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鉤近6個月平均通脹 利息至少1厘 iBond回報仍勝定存

2020-08-22
来源:香港商報

  全球經濟疲弱,各國央行紛紛降息,本港銀行定期存款利息一減再減;另一方面,面對經濟不景,傳統公用等收息股有削派息憂慮,還有「賺息蝕價」的風險。對「食息一族」來說,要為資金尋找穩陣的出路,其實可留意快有望下月發行的政府通脹掛钩債券(iBond),設保證回報之餘,實際利率亦較一般定存吸引,值博率更高。

  香港商報記者 小智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今年2月預告將重推停發了3年的iBond。消息指,金管局上周與配售銀行及券商舉行簡報會,講解新一批iBond的發行詳情。是次iBond的詳細發行資料、利率、公開發售日期等仍有待官方正式公布,但市場消息指最快或於9月中開賣,而且債券年期、每手入場費、派息等方面大致與舊iBond相同。

  參考過往發行的iBond,年期均為3年,每手入場費1萬元,派息與最近6個月平均通脹掛钩,保證至少有1厘利息回報,每半年派息一次,接受所有持香港身份證人士認購。

  通脹預期降溫影響iBond回報

  今年2月政府宣布重推iBond時,當時新冠肺炎疫情還未在全球性大規模爆發,故年初時對經濟和通脹的預測或相對樂觀,明顯與疫情當下的環境不能同日而語。若現在重新審視未來通脹趨勢,又是否會影響iBond的投資價值?

  iBond的派息與通脹掛钩,理論上通脹升溫,iBond值博率才更高。但事實上,政府早前已下調全年基本通脹率預測。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7月基本通脹率僅0.2%,較6月基本通脹1.2%大幅下滑,主要由於外出用膳費用下跌和本地交通費用跌幅擴大所致。

  政府已調低今年全年消費物價通脹率預測,基本和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預測,分別向下修訂至1.8%及0.8%。而5月份覆檢的預測為2.2%及1.4%,亦已較2月份《財政預算案》公布的預測2.5%及1.7%有所調低。

  星展銀行經濟研究部高級經理謝家曦向記者表示,該行對本港今年全年整體通脹率預測為1.1%,本港經濟疲弱,失業率高企,加上勞工成本偏低,餐飲及零售業積極促銷,都令未來通脹進一步放慢。

  iBond保證回報仍較定存吸引

  事實上,政府在2月份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對今年全年基本和整體通脹率預測,分別為2.5%及1.7%;在5月份覆檢的預測下調為2.2%及1.4%;8月份再將預測進一步向下修訂至1.8%及0.8%。換言之,若香港通脹維持此減退趨勢,料新一批iBond首半年回報僅有1厘的保證回報水平。

  雖然今年通脹預期降溫,但目前低息環境下,反觀港元定存年利率普遍不足1厘,相信iBond的回報對保守投資者來說仍具吸引力。以今年上半年為例,統計處公布今年首6個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變動平均值為1.67%,換言之iBond上半年的年利率仍有1.67%。

  假設以此釐定iBond首半年的年利率,每手1萬元iBond可獲派半年利息約83元。假設下半年通脹進一步降溫,甚至出現通縮,以iBond的保證年息1厘計,下半年仍可獲派約50元,仍較大部分銀行的港元定存着數。

  據了解,目前本港3家發鈔行中,滙豐、中銀香港(2388)的1年期定存息僅介乎0.45至0.55厘;渣打更只得0.4厘,且起存額要10萬元。其他中小型銀行的1年期定存息普遍不足1厘,只有個別銀行以高定存息率吸客,但都以短期限產品為主。

  再者,未來港元定存利率或具下跌空間,根據金管局網站資料顯示,港元12個月期定存利率由2006年最高位3.022%持續下降,到2010年更見低位0.156%,而去年2019年平均亦只有0.328%。環球央行大印銀紙「放水」刺激經濟,令資金成本下降,料為港元定存利率帶來進一步壓力。

  通脹中長線有望回升

  事實上,即使今年通脹低,但有分析認為,隨着本地新冠肺炎疫情逐漸緩和,以及疫後的報復式消費等剌激,待市民逐漸重拾消費信心後,本港明年通脹亦有望回升。反之,受宏觀經濟差影響,美國聯儲局多次減息,謝家曦預計,未來一段較長時間,市場利率會維持接近零水平。

  股市的機會成本方面,傳統市場智慧傾向在低息環境下吸納相對穩定及高息的股份,如公用股、地產收租股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不過,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即使這類股份亦無運行,因疫情直接拖累這些股份的基本面,以及股息回報。以煤氣(003)為例,疫情打擊商業煤氣用量,集團今年3月份宣布削減紅股後,股價一落千丈,目前仍在尋底格局。另外,領展(823)去年派息雖然維持增長,但受到政治及疫情拖累零售市道,股價也難有起色。

  對保守投資者而言,無論與港元定存還是傳統收息股比較,相信iBond仍是相對穩陣之選。

[责任编辑:朱劍明]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