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电影陪我们度过2010年代

2020-01-08
来源:香港商报网

  摘要: 或许正是因为这么多好电影,这个即将过去的2010年代被拉得很长很长,显得格外难忘。

图片来源@unsplash

  图片来源@unsplash

  2010年伊始,全国各地突然有一大批影迷,冒着严寒驱车或者搭乘火车、飞机奔赴东莞,参加一场特殊的“朝圣”——东莞万达影城华南MALL店,拥有当时全亚洲地区最大的IMAX银幕,在内地IMAX影厅屈指可数的年代,这家影城被很多影迷视作是观看《阿凡达》的“最佳选择”。

中国电影这十年:烂片死去,英雄老矣

  《阿凡达》国内最终收获13.4亿票房

  据媒体报道,当时每天早上都会有大批市民、影迷到华南MALL店门口排队等候购票,黄牛票一度被炒到了七八百乃至上千元,疯狂程度完全不亚于今年的《复仇者联盟4》。而为了方便全国各地观众,一些资深影迷还在网上做起了“观影地图”,分析各个地区品质比较好的影院。

  这番火爆,大大超出了许多从业者的想象。

  由于彼时内地元旦档、春节档相对冷清,所以很多人起初并不看好该片。“没想到点映后电影一下子火了。我记得当时天津站旁边有个影城在三楼,排队买票的人一路排到了一楼。”一位资深影投管理者告诉毒眸,《阿凡达》的横空出世给冷清的1月影市添了一把火。

  那年我正在南方的一座小城念初中,市里仅有三四家电影院,不少影厅的设备还极其简陋。以至于环境较好的影院,随随便便一张3D电影票就涨到了七八十元或上百元,对生活费有限的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价。于是我就这么遗憾地错过了这场盛会,进而错过了“见证历史”的机会。

中国电影这十年:烂片死去,英雄老矣

  网友晒出的《阿凡达》电影票

  彼时的我自然不会想到,《阿凡达》不仅点燃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它还撬动了历史。

  《阿凡达》是整个2010年代,在内地上映的第一部好莱坞大片,也是过去十年里最先掀起全民观影热的一部影片。以此为节点,内地市场迎来了电影基础设施的快速增长期,购票的方式、营销的思路被极大“改造”,春节档得到了充分激活、成为了内地影市最重要的“动力源”。

  受到这些变化影响,之后的十年里,进电影院观影逐渐从一种相对小众的娱乐方式衍变为了全民娱乐,中国也超过北美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而我则因此成为了电影爱好者与电影产业记者,从各个角度见证了中国电影的“黄金十年”。

  十年前的冬天,《阿凡达》就像一只蝴蝶,煽动了它的翅膀。

  一

  《阿凡达》给中国电影带来了许多改变,其中之一便是基础建设。

  作为一部史诗级的电影,《阿凡达》在全球范围内80%的票房(超过22亿美元)来自3D银幕,很多观众走进电影院的目的,就是想一睹更立体、真实的视觉影像。然而彼时内地的影市基础设施,并没有办法满足大批观众的观影需求。

  2010年1月6日下午4时30分,当近500名影迷兴奋地涌入东莞万达华南MALL店时,却被告知设备出现了故障。由于现场有很多人耗费了数个小时才抵达东莞,因此突如其来的事故瞬间点燃了他们的怒火。在观众与影院僵持了近4小时,影院经理两度下跪、保证全额退票并加200元路费补偿后,才勉强平息众怒。

  除了放映质量问题,更重要的是数量堪忧。截至到2009年底,中国内地不过只有640多块3D银幕,和大众的观影热情根本不匹配。因此在《阿凡达》上映后的一个月内,内地又多出了330块3D银幕,并由此加速了内地影院数字化改造的进程和新影院的建设。

  到了2010年1月底,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则将相关建设的迫切性大大拔高,提出“2009年至2012年基本完成地级市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完成部分县级市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2013年至2015年基本完成县级市和有条件县城的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

