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灣 延續千年商都 文化底蘊和商業根脈

2020-01-2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這裏曾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大門,也是世界透視中國的南風窗;這裏曾見證了世界級非遺——「粵劇」的輝煌;城市更新示範區——永慶坊更是廣州這座千年商都「老城市,新活力」有機更新的標杆……廣州荔灣區,正在上演嶺南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與根脈延續的傳奇。

  18日下午,參加「品鑒嶺南」作家採風團的作家們來到廣州荔灣區,看磚雕彩繪、雕樑畫棟中蘊藏的廣州百年文脈;參觀永慶坊,在騎樓古巷舊時光中感受嶺南風格,老廣古韻; 參觀粵劇藝術博物館和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一路走下來,作家們被廣州中西融合文化深深震撼,也對廣州對老城區、老街區微改造,讓其煥發新的活力印象深刻。

  徐紅、黃裕勇

十三行博物馆前合影

  在永慶坊看城市有機更新的標杆

  在超過80年歷史的廣州市老騎樓街恩寧路上,永慶坊正在進行?舊城活化的創新探索。「品鑒嶺南」作家採風團一行走進微改造後的永慶坊,近距離觸摸這裏的保有的老舊建築,驚歎舊城人居環境的提升,驚歎於這裏在延續傳統文化之餘,結合原有文化基調和居民需求,注入新的業態,感受這裏老城區煥發的新活力。

粤剧博物馆

  在行程中,作家們了解到,在改善舊城人居環境方面,永慶坊做出了實實在在的探索。在萬科實施微改造之前,永慶坊這條超過80年的老街已是危房林立。43棟徵而未拆的房屋中,有30棟為「嚴重損壞」,有的已經倒塌。眾多建成已超過80年的老房子、「大拆大建」爛尾10年後老街坊生活上的不便,都令人頭疼不已。

  在當下,文化傳承、舊城人居環境改善、社會力量參與是國家舊城改造的重點關注領域。荔灣區在永慶坊探索出了「黨委統領、政府主導、企業承辦、社會參與」的舊城微改造模式,通過公開招商引入萬科集團建設及運營此項目,萬科作為社會力量參與其中,有15年經營權,期滿後交回給區政府。

  永慶坊內近代名人故居眾多,有「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故居、一代武魁李小龍祖居、清朝探花李文田的書齋泰華樓。這些名人留下的生活痕跡和故事,為永慶坊賦予了豐富、厚重的內涵,李小龍祖居的盤活成為經典。

永庆坊改造是旧城活化的创新探索,打造城市有机更新的标杆。

  祖居的修繕工作重點圍繞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構件搶險排危,修補加固,對腐朽、殘缺的木架構重修,對加建、復建等破壞傳統風貌的部分進行整治,大廳裏的雕花屏風間隔,就是根據原型重新手工打造而成。

  李小龍祖居還融合了更多現代科技手段來提升參觀者的感觀體驗。參觀者甚至可以與李小龍來一次「隔空交流」。「武學天才」展廳內的3D全息投影動態,將李小龍的一招一式悉數還原。這些動作是通過專業設備,捕捉李小龍模仿演員的表演,再結合李小龍電影中的動作進行微調,最終達到接近李小龍的完美效果。

  作為參與永慶坊微改造的社會力量,萬科負責項目的改造、建設和運營。在永慶坊一期,萬科引入眾創辦公和創意產業,目標為整合「新經濟產業、新生活服務、新青年居住、新文化體驗、新商業升級」五大城市業態。萬科以產業重構的方式導入創新產業,真正對老城注入活力,吸引年輕人在此停留,以破解老城區空心化困局。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恩寧路永慶坊時就指出:「文明傳承,根脈延續,十分重要!」習總書記還表示,「城市不能都是高樓大廈,也要有記憶、鄉愁等老的東西,要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作為廣州市致力打造的具有歷史文化傳承和當代都市生活融合的城市更新示範區,永慶坊微改造項目以「老城市,新活力」為核心,在保留傳統文化元素的同時,又成為了一個時代新商業的代表,新注入的新業態體現廣州這個千年商都的文化底蘊和商業根脈的延續,成為中國新時期城市有機更新的標杆、廣州嶺南文化對外交流的窗口。

  看「三雕一彩一繡」品荔灣非遺魅力

  在千百年的歷史變遷中,荔灣區形成了極具鮮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三雕一彩一繡」,(牙雕、玉雕、木雕、廣彩、廣繡)被譽為「西關五寶」,是嶺南地區傳統工藝文化的傑出代表;曲藝類項目——粵劇,更是荔灣非遺名單中的一大亮色。

  在永慶坊一期已開放區域,在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三雕一彩一繡」展覽館,作家們欣賞到廣東傳統手工技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如果說非遺代表?西關文化過去的輝煌,同時又與時代相呼應,那就是讓更多年輕人熱愛並傳承。

