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月财新制造业PMI录得49.9 收缩幅度明显收窄

2019-08-01
来源:财新网

   2019年7月,中国制造业继续处于收缩区间,但收缩幅度明显收窄。

  8月1日公布的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49.9,较6月提高0.5个百分点。

  这一走势与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制造业PMI录得49.7,高于6月0.3个百分点,同样显示制造业降幅收窄。

  两个制造业PMI分项指数的走势,则大同小异。两个新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生产预期指数均出现回升,两个原材料库存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均在收缩区间回落。不同的是,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中,就业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有回落,而统计局制造业PMI中,这三个分项指数有所提高。不过,两个购进价格指数均显著高于出厂价格指数,指向未来制造业利润不容乐观。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董事长、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7月中国经济出现回温迹象,企业家信心有所修复,体现中国经济韧性较强,减税降费等托底政策发挥效果。由此,房地产调控及金融监管政策的定力或将得到强化。

  二季度以来,中国主要经济数据均出现回落,特别是5月初中美贸易摩擦情势陡然恶化,对市场预期产生较大影响,制造业首当其冲。今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仅增长3.0%,较2018年全年回落6.5个百分点,4月当月甚至同比下降1.2%。

  7月31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此表示重视,罕见地强调“稳定制造业投资”,并在谈及金融供给侧改革时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此前的表述通常是“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并未专门强调制造业。

  与此同时,经济托底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往下行周期,中央政府往往倾向于采用“铁公基+房地产”的政策组合,此次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表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基建投资的重点也转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和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强调“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提升城市群功能”。

  综合来看,这些措施既有短期托底的作用,同时着眼长期,显示需求管理正在探索新的路径。

  就制造业而言,要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意愿,除了打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还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改善企业盈利预期,更重要的是改变此前准入环节的“玻璃门”“弹簧门”放开、构建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等痼疾。惟有如此,企业信心才能真正提振,制造业投资才有望稳定。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