中国电影这十年:烂片死去,英雄老矣

  《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

  自这一时期开始,中国内地的银幕和影院数便有了指数级增长。2009年,全国的银幕总数仅有不到5000块,但到了2012年时这一数字便接近1.5万、2015年时超过了3.1万。拓普智库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正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银幕数最多的国家,2018年年底时(近6万块)已经比美国多出了2万块银幕。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过去几年银幕和影院的过快增长,其实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资本的不理性和行业不成熟的影响,而后也带来了诸多行业乱象和隐患,但不可否认的是,影院的建设让更多人有了接触大银幕的机会,也为中国电影产业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变化,从2010年起就已经有所显现。这一年,全国的观影人次达到了2.85亿,同比上涨了35%,而因为票价也有所上涨,因此内地总票房也首次突破100亿,同比增幅超过了40%——其中《阿凡达》一部电影就斩获了13.28亿、票房占比超过13%,成为内地票房冠军。

  除了《阿凡达》,2010年里很多好莱坞电影同样大放异彩。《盗梦空间》卖到了4.6亿,成为了当年的话题电影,诺兰自此成为了很多内地文青的心头好;一帮老打星拍的《敢死队》卖了2.19亿,从那之后批片便在中国成了一个热门生意,批片价格也迅速在此后的短短几年间翻了好几十倍;《钢铁侠2》也卖到了2亿元、成了新闻,而当今年钢铁侠谢幕时,《复仇者联盟4》一天的票房就超过了2亿……

中国电影这十年:烂片死去,英雄老矣

  “钢铁侠”是如今影响力最大的超英之一

  对于国产片来说,这一年的荣光依然属于老一辈的创作者们:姜文的《让子弹飞》票房6.61亿,这是他迄今为止传播度最广的电影;《让子弹飞》的男主之一葛优也在这一年三开花,还出演了陈凯歌的《赵氏孤儿》(1.91亿)和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4.81亿);冯小刚成了当之无愧的年度最大赢家,他的另一部作品《唐山大地震》卖了6.73亿,是年度华语片冠军——但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斩获这一殊荣。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票房达到9000万的《叶问》,续作《叶问2:宗师传奇》在2010年则卖到了2.34亿,“叶问”这个IP正式打响,而这样的成绩几乎是港式武打片最后的荣光了——在内地电影越来越火的这些年里,武打片已和整个香港电影一起走向沉寂。当这个黄金十年即将完结时,《叶问4》也上演了告别之作,还因为某些原因在改档上闹了乌龙,更叫人为这场落幕唏嘘。

  2010年唯一不那么顺遂的老牌导演,或许要数国师张艺谋了。多年来,他首次在票房上栽了大跟头,《山楂树之恋》票房仅有1.43亿、在当年排名第16。这部作品被很多人所记住,是因为捧红了周冬雨。她不仅是首位90后“谋女郎”,还在几年后成了首位90后金马影后,历史的更替大概从这时就已经开始了。

中国电影这十年:烂片死去,英雄老矣

  《山楂树之恋》

  不过风水轮流转,一年之后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以6.09亿的票房成绩,成为了2011年华语片冠军(年度冠军是10.81亿的《变形金刚3》)。但和一年前的冯小刚一样,自那之后张艺谋在票房排名上再也没有达到过这样的高度,而《金陵十三钗》的女主倪妮,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位被张艺谋电影捧红的“谋女郎”。

  《金陵十三钗》之外,2011年的国产片总体表现有些不温不火,没有太多现象级的爆款出现。不过这年的一匹黑马,却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靠着光棍节营销战略,小成本爱情片《失恋33天》卖到了3.57亿,是当年成绩第四好的国产电影。往后几年,爱情轻喜剧都是市场上颇受关注的一个类型。

  而要说到《失恋33天》对中国电影最大的贡献,大概是让整个行业看到了营销的力量。有某营销公司的老板曾告诉毒眸,《失恋33天》的“以小博大”,彻底颠覆了行业对于营销的认知、让很多片方开始重视起其效用:“一直等到《失恋33天》的出现,才算是给行业做了一个好的示范,光吆喝没用,得选择对的方法。”

