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學子共同見證學校百年華誕 深圳水庫小學將舉辦「百年校慶」活動

2020-07-03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訊】記者易小婧通訊員張一鎏、陳杏花報道:記者近日從羅湖獲悉,2020年11月,深圳水庫小學將舉辦「百年校慶」活動,與水庫學子們共同見證學校的百年華誕。為廣泛聯繫校友、增進師生情誼、收集校史資料、促進學校發展,水庫小學校慶籌備委員會正在通過社交工具發佈徵集令。
 
 
  最近,「雲畢業典禮」成為微博熱搜的高頻詞,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等77所高校的線上雲畢業晚會更是緊緊吸引了每個人的目光。很多人不禁回憶起自己的大學時光,紛紛表示「也想回到學校,再參加一次畢業典禮」。學校是每個人提起都充滿溫暖回憶的地方,尤其是在校慶的時候總會讓人想起當年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年少青蔥給予你歲月無法抹去的溫暖,給予你向上生長的力量。
 
  四世同堂的張郁文家庭
 
  深圳市水庫小學始建於1920年,由當地村民和海外華僑捐資興建創辦,1958年因深圳水庫的建設搬遷至現校址,改名為水庫小學,如今已有百年。百年小學在深圳並不多見,百年的荏苒中,有無數的人才從這裡走出,有無數的故事在這裡書寫。談到回校,談到百年風雲,有一個家庭最有感觸,他們就是四世同堂的張郁文家庭。
 
 
  張郁文曾任水庫小學的校長,他的兒子、孫子孫女、外孫女、曾外孫女四代都是從水庫小學走出,水庫小學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第二個家。「嘿,張老師,你還記得我嗎?」這是張郁文在村裡散步時,時常被問及的一句話。回憶之時,對方便拉着他的手,細說當年在學校的往事和畢業後的經歷。「水庫新村裡,大部分老一輩或老幾輩村民都是我教出來的。」每每說到這句話,他的眼睛都會笑成一道彎月。
 
水庫小學創建於1920年,原名黎圍小學,後改名通福小學,1958年因深圳水庫的建設搬遷至現校址,改名水庫小學。圖為1958年-1985年的水庫小學
 
  1969年9月初,張郁文從龍崗調任水庫小學校長後,看到艱苦的學習環境,當下就決定要「一條心把學校辦好」。打從就任校長之日起,他便讓全校師生叫他「張老師」,這一叫就是50餘年。對於他來說,一聲「張老師」比一句「張校長」更掏心窩子。為了讓孩子愛上學習,張郁文一改「填鴨式」課堂氛圍,逐步讓授課模式變得更具備啟發式特點、更加契合學生的學習習慣。為讓孩子更直觀地理解課程內容,老師們常常組織學生外出田間上課,用實物展示來讓孩子用感官真實接觸教學內容,「那會我們就用『直觀式教學法』了,學生上課興趣比原來高得多。」
 
張郁文老校長的全家福,四世同堂,照片已泛白,但那些關於水庫小學的記憶仍清晰如昨。
 
  「現在的水庫小學,變化可大了!」張郁文數着手指、放慢語速說,「以前是瓦房學堂,現在擴建成環境整潔、功能齊全的校園,漂亮了。最主要是教學質量一直在穩步提升,長期以來培養出不少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說到這,他同時豎起大拇指連連點贊。
 
  祖孫四代同校讀書 見證水庫小學蛻變
 
  自1986年開始,水庫小學逐年迎來發展的高光時期。1986年,學校由政府投資改建成現代化學校;從1994年到1997年4年間,相繼被評為羅湖區、深圳市、廣東省一級學校;在2004年以高分通過省一級學校的複評,2013年以高分通過深圳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水平評估。此外,近年來,學校還先後被評為全國雛鷹大隊、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德育實驗學校等。
 
  張郁文的祖孫四代都與水庫小學結緣,談到這所百年學校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話。「學校的老師很負責任。」張郁文的孫女張冬娜從學前班開始就在水庫小學讀書,回想7年求學經歷,她很感激在這所百年老校所遇到的老師。「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一周沒去上學,痊癒回校後,科任老師犧牲課後休息時間,主動幫我補落下的功課,感覺很暖心。」張冬娜的父親張偉雄補充說,「我是五年級轉到水庫小學讀的,多虧老師們細緻的授課,我在升中考時成績還不錯,考上了深圳中學。」 「學校的教學理念不錯,關注孩子的特長,那會在學校學習還挺開心。」張郁文的外孫女葉曼瑜也從這所學校畢業,回想起小學時光,她還能說出在學校上興趣班的一些細節。育有兩個孩子的她,對水庫小學有着深厚的情感。「沒上學之前,是爺爺牽着我的手去學校玩耍,現在輪到我帶着爺爺回母校看看了。」張冬娜表示,今年將和爺爺還有其他家人一起回水庫小學,參加母校的「百歲慶生會」。葉曼瑜也表示,百年校慶也是家族的一件大事,他們很期待,一家人手牽手,和學校共慶生。
 
 
  一段四代同堂記憶,藏着這所百年小學的教育往事。1920年 - 2020年,水庫學子的故事在細水流長中歲月里勾勒出這所學校最新最美的畫卷。曾在水庫小學就讀的你,看到這段來自母校的故事,會不會也有了回校的衝動?來吧,母校在等你!
 
 

 

[责任编辑:杨亮]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