十三行博物馆陈列文物

  永慶坊三雕一彩一繡展廳以低償形式交由五位非遺傳承人共同經營,引入非遺和文創產品銷售,探索將生活熱點轉化為拉動區域經濟和非遺共同發展的場所。

  荔灣區非遺項目和傳承人數量居各區首位,約佔廣州市的三分之一,各項保護工作走在前列,奠定了荔灣非遺在廣州市的龍頭地位。目前,荔灣區目前共挖掘公布了非遺項目43個,認定非遺傳承人70名(國家級傳承人6位),今年新增區級項目7個,區級傳承人20名,省級非遺傳承基地4個,省示範性大師工作室5家,區級非遺傳承基地10個。粵曲項目獲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非遺源於生活,也需要融入時代,非遺不應在博物館中沉睡、隨時間遠去,而應融入生活、步入市場,「活」起來是非遺傳承保護的根基所在,荔灣區通過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市場資源參與到非遺的保護與傳承中,激活市場、盤活資源,增強非遺內在活力。

  粵劇文化「活地圖」

  在荔灣的非遺名單,粵劇無疑是一大亮色。走入粵劇文化地標——粵劇藝術博物館,了解粵劇過去的輝煌和今天的傳承。

  據介紹,永慶坊恩寧路是廣州粵劇名伶的聚居地,存在很多粵劇私夥局,以恩寧路為核心的西關區域,見證了粵劇的全盛時期。粵劇藝術博物館2016年6月9日對外開放。粵劇藝術博物館以保護、傳承、弘揚粵劇藝術為主旨,通過陳列展覽、舞台演出、文化交流、教育服務等方式,向公眾展示粵劇藝術的精髓和魅力。

  博物館總佔地面積1.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7萬平方米,沿荔枝灣涌三期分為南北兩岸,建築形製為嶺南園林風格的仿古建築群,以傳統建築工藝、技法與高標準材料相結合的「三雕二塑一嵌」(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嵌瓷)為裝飾亮點,其中南岸為基本陳列展廳、主題展廳、劇場和園林景區,北岸為粵劇藝術的傳承與保護等配套區域。

  基本陳列展廳面積1900平方米,設「南國紅豆,粵韻佳音」基本陳列,包含「源遠流長」「紅豆飄香」「紅船溢彩」「藝海揚帆」四個部分,通過展板展示、展品陳列、模型複製以及場景復原等多種手段以及體感互動、觸摸屏等多媒體形式集中展現粵劇的發展歷程、粵劇的藝術特色、粵劇的組織機構、粵劇在海內外的重要影響力。

  荔灣區現在正積極推進粵劇藝術博物館活化運營,在粵劇博物館中心設有大戲台,每周六上午有粵劇粵曲展演,動態展示粵劇藝術的特色。此外,荔灣區還引入社會力量運營,增加資源開展粵劇曲藝主題演出、文創產品開發銷售、公眾參與體驗服務、公益演出服務活動等項目,助推粵劇的保護與傳承。

  廣州十三行: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片

  珠水滔滔,南海浩淼。2000多年前,海上絲綢之路從廣州揚帆起航。要了解廣州商業文明的輝煌歷史,就不能不到廣州十三行故地,現在的廣州十三行博物館。

  從1757年至1842年,清代十三行是朝廷特許的唯一合法的中西貿易特區,成就了廣州歷史上一段令世人矚目的經濟、文化繁榮的時代,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立下了永不褪色的歷史豐碑。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建成於2016年,位於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上(現廣州文化公園),全程參與博物館的籌建全過程的荔灣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李黎對這裏如數家珍,為作家們娓娓道來。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是一座專題性歷史博物館,常設「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和「王恆、馮傑伉儷捐贈藏品展」,以大量珍貴的文獻史料和海內外遺存的文物,展示十三行的輝煌歷史。

  「為建設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荔灣區下了大決心,政府收回了這座每年有七八千萬元租金收入的建築,再投資1000萬歷時近三年建成。」李黎深有感觸的說,為了籌集博物館的展品,她們遠赴海外尋找能反映十三行歷史的展品,也與國內外相關博物館建立合作,就為了能夠展示十三行的輝煌歷史。因為清代十三行外銷的茶葉、絲綢、瓷器以及精美工藝品在歐美等地備受青睞,曾在西方掀起一股強勁的「中國風」。

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部长李黎(左一)陪同蒋子龙(中间)一行作家参观

  展現在作家們面前的博物館,館藏文物包括了:王恆、馮傑伉儷無償捐贈,也包括廣州彩瓷、通草畫、廣繡、象牙器、外銷扇、五常家具以及銀器、琺瑯器、玻璃畫、水彩畫、油畫、漆器等文物2400多件(套),涵蓋了清代廣州的主要外銷工藝品。「這裏的所有展品都來自藏家的無償捐贈。」李黎對此深表感激。

  廣州十三行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片。它曾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大門,世界透視中國的南風窗。十三行雖然退出了歷史舞台,其包含誠信務實、敢為人先、開拓進取、兼容並蓄的精神被廣州人傳承至今。

[责任编辑:董岳昕]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