  中国电影的大营销时代,就这么开始了。

  二

  2012年,国产片和进口片当中,各有一部划时代的电影诞生。

  在经历了四年多的铺垫后,漫威推出了“漫威电影宇宙”的首部阶段性作品《复仇者联盟》,成为了当年全球电影产业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该片在中国内地卖了5.68亿元,不算多夸张的成绩,但却让“复仇者”的概念为更多路人所知晓,进而为该IP日后一系列令人震撼的票房纪录做好了铺垫。

  国产片的“新时代”,则是由《人再囧途之泰囧》开启的。当年的《人在囧途》以小博大成为了黑马,主演徐峥在自己的处女作上巧用了该片的热度,在好口碑和贺岁档的助力下,带动了近4000万观影人次,并最终以12.67亿的成绩带动华语电影走进10亿+的时代。

  凭借该片,徐峥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年度票房冠军的70后导演,打破了2002年以来第五代们对于票房冠军的“垄断”。但《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意义,绝不是徐峥本人以及这个IP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它又一次极大地激活了内地的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这十年:烂片死去,英雄老矣

  《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21天后总票房累计破10亿

  当年《阿凡达》上映的时候,由于票价、设备限制、进口片下沉难度大等问题,实际所覆盖到的观影人群其实有限,而《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大热则切切实实带动了很多非活跃观影人群,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乐趣。

  该片的票房突破12亿元大关后,《人再囧途之泰囧》的主演之一黄渤曾和徐峥调侃道:“你一下子把自己放到了人生顶端,以后每段都是下坡路了。”徐峥倒也不以为然,笑着回应道:“这个纪录很快会被人打破,你信不信?”

  纪录当然没有那么快被打破,但新的势力已经在不断涌现。次年,单片成绩最好的内地导演,是另一位演员转型做导演的赵薇,她在北电的研究生毕业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斩获了7.18亿元,助她成为彼时中国影史上单片成绩最好的女导演。

中国电影这十年:烂片死去,英雄老矣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斩获7.18亿元票房

  同一年,还有一位跨界导演格外引人注意,那就是小说作家郭敬明。他的两部《小时代》累计卖到了近8亿元,是当年受争议最大的作品(还有另一部名垂青史的烂片《富春山居图》),也让郭敬明继抄袭风波后再次被置于风口浪尖。这样一个并不出彩的系列能在当年大卖,侧面说明了内地电影市场的观众正在迭代,年轻观众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一场行业的变革正蓄势待发。

  而引爆这场变革的“导火线”,其实在《阿凡达》上映时就已经接好了。由于当年《阿凡达》一票难求,所以很多观众大老远地跑到电影院后才发现票已售罄。当时网上常常有人发帖求助:怎么才能买到《阿凡达》的电影票?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叫做“格瓦拉”的平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通过格瓦拉,观众可以实现线上购票、选座,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此前观众买电影票时的诸多麻烦。格瓦拉就此一炮而红,也正式开启了线上票务时代。

中国电影这十年:烂片死去,英雄老矣

  随后几年,美团、糯米等团购平台进入高速发展期,纷纷开始试水线上电影票团购业务,到2011年年底的时候,全年线上票务购票的票房占比已经接近10%。看到了市场前景的美团,于2012年将娱乐部门的在线电影票务业务摘了出来,从内部孵化出了一个新的平台——猫眼票务。

  猫眼上线之后,接连推出了过不少反响不错的活动,但让其名声大振、为更多用户所知晓,则要等到2014年的国庆档。这年十·一,猫眼和宁浩的新片《心花路放》合作,用预售9.3元的低价票吸引大批观众前往影院观影,在助推影片成为年度华语票房冠军的同时,还开启了内地电影市场的票补时代,正式打响了互联网带动电影营销的第一枪。

