法會已經是亂象不斷,破壞大於理性,成為為反而反的「機器」。區議會作為地區組織,重點服務街坊,服務最需要關愛的基層民眾,不僅要避免太政治化,更不能令那些激進的破壞分子進入地區組織。否則,這將對地區民生工作造成很大困擾,受影響的必然是基層民眾,最終,整個香港社會可能為此「買單」。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葉建明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