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收養136個孤兒 創辦中國第一所免費女子中學 中國最美村教張桂梅御病興教

2019-11-27
来源:香港商报

  張桂梅

   她,無兒無女,無家無業,卻在18年間收養了136個孤兒,並把當中大部人培養成國家有用的人才;她,把畢生的工資、獎金及社會捐助全部投入到當地的教育事業,憑着自己的堅定信念和不懈努力,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中學。這所高中,連續9年高考綜合上線率保持在100%。

  她就是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62歲的張桂梅身患多種疾病,目前查出的就有14種之多,包括5處腫瘤。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骨瘦如柴,說話都要靠攢力氣的弱小女子,卻憑着自己執着的理想信念,獻身西南貧困山區,獻身祖國的教育事業,數十年如一日,砥礪前行,不忘初心。「我沒有時間樂觀,也沒有時間想起自己的疼痛。」張桂梅平靜地說。文/張興明 劉楊廣慶

  一切為了孩子

  「媽媽,媽媽!」走進華坪縣兒童之家,4個孩子立刻衝到張桂梅身邊,親切地叫着。幾個孩子最大的有11歲,最小的才3歲,都是失去雙親的孤兒。說起這些孩子,張桂梅稱那就是個「悲慘世界」,出於無盡的悲憫和信念,張桂梅表示即使竭盡全力,也要把他們養大成人:「不知道還能活多久?不管了,我活一天,就要好好地照顧他們一天!」

  張桂梅原是黑龍江牡丹江人。1975年底,張桂梅初中畢業隨姐姐從東北牡丹江來到雲南中甸林業局支邊。她先後在林場、黨校任團支部書記、政治教員,又到局機關當文書、團支書、婦女主任。1983年調到子弟學校當中學教師後,她就深深地愛上了「釋道、解惑」這一神聖的工作。但是,在教學實踐中,自己的學問與當好一名稱職教師距離不小。1988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麗江教育學院中文系。三年緊張、快樂的學生生活,不僅使她在學識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 一位英俊的白族小夥子。1990年,一對戀人在大理市喜洲一中喜結良緣,開始了美滿的婚後生活。

  課堂上的張桂梅

  1995年因丈夫胃癌去世,為了避開那個傷心的地方,1996年她從大理喜洲調動到華坪中心中學任教。在華坪這片土地上,父老鄉親和學生們樂觀、向上的精神感染了她,撫慰了她蒼涼悲催的內心。

  她說,當我走進他們的世界,才發現自己的渺小和脆弱。有的孩子為了讀書,竟然放棄了和父親見最後一面,強忍着悲痛坐在教室裏,去完成他們的學業和人生的理想;有的山區來的孩子,因為家裏窮,就只打飯吃,不吃菜;有的學生的早點是用熱水瓶泡出來的,他們頭一天晚上就要把米放進去;有的交不起書費,交來的錢都是一毛兩毛的,堆到一起也不到幾十塊錢——他們的父輩沒有怨天怨地,就這樣默默地、勤勞地耕耘着,都希望通過知識改變下一代的命運,相信奮鬥能改變未來。這,燃起了張桂梅想幫幫他們的強烈願望,去踐行自己的諾言:「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

  1997年4月,剛剛從悲痛中緩過來的張桂梅,被查出患上了腫瘤,腹腔迅速膨脹,疼痛難忍,但是承擔着4個畢業班教學工作的她,把診斷書鎖進抽屜,一邊一把把吃着止痛藥,一邊給學生加大複習量,一直堅持到把學生送進中考考場,才向領導說明情況,住進了昆明的一家醫院進行手術治療,切除的腫瘤重達2公斤多。

  在做完腫瘤切除手術後的第24天,張桂梅又主動要求調到民族中學工作,她又站在了講台上。但是沒過多久,由於過度勞累,病情復發,再次復發的腫瘤長得特別快,經常讓張桂梅疼得大汗淋灕。領導、同事、學生多次勸她住院治療,她不肯。她說:「我的事業是教書,我的希望是學生,不把他們送出學校我是不會先走的。」那段時間,她的工作量達到了極限,每天工作10多小時,更不存在星期六、星期天,多次在課堂上暈倒,被送進醫院搶救,但是,不論疾病的折磨多麼痛苦,她都憑着堅強的意志,堅守在三尺講台上。

