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菁英】胡曉明接棒菱電向多元化發展

2019-10-24
来源:香港商报

   

  作為香港「電梯大王」胡法光的長子,現任菱電發展有限公司主席胡曉明擁有父親的光環,這帶給他壓力,但亦是鞭策他前行的動力。從父親手中接棒菱電,他意識到企業發展要多元化,要多「走出去」學習,菱電在胡曉明的帶領下成長壯大,成為香港行業中的佼佼者。胡曉明亦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擔任多項體育和教育的公職。他說:「企業對社會是有責任的,要盡自己所能為社會服務。」     香港商報記者 趙敘言

胡曉明出席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儀式。

  在菱電發展有限公司的會客廳裏,記者見到了胡曉明。他謙和、睿智、溫文爾雅,舉手投足間盡顯紳士氣質。

  視父親胡法光為偶像

  說起胡曉明,香港「電梯大王」胡法光長子的身份是個繞不開的話題。「我父親是我們的偶像」,65歲的胡曉明說起父親胡法光時依然流露崇拜,「他教會我們先做人再做事,這對我一生影響都非常大」。他記得小時候家裏是「嚴母慈父」,學習功課、興趣活動都由母親操心,母親在胡曉明年幼時便告訴他「不能養尊處優」,要體諒父親辛苦,未來學有所成幫助父親。耳濡目染之下,胡曉明高中時每年暑假都會到父親的公司實習,在不同的部門做暑期工。講起這段經歷,他笑道:「家裏是做電梯生意的,我做暑期工食飯卻都要爬樓梯。」

  在公司的實習經歷讓胡曉明希望系統學習相關專業,於是前往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1976年畢業後回到菱電幫助父親打理公司。他走遍了企業三四十間廠房,翌年到日本三菱公司實習做工程師,得到多位前輩的指導和系統性的學習。他說:「在各個部門鍛煉體驗就像『食飯要爬樓梯』一樣,都是從『底層到頂層』。」

胡曉明帶領中國香港代表團出戰第18屆亞運會。

  企業發展要「走出去」

  胡法光在1959年與日本三菱共同發展香港市場,1983年成立菱電發展有限公司後,80年代菱電以實際行動支持祖國經濟開放政策,成為第一批到內地投資和協助建設的港企之一。而後更牽頭在上海成立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現已雄踞內地電梯業龍頭位置。

  22歲那一年,胡曉明開始接手菱電的生意,不斷擴展與內地的合作關係。原來早在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他便到內地考察準備投資發展,第一站是上海。「父親在上海交大唸大學,1949年也是從上海出發到英國學習機械技術,我們家族對上海有很深的感情。內地剛剛改革開放,上海的各方面條件相對較好,菱電投資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同錦江集團合作,建造上海新錦江大酒店,這可以算是當年上海的一個標誌性項目了。」講起這段往事,他十分欣慰。

  從日本到香港再到上海,菱電在胡曉明的帶領下發展壯大。菱電最初同日本合作,也借鑒了日本企業發展模式,胡曉明曾特意到日本學習考察,了解日本民族企業發展的秘訣。「日本民族企業很多都是終身僱傭制,公司為員工提供必要福利保障,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很強,忠誠度才會很高,這對企業和員工是雙贏的。」日本之行讓胡曉明意識到企業發展中「團隊」的重要性,剛接手公司時招聘了許多新人。胡曉明雖是高層,做事卻親力親為,知人善任,很快公司便形成了「大家庭」般的凝聚力。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牽涉面更加廣,他決定企業必須多元發展、互為補充。菱電在香港和內地從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物業管理,包括住宅、商業和工業項目,如宏利大廈、中央廣場、新九龍廣場等標誌性地點;內地方面,早在改革開放時期便在上海市場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而後虹口區的寶山安置房項目,淮海中路的上海廣場和徐匯區的蓋特威廣場等開發項目的成功,讓菱電在內地站穩腳跟。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穩步推行,胡曉明也多次隨團「走出去」到訪「大灣區」的重點城市和企業。他對記者說道:「我到過騰訊、華為等公司考察,發現現在內地許多大公司非常厲害,擁有先進的科研技術,比如無人機、機器人、AI等技術都逐漸成熟,也能夠應用到更多領域。還有一方面是市場,在香港這個只有700萬人口的巿場上,能發展到的產品太有限。如果利用『大灣區』7000多萬人口的龐大市場,這個規模優勢就顯而易見了。」

胡曉明獲頒香港城市大學榮譽博士。

  盡己所能服務社會

  着眼香港,服務國家。父親告訴胡曉明「要讓周邊的人開心,才是真正的開心。」正因如此,他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希望憑自己微薄之力幫助他人,讓別人有所收穫。青年事務、教育、體育等是胡曉明重點關注的領域,他坦言:「企業對社會是有一定責任的,要盡自己所能為社會服務。」

