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腳步近 中國修煉內功防風險輸入

2020-03-26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黃鶯報道:作為2020年的第一隻「黑天鵝」,新冠肺炎疫情給原本疲軟的全球經濟蒙上陰影。而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盪,美股出現近33年來罕見斷崖式大跌,歐洲股票市場一片慘淡,金融危機的腳步聲似乎越來越近。

  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國在這場變局中如何化危為機,行穩致遠?分析認為,中國對沖疫情影響的「六穩」宏觀政策將持續落地,支撐着市場信心,而中國資本市場的風險正在逐步收斂,金融改革的重點仍是市場化與國際化。

  向中國傳導或具時滯性

  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讓「系統性風險」一詞變得家喻戶曉,轉眼12年過去,全球金融市場再次走到危機邊緣。

  隨着目前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進程逐步推進,分析認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分工高度化、中國長期以來用外需來支持經濟的發展模式等,都決定了中國或難再成一枝獨秀。

  在目前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恆大研究認為,經濟危機將從貿易、外需、產業鏈、資本流動、金融市場、疫情輸入、外匯、房地產、交叉傳染等途徑向中國傳導。由於傳導具有時滯性,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後的金融危機和各國經濟衰退對中國的影響可能更深遠,現在還遠沒到宣告勝利的時候。

  人幣資產避險特徵開始顯現

  在本輪流動性危機中,新冠肺炎疫情其實只是全球市場的一點「外傷」,真正的「內傷」在於槓桿的攀升和資產泡沫的膨脹。隨着目前中國承受風險能力的增強,在不確定的世界中,中國目前相對安全。

  環顧全球,作為一個大國,中國仍然能夠維持一定的經濟增長,十年期國債名義利率維持在2.5%以上,遠高於海外水平。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告訴記者,是否會爆發全球金融危機,銀行體系是否平穩是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和資本市場發展潛力,特別是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人民幣資產的避險特徵也開始顯現。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同樣認為,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的背景下,中國國債必將成為避險資金的重要選擇。隨着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加速推進,人民幣資產避險屬性進一步顯現,有望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吸引資金流入。而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也將繼續發揮世界經濟的穩定器的作用。

  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由於金融市場的聯動性,如果海外金融市場因為持續下跌導致流動性風險,中國金融市場很難完全置身事外,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需防範輸入性金融風險

  為避免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給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二次衝擊,業內認為,中國需要提早採取有效措施加以積極應對。

  恆大研究表示,中國目前的任務是三大戰役:抗擊疫情、恢復生產、擴大內需。目前前兩仗打得很好,當務之急是擴大內需,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後續衝擊,防止失業潮和企業倒閉潮,形勢十分嚴峻。因此擺在目前仍是要以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啟動「新基建」的緊迫性也隨之上升。

  唐建偉認為,中國目前要確保金融市場穩定運行,防範輸入性金融風險。中國非常有必要出台相應的穩定資本市場、穩定市場預期的政策來對沖:如出台臨時性禁止做空行為、鼓勵上市公司回購、社保基金增持指數基金等措施來恢復市場流動性和信心。此外,財政和貨幣政策應統籌協同,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目前外部環境變化對出口的衝擊較大,中國要穩定經濟,目前只能靠穩內需,這就要求財政和貨幣政策協同綜合,投資和消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全球衰退也正是中國體現負責任大國地位的時機,從貿易、金融等多領域進一步推進開放,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加強國際合作,引導全球化潮流對抗逆全球化,這可能是一次中國難得的機遇。」唐建偉稱。

[责任编辑:董岳昕]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