  1998年7月,當把又一批學生送進中考考場,張桂梅才去做了第二次手術。幾年來,病魔從未一刻離開過她,疼痛常常讓她坐立不安,夜不能寐,現在病症已轉移到肺部,醫院診斷為「腫瘤並發轉移」。疼得受不了時,她就吃把止痛藥;吐血、便血了,就吃些止血藥。她就以這樣的方式對付着病魔。每天,當太陽升起的時侯,張桂梅就開始了忙忙碌碌的一天,病魔全被拋在腦後,「我要通過頑強的抗爭,讓病魔從我身上溜掉」。

  孩子共同的媽媽

 

  兒童福利院的孩子迎接「媽媽」 回家

  「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勞模、全國十大女傑、中國最美鄉村教師等40多個榮譽集聚一身,但她自己卻什麼都沒有,沒有家、沒有房、沒有車、沒有孩子,兒童福利院和女子高中被她當作自己的家,每一個孩子她都視為己出,用心輔導教育、陪伴。」與張桂梅共事10年的女高辦公室主任張曉峰說。

  2001年,張桂梅義務兼任兒童福利院的院長,兒童福利院一開始收養了36個孩子。她成了眾多孩子的「媽媽」。從那時候起,每天從民族中學下課後,張桂梅就回到兒童福利院忙裏忙外,照顧每一個孩子,教他們讀書識字,陪伴他們,一年365天,從未間斷過。沒有兒女的她,把所有的母愛都給了兒童福利院的孩子。

  張慧華2002年被送到華坪兒童福利院,初三畢業分數達到麗江一中錄取標準,最初聽從張桂梅的意見選擇了花銷相對較少的華坪一中,張桂梅為了不讓孩子失落,毅然讓張慧華選擇到麗江一中就讀。高三寒假結束返校時,張桂梅叫住了張慧華說:「我送送你吧,6月份就參加高考了,去了要好好讀書,爭取考個一本學校。」當時張慧華假裝很有底氣的回答:「沒問題,我肯定能考一個一本大學。」當時,高中有點鬆懈的張慧華腦海不斷浮現媽媽去客運站送別揮手的畫面,抱着不願讓媽媽失望的念頭,在最後3個多月的時間裏,他每天看書到凌晨一兩點鐘,最終以超一本線29分考上華中農業大學。

  目前,華坪縣兒童福利院先後收養了136個孩子,其中50多個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張桂梅自豪地說,福利院出去的孩子現在有當了警察的,有醫生,有教師,有在企業上班的,有考上公務員的,甚至有孩子到了國外做企業的高管。

  讓山區孩子能讀上書

  十多年前,張桂梅見過一個10多歲的小女孩手握鐮刀,旁邊放着一個籮筐,望着遠方發呆。她問女孩:「怎麼了?」女孩哭着說:「我想讀書,但是家裏沒錢,給我訂婚了,要讓我嫁人。」聽了女孩的話,張桂梅心如刀絞,與女孩父母溝通:「你們只要把孩子交給我就行,學費、生活費都不用你們承擔。」「不行,彩禮錢我們收了,再說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嘛?」張桂梅努力勸說並沒打動孩子的父母,這事兒成了她的心病。此後她萌生了創辦女子學校的想法,她覺得應該給山裏的窮孩子一個讀書的機會,讓山裏的女孩子都能免費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質母親、低素質孩兒」的惡性循環中。

  為了籌集辦學資金,張桂梅四處募捐,受過冷嘲熱諷,還被人吐過唾沫,被誤認為是騙子。有一次,她去企業募捐,人家放狗追她。籌集資金建學校的過程中,張桂梅常常委屈地哭,但哭完了又繼續咬牙堅持。

