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提升營商環境 深港企業民眾受惠

2020-08-26 04:17
来源:香港商報

  繼年初出台《深圳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提出14個重點領域210項改革舉措,不久前深圳又相繼出台了穩外資促發展21項舉措以及提升營商環境36條舉措。深圳如此密集地在提升營商環境上發力,港人港企可謂是最大的受惠者。從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年的歷程來看,港資始終是深圳最主要的外資來源,除看中深圳所蘊藏的巨大商機以外,持續提升的營商環境更讓港人分享了深圳改革的紅利。展望未來,港商冀望深圳所打造的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仍有提升空間。

  制度創新帶來豐富商機

  近年來,深圳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陸續出台了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舉措。從「秒批」「零跑動」「不見面審批」到「深圳90」「營商環境20條」「四個千億」,最大限度為企業「鬆綁」,營商環境位居全國前列。而其中不少是與港人息息相關的。

  今年的新冠疫情讓企業辦事不方便,為了更好服務港澳投資者,深圳市寶安區近日就推出了「深港通、深澳通註冊易」服務,有意在該區辦企業的港澳投資方可通過指定銀行開展商事登記咨詢及代理業務,由銀行機構為其提供企業註冊、商務備案、企業開戶等服務,「足不出港」「足不出澳」即可一站式在深圳註冊企業。日前,深圳市監局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若干措施》,將 「深港通註冊易」複製推廣到深圳全市。

  2019年剛開年,外商投資法實施首日,深圳市監局向領展物流(深圳)有限公司發出全國首張港資執照。2018年,在前海率先實施港澳居民免辦《台港澳人員就業證》,此後在全國複製推廣。一系列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讓港人更容易找到對接深圳的工作和生活軌道。

  同時,制度創新也讓港企在深圳有了更多施展空間。

  嘉里建設(深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林楠向記者介紹,嘉里前海施工項目成為內地第一個採用香港建設模式的先行者。在施工過程中,由於基坑先行模式這項制度創新成果的採用,縮短了近半年的工期,為項目節省了成本。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前海實現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雙向發債、跨境雙向資金池、跨境雙向股權投資、跨境資產轉讓、自貿區FT賬戶「六個跨境」,尤其是跨境人民幣貸款快速增長,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累計提款金額400億元,業務規模全國領先。

  作為改革創新的策源地和試驗田,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是港企相對集中的區域。自2015年掛牌以來,以每3天推出一項制度創新的速度,截至今年6月,已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560項,在全國複製推廣50項,深圳市複製推廣165項,領跑全國自貿片區。

  以制度創新所帶來的營商環境改變也是明顯的。以前海為例,羅兵咸永道評估顯示,前海過去三年模擬營商環境排名從全球第51位、第31位持續上升至第22位。為此港企進入前海呈加速之勢。截至今年6月,前海已累計註冊港資企業12409家,較2015年2172家增長4.7倍,註冊資本超1.3萬億元。羅兵咸永道創智中心總監許維鈺向記者表示,他們在2017年落戶前海。許維鈺說,前海不僅有1萬多家港企,截至今年上半年,前海累計有世界500強投資企業324家,內地上市公司投資企業934家,持牌金融機構243家,為他們提供了很好的客戶群體,讓香港高端服務業在這裏如魚得水。

  適用香港法律

  營造法治保障

  深圳國際仲裁院副院長安欣表示,由該院在1989年作出了內地第一宗在境外(香港)獲得執行的仲裁裁決。香港高等法院每年都會對內地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在香港得到承認和執行情況進行統計,據統計,自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深圳國際仲裁院作出的裁決在香港全部得到了執行。最近5年,深圳國際仲裁院裁決在香港獲得執行的比例,是內地所有仲裁機構在香港執行的案件數量中最高的,達到了30%到40%的比例。

  在與香港法律合作過程中,推廣適用以香港為默認仲裁地的仲裁規則,制定《深圳國際仲裁院關於適用〈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則〉的程序指引》,首創「選擇性復裁」制度,與香港共建全球的仲裁高地。採訪過程中,不少港商表示,他們選擇在深圳創業並加大投資,就是對深圳的法治環境有信心。

  作為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前海,更是着力打造最接近香港的投資環境,先後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港澳台和外國法律查明基地,第一家按法定機構模式治理的仲裁院,第一家借鑒香港廉政監督模式的廉政監督局,第一家粵港澳合夥型聯營律師事務所,目前前海共匯聚33家律師事務所及分所,全國11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中7家落戶前海。深圳前海法院完善「香港地區陪審員」和「香港地區調解員」制度,共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9144件,其中涉港案件6498件數量全國第一。適用香港法律審結商事案件,已有63件案件當事人在合同中選擇適用香港法律。業內人士表示,深圳無疑是內地適用香港法律最多也最便捷的城市。

