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兒推拿知多少 四招增強免疫力

2021-01-05 18:37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孩子在成長期難免有病痛,如腸胃病、消化及營養不良、皮膚病等,若不想小朋友受打針服藥之苦,可以嘗試小兒推拿療法,定期為小兒推拿更能達到調理體質之效,增強免疫力。記者訪問政府ERB註冊推拿導師劉翔,介紹小兒推拿療法的效用,並推介四招推拿手法,讓家長足不出戶也能為孩子增強體魄。

小兒推拿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的一種外治法。

 中醫的治療方法眾多,除了中藥、針灸外,還有針對痛症的推拿,其中小兒推拿療法通過小兒體表的經絡穴位施以推拿手法,消除經絡中的阻礙淤塞,以調氣血,達到調整臟腑之效,從而治療及預防疾病。小兒推拿手法不需要醫療設備,除了無藥物副作用外,也能免除小孩打針服藥之苦。

 治療小兒病症

 透過在孩子身體的特定部位、穴位施展按壓手法,使其體內相應的臟腑產生生理變化,能針對性改善小兒病症,達到治療及紓緩病痛的效果,如腸胃病症、氣管發炎及哮喘、皮膚病、感冒、咳嗽、發熱等,並對消化系統類的病症有較佳的調理效果。除了治病外,小兒推拿能做到「未治先防」的效果。劉翔導師表示:「中醫的理念是防患於未然,在未出現疾病前改善及調整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在未生病時,通過刺激穴位,能起到調整氣血、平衡陰陽的作用,提高小兒身體各項功能及抵抗力,減低生病機會,亦能促進生長發育。在疫情下亦有助防禦病毒入侵。」



政府ERB註冊推拿導師劉翔表示,小兒推拿能調整臟腑功能、疏通經絡及調和氣血。

 家長親自進行

 小兒推拿適用於零歲到12歲的小孩,劉導師表示:「小兒推拿的手法種類很多,有不少與成人推拿手法相似,但具體操作卻不同。小孩臟腑嬌嫩,肌膚柔弱,耐受力差,只需要很輕柔的按摩及短時間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有別於成人推拿,小兒推拿手法強調『柔和輕快,平穩著實』,並非『愈大力愈好』。兩歲以下可進行5至10分鐘,兩歲以上可以進行10到20分鐘。另外,中醫認為,『小兒百脈匯於兩掌』,故小兒的穴位以兩手居多,例如拇指末節為脾經、食指末節為肝經、中指末節為心經、無名指末節為肺經、尾指末節為腎經等,由指尖推向指根為補,反之則清,為小兒身體作補、瀉。此療法簡單方便,適合害怕服藥的小朋友,而且無藥物副作用。對父母而言,在家中每天進行十幾分鐘也很方便,由家長親手為孩子推拿,也能促進親子交流。」

 劉導師建議由家長為孩子推拿,家長普遍只需三個月便可掌握小兒推拿要領及操作,能針對孩子體質及痛症在家為孩子施展推拿手法。學習小兒推拿不一定要有中醫學基礎已可以學習,劉導師表示在疫情期間,家長可以看由註冊推拿導師進行的網上影片學小兒推拿,可以重複多看幾遍了解手法,在家中也能為小朋友增強抵抗力。但他同時提醒,小兒推拿能作為保健或輕微病痛的治療,但如果是複雜的病痛仍需要由中醫師去治療。

推拿時可配合根據體質如濕熱、陰虛等制定的精油。

 小兒推拿注意事項

 家長若自學為子女作推拿,請注意小孩在推拿後要避風、忌吃生冷食物,小兒過飢或過飽均不利於推拿療效的發揮,在小兒哭鬧之時,要先安撫好小兒的情緒再進行推拿。家長也要注意修剪指甲,進行推拿時要脫下首飾,以免刮傷小朋友的皮膚。劉導師表示:「進行推拿時可配合中醫師根據不同體質制定的中藥精油,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只是防止皮膚乾燥、害怕擦傷,可使用BB油來潤滑皮膚,有助提高療效。」

 小兒推拿方法——增強免疫力

 劉導師示範一套能為孩子調和陰陽、健脾和胃、行氣活血的推拿手法,十分簡易,疫情期間每天花15分鐘便能為孩子增強免疫力,注意過程中手法要輕柔。

 1. 背部按揉(約5分鐘)

 膀胱經:先由上到下、下至上輕揉背部,放鬆背部。背部脊柱兩側1.5吋和3吋(此吋等於小孩一格手指)是膀胱經,沿著背部脊柱旁開1.5吋用兩手拇指由上至下慢慢地按揉,每個位置只須停留1至2秒。然後背部脊柱旁開3吋重複一次。

 捏脊:由尾椎開始往上捏至頸後的大椎穴。重複3至5次,完成後用手輕拍背部進行放鬆。

 2. 手指按揉(約5分鐘)

 脾胃經:拇指前段外側最遠端一節為脾經,近段為胃經,用大人的拇指貼在小兒拇指上向上做旋推為補脾胃,從拇指外側面指根推向指尖為清胃。

 腎經:尾指為腎經,由尾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為補腎。

 運水入土:脾胃弱是因為胃陰水分不夠,使消化能力欠佳,因此要「運水入土」,五行中腎主水、脾主土,沿著尾指經掌根到拇指橈側處直推。

 3. 手臂按揉(約3分鐘)

 推三關穴可促進消化、增加血液循環,整支臂向關節處推。

 4. 小腿按揉(約3分鐘)

 按摩足三里能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通經活絡。在小腿前外側,膝眼下3吋,用拇指按揉。(文:Karena、攝影:崔俊良)

[責任編輯:副刊]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