中国电影这十年:烂片死去,英雄老矣

  猫眼上9.3元的低价票补开启了内地电影市场的票补时代

  往后几年里,票补一直是整个影视行业的重要话题。据悉,2015年春节档影片《天将雄狮》上映的前3天,仅猫眼一家就为其补贴了5000万元,而后几年更是有“没1亿票补就别来春节档”的说法。

  尽管如今行业里对于票补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它切切实实带来了两大改变:首先是通过低价票,让更多的观众走进了电影院,让内地电影市场的发展更快了一步;其次则是让猫眼、淘票票两大平台深入到了产业链的中心环节,从而带动了猫眼娱乐和阿里影业走向产业腹地,成为了如今行业里举足轻重的力量,甚至推动了“游戏规则”的转变。

  从那之后,电影便和互联网走得越来越近。

  三

  2014年之前积蓄下的力量,在2015年喷薄而出。

  这一年,全年总票房达到了440亿的历史新高,同比增幅接近50%,全年观影人次也突破了12.6亿、是五年前的5倍之多。站在今天的视角上回望,这一年称得上是中国电影商业化大门打开以来,各项数据增长表现最好的一年,内地大盘缔造了无数的票房纪录,让人感觉充满希望。

  上半年时,大银幕上发挥最抢眼的电影主要来自好莱坞——4月,保罗·沃克遗作《速度与激情7》上映,情怀和IP的双加持下,催生了中国影史上首部票房20亿+电影(24.26亿),“速激”系列也接替《变形金刚》成了彼时最有影响力的海外IP;5月上映的《复仇者联盟2》斩获了14.21亿票房,漫威电影首次在内地突破10亿大关;6月的《侏罗纪世界》闷声发大财,同样收获了14.20亿票房。

中国电影这十年:烂片死去,英雄老矣

  《速度与激情7》

  然而当暑期档正式到来后,大银幕的话语权则开始彻底倾斜。时隔3年,《人再囧途之泰囧》的票房纪录终于被《捉妖记》打破,并且直接将华语片的最佳成绩提升至了24.39亿,翻了一倍。自此,20亿的票房对于华语片来说便不再是天文数字。

  除了《捉妖记》,这年暑期档还有一部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黑马,那就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从被嘲讽炒冷饭到强势逆袭,国产动画电影多年以来终于再度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而“国漫崛起”、“国产动画复兴”等话题也就此开始受人关注。但遗憾的是,直到今年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出现,中国观众才再一次因国产动画而疯狂地涌入电影院。

  2015年之所以叫人充满希望,也是因为业内新老公司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创造力。对很多老牌公司而言,这年称得上是大丰收的一年,老牌“民营五大”华谊、光线、博纳、乐视、万达都奉献了不少热门作品。当年年底上映的《寻龙诀》(总票房16.82亿),更是集合了万达、华谊、光线三家公司的力量,轻轻松松就刷新了内地公司主投电影的最好成绩。

  在这些老牌公司之外,也开始有越来越多新公司、新势力涌现。当年最叫人惊讶的新势力之一,是靠话剧起家的开心麻花。一部《夏洛特烦恼》以黑马之姿(14.4亿)闯入国庆档,让人们看到了这家新兴影视公司的潜力。虽然日后也曾有折戟,但直到今天开心麻花依旧是喜剧市场最有影响力的公司品牌。而该片主演沈腾,也顺势坐上了内地喜剧新领军人的位置。

  总得来说,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全面爆发是一次必然。2010年《阿凡达》加速了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失恋33天》强化了营销意识、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带动了增量人群、2014年《心花路放》激发了票补热情,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展、受众的成熟,诸多变革的结果最终共同铸就了这一年的辉煌

  影市的辉煌,也带来了资本的疯狂。这一年,文娱行业并购、跨界投资成了一门风潮,影院买卖溢价率10倍左右都算“低价”,很多影企的收购、交易溢价率上个班这股都在数十、数百以上。数据统计,2015年共发生了88起影视业的重组并购,涉及金额高达435亿,而文化传媒的上市公司在当年光是增发募资就达到865亿元——这些狂热自然给日后留下了隐患。

