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打造港澳青年最佳創業區

2020-12-24 19:34
來源:香港商報網

 深圳市福田區發改局局長方小軍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規劃建設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福田區未來三十年發展的重中之重。福田區發改局將積極主動推動大灣區創新協同,建設全球創新網絡重要節點。同時,打造福田區成為港澳青年最佳創業區,設立面向港澳的國家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深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基地。

 大灣區尤其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規劃建設,福田區發改局會在哪些領域嘗試進行突破?方小軍告訴記者,一是著力構建「視同境外」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法制、稅制、科研體制、園區管理體制的「五流四制」政策創新體系,包括推進港澳專業人才資格認可、開展深港澳科研領域監管政策創新試點等。二是加快構建開放共享的協同創新網絡,支持科研機構、企業與香港、澳門的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科技合作,聚焦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開發和成果產業化,推動產學研融合,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三是打造港澳青年最佳創業區,設立面向港澳的國家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深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基地。

 方小軍表示,在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爭創全球最佳實踐方面有三方面工作重點:一是完善互聯網信息等數字知識產權財產權益保護制度,積極探索推進重點產業領域及其關鍵技術環節的知識產權保護,建立海外知識產權糾紛預警防範和協調解決機制,爭創知識產權保護運用示範區。二是深化推進信用審批改革,擴大「告知承諾」的信用政務審批應用範圍,推行商事登記行政確認制、涉證照業務與營業執照多證合一等,打造政務服務高效便捷先行區。三是探索實行信用分類分級監管,推進行政機關之間監管標準互通、執法信息互聯、處理結果互認,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構建行政監管執法智能模範區。

 方小軍還表示,在深化社會事業改革,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城區方面,未來將引進高科技手段升級人口數據預測,提高人口預測的精準度,促進社會公共服務規劃與人口變化趨勢相銜接,科學謀劃布局公共服務設施。落實社會事業普惠化和均等化,加大力度解決社會事業供需矛盾,穩步落實「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堅持經濟和社會事業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思路,為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地提供人才配套和社會保障。探索醫院標準化建設和高密度建城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新思路,提升公共服務保障。開展未來社區試點,通過信息化升級改造,打造生產、生活、生態高度融合的新型城市社區功能單元。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