  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學生刻苦學習

  2008年9月1日,在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支持下,社會各界紛紛慷慨解囊,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正式開學。第一批3個班100名學生全部來自山區貧困家庭。她們在這裏讀書,只用交點伙食費,有的甚至還補貼生活費。

  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

  學校創辦初期,各方面都很艱難,整個學校只有一棟教學樓,沒有食堂、廁所,學生和女教師擠在教室裏睡覺,男教師睡在樓梯間。由於學校的院壩沒有硬化,風一吹,整個校園滿是灰塵,張桂梅帶頭和老師打掃教室和操場。

  早起蒙着臉打掃學校,休息時間嚴重不足,第一批招進來的15個老師走了一半。哪門課缺了任課老師,她就頂上去,有時候一天要給學生上好幾節課。老師一走,學生也待不住了。看?學校快要辦不下去,張桂梅只好一個人跑到旗杆底下哭。

  天無絕人之路,整理檔案的時候,她突然發現,留下來的8名教師裏面,有6個是黨員。這讓張桂梅眼前一亮。有黨員在,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她提出了「革命傳統立校 紅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開創了「黨員一律佩戴黨徽上班、每周重溫一次入黨誓詞、每周唱一支革命經典歌曲、每周一次理論學習、每周觀看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並寫觀後感交流」。張曉峰說:「黨員帶頭拚命幹,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黨員衝鋒在前,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黨徽在閃爍,黨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增強了,華坪女子高中,人心齊了,隊伍穩了,教職工的精氣神迸發出來了形成了『講奉獻、比幹勁人人爭做張桂梅』的熱潮。黨員也由最初的6名增至19名,黨員真正成為了學校的骨幹力量。」

  女高第一屆畢業生周雲麗,以一本的分數考入雲南師範大學,201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的她,通過招考考上了寧蒗縣一中數學教師崗位。正當她準備上崗時,聽說「女高」緊缺數學老師,知恩圖報的她義無反顧地放棄「正式編制」,回到女高擔任代課教師。

  與周雲麗一樣,家庭貧困的陳法羽也是女高畢業的學生,在紅色教育的熏陶下陳法羽堅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工作之後,她將第一個月的工資全部寄給了學校,之後還堅持從每月的工資裏拿出500元錢資助在校的貧困學妹。她說:「是女高,改變了我的人生,是張老師讓我懂得了奉獻和感恩,我要將張桂梅精神傳遞下去。」

  女子高中建校11年來,在張桂梅老師的帶領下創造的一個又一個的奇跡,連續9年高考綜合上線率達100%,綜合排名始終保持全市第一名,1645名貧困女孩在這裏放飛了夢想、走進了大學。

  家訪十一年行程十一萬公里

  每到假期,張桂梅都會堅持到邊遠山區貧困學生家裏進行家訪,在多年的家訪中都是路上饅頭加礦泉水,從沒在學生家裏吃過一頓飯。張桂梅說:「家訪是深入學生家庭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不是去添麻煩、增加負擔的。我們的學生都是來自山區,邊遠、偏僻、交通不便的地區,如果讓家長來學校開家長會,來回三四天,加上食宿,既耽誤他們勞作,又會增加很大的經濟負擔,我們去家訪就是幫?他們能節省一點是一點。」

  有一年家訪,第一天出發沒多久,就下起了大雨。去最後一家時,車子根本進不去,走路需要一個小時,還要淌過兩條河。大家都勸她說別去了,但她堅持要去。過河時要背她,她不讓,結果她摔了一跤,問她摔傷沒有,她說沒事。第二天,大家發現她一直捂着肋部,問她怎麼了,她卻揮揮手說:「也不知道今天怎麼了,這裏一直疼,不要緊。」直到第三天家訪完,帶她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她身體右邊第七、第八根肋骨斷裂,肺部感染,心臟也出現了問題。這突如其來的結果,讓大家感到震驚——難以想象一位身患重症、骨質疏鬆的老人,是如何挨過那些巨大的疼痛,是什麼信念,支撐着她走進每個孩子的家?

  從2008年到2019年,張桂梅十一年時間共家訪了1345戶,行程109786公里!

[责任编辑:郭玉桔]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