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 | 黃偉綸:新填海技術可降低對水質及海洋生態的影響

2020-12-06 16:19
來源:香港商報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6日)發表隨筆,他指東涌擴展計劃會造地130公頃,而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去年曾到東涌工程地盤視察,聽取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員工介紹工程引入新填海技術的詳情。

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去年曾到東涌視察,聽取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員工的簡報

圖中藍圈為東涌東首幅填海而得的房屋用地

為確保工程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圖中黃色的淤泥屏障把130公頃的工地完全包圍,避免微粒漂出填海區外

 黃偉綸指東涌東填海是首個應用「深層水泥拌合法」的工務工程項目,而地盤高級工程師張建偉則解釋「深層水泥拌合法」。他指「深層水泥拌合法」是以「攪拌」方式將工程船上的水泥注入海泥層。每次進行「攪拌」時,船上3組攪拌杆會鑽入海泥層,同時將水泥漿與鬆軟的海泥混合,將形成堅硬的水泥拌合柱;每支水泥拌合柱在海床會組合成「深層水泥拌合地層」,鞏固海床,以承托之後在上面建造的海堤及鋪設的填料;可持續大嶼辦事處高級土力工程師張健德指新填海技術不涉及清除及運走海泥,可以減少水中懸浮粒子的產生,有效降低對附近水質及海洋生態造成的影響;加上不需要進行傾倒海泥的海上運輸,有助減少碳排放。

「深層水泥拌合法」是以「攪拌」方式將工程船上的水泥注入海泥層。每艘工程船可載水泥容量達到480噸

 黃偉綸其後提到東涌東填海工程具備循環再用的元素,工程會以惰性建築廢料作為填海物料,將本來要棄置的廢料,轉化為土地資源。黃偉綸解釋惰性建築廢料是工程中因挖掘及拆卸等工序而產生的物料,例如混凝土、瀝青、碎石等,而現時工程已完成約一半,在填料組合方面,6成為惰性建築廢料,4成為機制砂,預計工程完成時會有約7成為惰性建築廢料,其餘為機制砂。

 黃偉綸表示,東涌新市鎮擴展是政府增加中長期土地供應的措施之一,亦讓東涌進一步發展成為規劃全面的新市鎮,並提供足夠的地區性及區域性社區設施;工程團隊在建造過程中,一直與相關持份者、區內人士及居民、關注小組、環保團體等溝通,務求在發展和保育間取得平衡,以達至可持續發展。(記者 唐信恒)

[責任編輯:岳昕]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