中国电影这十年:烂片死去,英雄老矣

  图源:21数据新闻实验室

  在那年的上影节上,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曾分享了他和马云见面时的一个细节:“我和马云见了两次,他跟我说,一般30亿元以下的投资项目,不需要我见投资对象,董事会就决定了,我见你就一个兴趣点,3000亿的电影市场怎么做?”那一刻,很多人对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的猜想是“无上限”。

  这股热情和希望,一直延续到了2016年春节档。

  当年《阿凡达》的火爆,除了拉动影院建设和线上票务,也在极大程度上激活了春节档。《阿凡达》之前,内地观众其实少有进影院观影的习惯,很多影院在年三十下午就会关门歇业。可当年《阿凡达》的火却烧到了春节,春节7天《阿凡达》共收获1亿票房,成为档期冠军的同时也带火了整个大盘。当年春节档票房骤升至3.39亿,同比增长120%,观影人次也达到了破纪录的855万。

  自此之后春节档看电影便逐渐成为了中国观众的一个“新民俗”,春节档的票房也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往上抬升。到了2016年春节档,在票补热的带动下,春节档票房猛升到了30.8亿,其中档期冠军、周星驰新作《美人鱼》更是最终收获33亿,成为了历史上第一部30亿+的电影——往后春节档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一年当中内地市场最重要的档期。

中国电影这十年:烂片死去,英雄老矣

  然而就当人们以为2016年中国电影会继续向前大步迈进时,大盘表现却在春节之后急转直下。

  拓普智库数据显示,从4月份开始,2016年剩下的9个月里有7个月的票房同比出现了下滑,其中包含了暑期档的7月和国庆档的10月均下滑了18%以上。而最终2016年全年的票房也仅有455亿、惊险破纪录,连续数年保持高增长的内地影市,突然就来了个急刹车。

  急刹车的原因很好理解,在经历了2015年的狂欢后,2016年电影市场在内容供给上并没有跟上。单就影片口碑而言,2016年暑期档、国庆档影片的表现均不甚理想,暑期档票房冠军是豆瓣评分仅有4.7分的《盗墓笔记》,而国庆档的种子影片《爵迹》《王牌逗王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评分也都不理想。

  凭借《小时代》在骂声中越战越勇的郭敬明,这年第一次碰了壁,成本颇高的《爵迹》只卖了3.82亿。国庆档的冠军最终归属于一部不被人看好的主旋律电影《湄公河行动》,靠着过硬的口碑,该片一路逆袭并最后收获了11.88亿——这部影片的成功,也让博纳坚定了新类型主旋律的创作思路。

  2016年的低迷与《湄公河行动》的逆势翻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对比之后一些新的思考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基础设施、营销票补拉动观影需求的时代是否已经即将成为历史,大IP、大明星做主要卖点的方法是否也即将失效,中国电影想要更进一步,该上哪去寻找新推动力?

  四

  就票房数据来看,至少到2017年上半年,行业里还存着在一些迷茫。

  春节档之后,每月内地票房榜靠前的位置几乎都被进口大片所牢牢霸占。4月份的票房同比上涨了57%,《速度与激情8》成为了最大的功臣,单月收获24.91亿的票房成绩(最终26.71亿),刷新了进口片在华票房纪录。在进口大片的挤压下,国产影片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当年端午档成绩最好的华语片《荡寇风云》票房占比只有4%,华语片生存压力还成了话题、上了新闻。

  但这并不代表中国观众迷信海外大片。实际上,这一年上半年里也并非所有大片都过得顺遂。冲着破纪录去的《变形金刚5》,因为口碑大崩盘最后只收获了15.44亿,看似不低的票房其实比前作少了4亿;《银河护卫队2》原本也是冲着10亿+去的,结果只卖了6.89亿,不是影片本身不够好,而是因为同期出了部谁也没想到的黑马——口碑炸裂的《摔跤吧!爸爸》(12.98亿)。