  前海實施最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為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通過立法來提升營商環境還在不斷進行中,前段時間還對《深圳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不久將出台正式文件。同步進行的還有科技創新條例、社會信用條例、企業破產重組條例、個人破產條例等立法研究工作。深圳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近來表示,深圳市、區商務部門將積極開展《深圳經濟特區外商投資促進與保護條例》立法工作,依法建立健全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提升外商投資法治保障水平。

  培育港企發展平台

  2014年12月7日由前海管理局、深圳青聯和香港青協三方發起成立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經過6年發展,已成為香港青年來內地創業發展的第一站。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累計備案孵化創業團隊446家,其中港澳台及國際備案團隊227家(香港團隊207家)。據了解,2010年成立的前海合作區,十年間,已相繼建成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前海深港創新中心、深港基金小鎮、深港創意設計產業園等重大平台,一批香港企業已相繼進駐。其間,前海實施針對港人港企的「萬千百十」工程,堅持三成土地供港企,近年來持續開展深港合作行動計劃。

前海夢工場二期电脑效果圖

  記者了解到,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二期擴建即將完成,新增空間面積約1.9萬平方米,預計今年8月可正式啟用。粵港澳青年創業區建設,共計約10萬平方米,預計今年底建成一期並啟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二期及前海粵港澳青年創業區現已正式招商。深港創意設計產業園二期也在緊鑼密鼓準備之中,為香港產業發展多元化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

  港深聯手打造的另一個平台,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落馬洲河套開發區於2019年正式動工。有專家更建議,加快深港邊境帶的開發開放。

  深港深度融合,使得港企能持續不斷從深圳崛起中分享紅利,也不局限在這些平台之內。段林楠向記者表示,從深圳羅湖區到福田區再到前海,一路向西,嘉里基本上參與了深圳各個時期城市中心建設,羅湖區是深圳改革開放以來早期的中心,而前海要打造成世界級的城市新中心。段林楠說,他於2008年入職嘉里,參與了嘉里福田中心區項目的整個建設過程。他表示,嘉里前海的項目與福田項目間隔有十年,是福田項目的升級版,對質量、品質要求更高,也給港人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會。從施工過程中,他們也能感受到深圳在不斷進步之中,比如,現在嘉里前海的項目,未來通過地下空間的打造,可直通地鐵站,在空間利用上更科學也更有效率。

  港資對深一往情深

  從最初全國第一家外資企業營業執照0001號在深圳誕生開始,深圳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三來一補」外資利用模式,港資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沒有香港投資就沒有深圳的快速崛起。

  深圳特區成立40年再回首,記者發現,港資目前仍然是深圳外資主要來源,港資佔深圳全市實際使用外資80%左右。即便是遭遇今年的新冠疫情,港企投資仍在持續增長之中,今年1至5月,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港資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7.38億元,佔比35.7%,實際利用港資10.55億美元,佔比71.0%。前海片區港資稅收達34.38億元,佔片區整體稅收的15.8%,港企作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經濟支柱的作用日益顯現。

  從「三來一補」,到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發展出口貿易,再到轉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圳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深港合作的內容和層次,經歷着由「依靠香港」向「服務香港」「合作共贏」轉變。目前來深發展的港企也由以前單一的製造業,向以金融、物流、跨境電商等現代服務業轉變。記者從深圳市商務局獲悉,今年上半年深圳設立的近2000個外商投資企業中,以服務業為主,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分居前三位。

  精準服務 專項幫扶

  繼年初出台《深圳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提出14個重點領域210項改革舉措,今年7月,深圳出台了《2020年穩外資促發展若干措施》,在精準服務外資、擴大開放、穩定經營、推進「放管服」改革等領域推出了21條重點舉措,進一步推動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

  前海不斷推出外商投資便利化措施,打造全國最佳營商環境。

  而在這些幫扶措施中,不少都是拿出真金白銀的實際之舉。2019年,前海管理局印發了《關於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發展的若干舉措》及相關細則。政策發布一年以來,前海已發放兩批次專項資助金,累計資助金額3500餘萬元,惠及區內近40家企業。段林楠向記者表示,公司中高層可以享受到前海15%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並申請龍海家園人才公寓的配租。據悉,前海已累計發放個稅補貼4億多元。

  疫情以來,為助力港企復工復產,前海專門開通抗疫專線,調配防疫物資。為讓港人更好地參與到前海的發展,通過資質認可、合夥聯營、項目試點、執業備案等特殊機制,推動香港註冊稅務師、會計師、律師等20多類專業人士在前海執業。將142家香港工程企業納入前海專業機構名冊,160多位香港建築專業人士在前海執業。(記者 童越)

[责任编辑:肖靜文]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