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償付能力和流動性危機

2020-03-27
来源:香港商报

  隨着成熟經濟體受疫情持續打擊,投資者爭先恐後地拋售資產以持有美元,甚至傳統的避險交易都不能有效地對沖亂象;截至3月20日當周,美國國債、黃金和投資級(IG)債券皆錄得虧損,資金傾向持有現金。市場崩潰對金融市場所言並不陌生,但近周價格走勢的獨特之處,在於被拋售的資產皆與信用風險有關,喻示波動源於債券市場的拋售。

  美聯儲最近宣布了一系列措施,從美國一級和二級信貸市場購入200億美元的企業債務,這有效地使央行成為了最後貸款者。

  美國信貸市場遭受了雙重衝擊:一、疫情的爆發給美國造成了經濟破壞,預計將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並阻礙債務償還能力;二、油價下跌直接損害了上游能源,該板塊約佔美國高收益債券(HY)約14%,以及BBB評級較低的發行人約17%。

  利差擴張速度前所未有

  儘管最近發生的事件在高槓桿的行業中引發了對償付能力的擔憂,但相對於先前的危機,美國信貸市場中看到的利差擴張幅度和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從金融海嘯期間的價差和2014至2015年間油價暴跌時作比較,當時的價差擴大在某種程度上是相對漸進的。自1月22日以來,利差花了63天時間便擴大280個基點,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利差花了569天的時間才擴大到相同數量。因此,僅靠償付能力的憂慮並不能導致近期價格大幅波動。

  從2008年至今,有一些市場發展加劇了場外交易固定收益市場的流動性不足:一、終端用戶規模和其複雜性的提升--指數基金、對沖基金、資產管理公司和私人財富推動了對大量可交易固定收益工具的需求;二、由於後危機時代的法規下,經紀與交易員之間對管理風險能力逐漸下降。

  流動性危機或演變為償付能力危機

  同期,一級交易商的存貨從金融海嘯之前的2700億美元左右下降到670億美元左右,只為之前的四分之一,而美國公司債券市場的規模幾乎從原來的2萬億美元上升到6萬億美元,增長了三倍。在QE時代,債券場外交易市場陷入了一種錯誤的安全意識,即債券價格將一直而且實際上一直在上漲。伴隨着過去十年間各債市發展的匯合,導致了今天的拋售和流動性危機。

  壞消息是,沒有解決的流動性危機最終可能演變為償付能力危機,由於封鎖經濟活動限制了資本的流通,即使是有利潤的公司也最終會違約。好消息是,決策者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事實,並且最近針對財政和貨幣寬鬆政策的措施更加貼近了面臨風險的主要震央--即公司債務市場的流動性。

  IG信貸或是下一個避風港

  美聯儲最近宣布了一系列從未出現過的措施,從美國一級和二級信貸市場購入200億美元的企業債務,這有效地使央行成為了最後貸款者。這些舉措及預期的財政方案將通過抑制波動性來穩定股票和信貸市場。

  目前,由於流動性低和債券價格波動大,市場風險仍然較高。考慮到IG信貸可能是美聯儲最新政策的下一個避風港,仍擁有實力的投資者可等待逢低買入,並在機會出現時提高其信貸質量。

  星展銀行(香港)高級投資策略師李振豪

[责任编辑:董岳昕]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