  其实到这时候为止,所谓“答案”已经很明晰了。经过了多年的市场培养,中国观众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变形金刚5》这样的超级IP由于质量不佳会被越来越多人所排斥,而《摔跤吧!爸爸》这样的小众电影也能因口碑而在各路好莱坞大片中称王。

  口碑为王,这就是新推动力,这就是影视行业需要的那个“答案”。

  到了暑期,《战狼2》的横空出世便充分验证了这一结论。如果只看豆瓣评分,7.1分的《战狼2》算不得口碑大爆,但重要的其实是“社交口碑”。借由微博、朋友圈,《战狼2》的受众认知度、路人好感迅速扩散,加之爱国热情所带来的感染力,该片成功吸引到大批中老年观众进入影院,引发全民观影狂潮——1.6亿的观影人次,最终创造了56.85亿的票房神话,也给原本低迷的国产片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继《阿凡达》《人再囧途之泰囧》后,《战狼2》完成了对电影市场的再一次深度激活。暑期档往后的几个月里,内地大盘也一路高走,并且又接连涌现了《寻梦环游记》《芳华》等,“全家上阵观影”的影片。2017年收官时,全年总票房成功突破558.8亿,很多人心里头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经过2017年一整年的洗礼,“口碑”已然成为了电影行业里最重要的制胜之道。

  2018年春节档,映前热度最高的《捉妖记2》受限于口碑危机,很快单日票房就被口碑、热度兼具的《唐人街探案2》反超;而到了整个档期结束时,笑到最后的则是口碑最好的《红海行动》;至于这一年的暑期档、国庆档,更是没有一部口碑不佳的烂片,能够取得理想的票房。

  口碑致胜的时代,对于观众和用心做内容的人来说自然是好事情,可问题是行业是否做好了准备?往前几年,由于内地影市发展过快,一部电影往往只要凑齐了“明星+IP”就能卖出不错的票房。但这种泡沫式的繁荣,也导致了彼时行业的浮躁和诸多不理性,而当观众不看噱头看质量时,危机便也随之而来。

  “寒冬”,是2018年影视行业的关键词。

  一方面内地电影市场票房再创新高、突破了600亿,有大批爆款出现,可另一方面内地影企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现金压力、政策调整、股价暴跌、商誉暴雷等问题,大小影视公司都开始陷入到困境当中,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出现控股股东爆仓、终止上市等问题。而这种情况到今年已然严峻,此前有新闻报道称2019年共有近1900家影视公司关停。

  有人说觉得是崔永元的曝光是危机的根源,但其实整个行业早已是沉疴遍地,而阴阳合同事件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以说过去七八年里,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很大程度上乘了人口红利的“东风”,如今观众越来越成熟,中国电影也必须尽快进入下一个阶段。

  五

  2019年的上半年,并没有那么顺利。

  尽管春节档期间,《流浪地球》让行业看到了中国科幻的力量,而后的《复仇者联盟4》又将漫威十年的布局转化为了42亿票房,可由于头部影片之外腰部影片的缺失,更多时间里影院的生意仍不好做。整个上半年结束的时候,内地总观影人次同比减少了1亿。

  后面的故事,大家已然是耳熟能详了。暑期档里,《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救市,在许多影片撤档的情况下成功挽救了大盘;等到了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两部主旋律电影,又再度掀起了全民观影热,一个10月过后2019年的观影人次终于追平了去年同期;而到了岁末,各种中腰部影片持续发力,则在此一次帮助电影市场成功“过关”,如今每一天都在创造着新的纪录。

  但是如果细细回顾这几年中国电影行业的变迁,会发现今年无论是国产科幻、国产动画崛起,还是各类纪录被不断打破,都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性的缺陷——怎么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怎么保证行业的稳定发展、怎么和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抢夺观众,都是行业急需去思考的问题。