  青年工作是胡曉明特別關注的領域。「回歸以來,香港社會也發生了許多變化,特別是青年一代。當前,年輕人獲得大學文憑容易,但發展卻比幾十年前要困難,這當中有客觀原因,也有一些主觀原因,從而導致一些社會怨氣產生,同時又不排除一些外國勢力長期在香港搗亂,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青年工作非常有必要,並且要長期去做。」胡曉明曾任香港城市大學校董會主席,亦是城市大學自資獸醫學士課程的項目捐助人,經常與大學教授們座談,共同探討如何向青年人灌輸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帶路先鋒」越南考察團。

  鑒於此,胡曉明在近年主要推行了幾個青年工作項目。其中,「一帶一路·與我何干」中學校際綜合能力比賽即是其中的重要活動,競賽獲獎青年學生獲得「帶路先鋒」的稱號,並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考察及交流。今年7月,「帶路先鋒」籌備委員會青年學團一行40多人就前往越南考察,到訪經濟中心胡志明市和政治中心首都河內,以及中越邊境的芒街市,與當地企業家會面,從中了解越南創新和現代化「越南工業4.0」等情況。他說:「希望年輕人能好好把握『一帶一路』的機會,深入了解當地人民生活及社會情況,提升學業及工作發展的安排,好好規劃自己人生。」

  胡曉明長期投身體育工作,帶動青年邁出自己狹窄的小空間,投身廣闊的社會。「體育運動不僅能夠強身健體,更重要的是體育精神。參與運動比賽的人具有國家榮譽感,而賽前的動員力量振奮人心,這些精神力量給社會發展帶來了正能量。」

  2018年8月,胡曉明作為中國香港代表團團長,帶領中國香港隊出戰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第18屆亞洲運動會,以8金18銀20銅、總數46枚獎牌的好成績凱旋,為香港爭光。他還擔任香港元老網球總會會長,組織各種活動,將熱愛運動的人士緊緊地團結在一起。

  胡曉明冀重塑「獅子山精神」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曲《獅子山下》唱盡港人面對困難環境仍咬緊牙關,同心協力克服困難的勇氣,「獅子山精神」也成為一代香港人拼搏、永不放棄和互相幫忙的最佳詮釋。胡曉明正是成長於「獅子山精神」勃發的年代,菱電的發展也離不開他這一代香港人對「獅子山精神」的追求與實踐,但他覺得,「每個人都要與時俱進,『獅子山精神』也要注入新內容」。

  過去20年,香港全球金融中心的排名下跌,四大主要產業仍佔GDP一半以上,從業者起薪點沒有大改變的情況下,物價卻急劇上升,樓宇平均呎價更過萬港元。如今年輕一輩大多負擔不起市區的租金,但收入又超過申請公屋的上限,種種生活壓力和矛盾日益凸顯。

  「獅子山精神」激勵一代人努力拼搏,賺錢買樓以創造更好的生活;然而,隨時代變遷,都市生活成本不斷加大,買樓對於很多年輕人而言是一種奢望。問及這一問題,胡曉明說:「香港面臨的挑戰有很多,特別是土地和房屋問題。個人來講,填海造地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如果有更多的土地預留,可以有效紓緩這一問題擴大化,但並不能矯枉過正。樓價的大起大落都會對香港的整體經濟帶來影響,希望樓價可以平穩變低。另外是發展經濟,讓大家收入有所提高,兩方面配合才能夠逐漸縮小貧富差距。」

  他認為,「獅子山精神」已經成為一種符號,是一代香港人不可磨滅的精神寄託。香港人要與時俱進、重新演繹「獅子山精神」。

  何為「時」?胡曉明說,「抓住大灣區發展機遇對於香港而言就是『時』。」他續說:「香港產業空心化、單一化問題嚴重,而大灣區是產業鏈式發展,覆蓋創新科技、加工製造、金融服務等各個領域,加之香港人具有粵語的語言優勢,方便兩地溝通,這為香港年輕人提供更多的就業和生活機會。對於大灣區發展而言,香港的金融市場、專業服務、醫療、教育等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尤其是擁有港大、科大等優質教育資源,香港要利用這些優勢為大灣區輸送人才,優勢互補。」

  「放眼世界,香港的發展空間很大,但也正是如此,現在年輕人面臨的問題複雜得多,資訊的高速流通、信息的更新變化讓年輕人辛苦很多,要給予他們一個發聲的『出口』,我們老一輩人也有責任去做青年人的工作,讓『獅子山精神』在新時代重新煥發光彩。」

 

  香港商報記者 趙敘言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