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指點】建立內循環經濟過程漫長

2020-08-24
来源:香港商報

       作者:易憲容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性較大」,因而需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出了「內循環經濟」發展的新思路。由此,「內循環經濟」很快就成為國內外討論的熱點話題。不過,無論市場上對「內循環經濟」如何理解,或新的經濟增長模式、或新的戰略部署等,都應該看到是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迫不得已的選擇。因為,從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的經驗來看,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就,完全是參與全球分工、投資貿易自由化和市場化的結果。如果中國最優勢的要素資源不能夠進入全球分工的大循環中,這些年中國經濟要保持快速增長是不可能的。

      中國經濟需重新定位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暴發,全球不少國家經濟面臨着近百年來的最大衰退,出現了外部需求突然萎縮、全球供應鏈重組、世界經濟利益格局調整,再加上中美貿易摩擦惡化,從2008年開始中國經濟就進入增長下行的通道,或內外需求都在收縮。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只能重新定位,制定新的發展戰略。這是「經濟內循環」提出的現實背景。

     「內循環經濟」的實質或核心內容,就是「要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着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也就是說,「內循環經濟」的實質就是以國內超大市場規模優勢為核心,通過新的市場制度安排,並借助外部經濟循環形成以內需為主導的自主經濟體系,以此來減少外部經濟動蕩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衝擊。

     居民消費力在哪裏?

     中國要確立以內需為主導的經濟體系,靠計劃的方式無法建立,只能通過市場的途徑才能夠得以實現。而市場經濟的實質是過剩經濟,只要有市場需求,供給隨之而上,跟不上的供給最後只能成了沒有需求的過剩產品。目前中國早已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或已經成了「世界工廠」,但這個體系基本上還是以外需來推動。如果這些產能要轉化為內需,不僅代價昂貴,而且國內消費力要快速擴張。問題是中國居民的消費力在哪裏?什麼時候可達到發達國家居民之消費水平?

     從外部需求依存度的情況來看,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中國進出口貿易佔中國GDP比重達71%以上,出口佔中國GDP比重高達30%以上。但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過度依賴外部需求的經濟模式受到嚴重衝擊,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開始調整,中國經濟對外的依賴程度也在逐年降低。到2019年中國進出口貿易佔GDP的比重下降到32%(高於美國的19%,低於德國的71%),出口佔GDP比重下降到17%。中國內需佔GDP比重也在逐年上升。但是,這種內需上升是以經濟房地產化、住房價格快速推高、絕大多數居民的相對收入水平下降為代價的,居民的消費力並沒有真正提升。

     中國經濟產能過剩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只要有需求,就會有供給,根本就不會出現計劃經濟那樣商品稀缺的情況。目前中國是一個有14億人口的超大市場,中國這個市場具有無限的消費潛力。但是中國14億人口的市場還不如美國3億多人口市場的消費力。因為,不僅中國居民收入水平不及美國居民的六分之一;收入分配方面,中國居民之間的差距也比美國居民之間大。中國居民的消費力存在城鄉、地區、大城市與中小城市等巨大的差別。不要說剛從貧困線走出的居民,就是許多在城市工作的農民工,其收入只能夠滿足基本的溫飽,其消費力無從談起。目前中國的生產、供應、流通等環節最發達,產業鏈供應鏈最現代化,如果中國絕大多數居民的消費力水平不提升,中國許多行業面臨的只能是產能過剩。這也是當前中國經濟的現實,產能過剩是中國經濟中普遍的現象。

       那麼,中國絕大多數居民的消費力從何而來?為何中國農民的收入水平會那樣低,幾十年來的城鄉差別不是隨經濟發展縮小而是拉大?為何社會財富會在短期內聚集在少數人手中,而且會愈來愈嚴重?還有,為何民營企業經營會愈來愈困難等等。這意味由於制度的路徑相依,當前中國經濟中許多重大的長期問題沒有解決,而且愈來愈難以化解。比如,農民市民化、經濟的房地產化、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貪污腐敗嚴重、不少行業的市場機制扭曲等。所以,中國要建立起以內需為主導的內循環經濟,需要進入一系列的重大市場化制度改革,它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责任编辑:刁瑾玲]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