  工业化体系的构建需要时间,但是观众已经不会在这个过程中留在原地耐心等待了。

  “更迭”,这是作为电影观众或者行业观察者的我,最近一两年里感触最深的一个词。从去年国庆档张艺谋的《影》反响平平,到今年春节沈腾等新一代喜剧明星完胜周星驰、郭帆逆袭称王,再到成龙、冯小刚等老一辈票房保障,屡屡在票房上碰壁,行业的物是人非常常叫人唏嘘不已。

  最近几天,《只有芸知道》的票房终于突破了1亿元,这样的成绩甚至比不上一些超级大片工作日单日的票房。十几年前在票房市场无往不利的冯小刚为此发了条微博,回忆起当年《天下无贼》破亿时主创团队庆功时的画面。“时至今日,天翻地覆”,连冯小刚自己也“不禁感慨,英雄老矣”。

  不久前,毒眸联合灯塔发布的《2019中国电影市场用户观影报告》显示,2019年新增购票用户中,19岁以下及20-24岁用户占比分别达到了18%和24%,是最主要的新增人群。与此同时,24岁以下用户在整体购票用户中的占比也达到了37%,是占比最高的观影人群。年轻人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观影主力”,怎么去满足从小在各种大片里耳濡目染的Z世代的喜好、和他们对话,而今显得格外重要。

  这是个挑战,是种烦恼,但也是“幸福的烦恼”。

  比起十年前,中国观众好不容易碰上一部《阿凡达》,还得大冬天地去影院门口排队、在陈旧的电影院里观影,今天中国观众有太多可选择的内容,也拥有了表达的权利——《上海堡垒》这样的影片,甚至没法在电影院里撑过半天,我们似乎有理由相信,未来行业会因为观众的成熟而变得更好。

  叫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切如果追根溯源,很多变化的源头居然都牵扯到了十年前的《阿凡达》——星星之火,果真可以燎原。而这也不禁让人对下一个十年里,电影行业可能出现的变化、正在被酝酿的惊喜,充满了更多期待。

  有意思的是,2019年最后一部大体量的进口片,同时也是整个2010年代最后的进口大片的,是另一个史诗级IP《星球大战》“天行者传奇”系列的终章《星球大战9》,这是《阿凡达》《复仇者联盟》问世之前全世界最卖座的科幻电影IP,而它的上映也似乎在和10年前的《阿凡达》遥相呼应。

  不过《星球大战9》没能像《阿凡达》和《复仇者联盟4》一样大卖,除了口碑不佳,更是因为这个IP的影响力。《星球大战》诞生的1977年,中国电影市场还是一片“封闭”,“星战前传”开始放映的1999年里,中国电影商业化才刚刚起步、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个系列将要上映。因此比起从头开始培养观众的“复联”,“星战”对于多数中国观众而言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没有情感链接的IP。

  如同当年没条件去一睹《阿凡达》的我一样,因为行业不发达、产业基础不牢固、观影意识和习惯没有被培养起来等诸多原因,很多观众遗憾地错过了太多的史诗、太多的精彩。可好在到了今天,类似的“遗憾”正变得越来越少(当然因为种种原因还存在),好电影也终究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杨德昌的代表作《一一》里有这么一句话:“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是电影的出现,让我们有机会去经历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有机会和有相似情感共鸣的人共呼吸,有机会去拓展自己思维和视野的边界,有机会用另一种方式标记生活。而也或许正是因为这么多好电影,这个即将过去的2010年代被拉得很长很长,显得格外难忘。

  感谢电影,陪我们度过整个2010年代。(文/毒眸)

  参考资料:

  1.《2010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来源:《当代电影》 刘汉文

  2.《我国影院数字化十年: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挑战》来源:《当代电影》 刘藩

  3.《2010-2016春节档研究报告:从3.4亿到30亿,透视产业奇迹背后的洪荒之力缘何而来》 来源:陈昌业

[责任编辑:董岳昕]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