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惠民及時雨 發展強心針

2020-02-27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在香港經濟進入「寒冬」之時,政府宣布推出大規模逆周期措施,涉及超過1200億元,涵蓋多項經濟支援舉措,以全力「撐企業、保就業、振經濟、紓民困」,當中包括向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1萬元,推出一系列寬減稅項措施,提供183億元支援中小企等,堪稱大魄力大手筆,總體而言起到應急扶危,穩定信心的作用,是惠民及時雨,發展強心針。雖然不免會造成赤字,但在特殊時期,需要「應使則使」,這是救經濟、紓民困的應有承擔,亦是幫助香港渡過難關的必要之舉。

  今次預算案採取了大規摸逆周期措施,既回應市民的期望,實現濟民紓困,也是盡量穩住經濟,避免持續向下沉淪的需要。香港現時經濟情況非常差,中美貿易摩擦,黑色暴力連番衝擊,年初又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經濟進入寒冬,預計年內香港經濟實質增長率將介乎-1.5%至0.5%之間。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政府採取刺激政策,推出紓困措施,避免中小企業出現大量結業、倒閉,防止失業人數進一步上升,解市民燃眉之急,保持整體社會的元氣,為經濟反彈到來打好基礎,是完全必要的。

  一系列支援企業和市民的措施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發放1萬港元,其他還涉及向綜援和高齡津貼等受助者發放額外1個月金額、寬減今年度100%的薪俸及個人入息課稅上限2萬元、寬免全年差餉每戶每季1500元、為DSE學生代繳考試費等。在「撐企業、保就業」方面,則推出特惠低息貸款;寬減利得稅,寬免非住宅物業差餉、商業登記費;向政府物業、土地的合資格租戶提供租金或費用寬免等措施。相關紓困措施針對性強,力度大,對不少正處水深火熱的中小企業,以及面臨極大經濟壓力的基層市民來說,可謂是一場「及時雨」,體現政府急民之所急的理念,政府亦通過多種方式對預算案相關措施進行宣傳,加強與市民的解釋溝通,有助市民了解情況,做法值得肯定。

  當然,多項紓困措施會給財政帶來巨大壓力,下年度的財赤將高達1391億元,創歷來最高赤字,令人擔心會否影響到香港的長期發展。但要看到的是,香港處於極為困難時期,政府累積超過1.1萬億元的財政儲備,所謂積穀防饑,此時不用更待何時,而且破千億的赤字中,絕大部分都是一次性紓緩措施,並非經常性開支,是特殊時期的特事特辦,不會對長遠財政壓力造成太大影響。此外,根據經濟前瞻和中期展望,雖然未來5年料仍會錄得赤字,但預計至2025年,財政儲備仍可保持在9371億元的高位,香港有充足的底氣和信心,應對未來不時之需,因此不用對赤字太過擔心,反而是要留意控制好經常開支增加的速度。

  最重要的,政府應有前瞻性策略振經濟、開財源,敢於投資未來,才能保障公共收入穩定及持續增長。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會從未來基金抽出一成,約220億元,投資於「香港增長組合」,這是不錯的嘗試,希望能有更多良策和舉措,讓香港經濟觸底反彈,才能為長遠增加改善民生的開支做好儲備。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