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自然》十大科學發現跟「天眼」有關嗎?

2021-01-18 13:06
來源:新華社

 作為2020年《自然》十大科學發現之一,人類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內快速射電暴。這其中,就有「中國天眼」的功勞。

 快速射電暴,被科學家形象地稱為宇宙中的「閃光燈」,一些天文愛好者甚至猜測它是「外星來電」。這是因為它雖然僅持續幾個毫秒,卻可以在這麼短時間內,把相當於地球上幾百億年的發電量,完全以不可見的無線電波釋放掉。而要「看到」快速射電暴,就需要藉助「中國天眼」。

 快速射電暴的產生,和磁星有關。「中國天眼」幫助科學家新發現了許多脈衝星,脈衝星是一種獨特的緻密星,而脈衝星中還有一類更獨特的叫磁星。磁星的磁場強度是地球的千萬億倍,能把原子擠成鉛筆狀,是已知密度僅次於黑洞的特殊天體,人類目前僅觀測到幾十顆。

 2020年中國科學家利用「天眼」觀測的兩個重要成果,刊登在權威科技期刊《自然》上。一是發現快速射電暴的偏振多樣性,揭示了它來源於緻密天體的磁層,而不是激波,為人類理解它的物理起源提供了新線索。二是證明磁星產生快速射電暴的具體過程十分特殊,並不是所有高能活動都導致快速射電暴的產生。

 中外研究團隊通過幾個不同角度的「敘事」,共同講述了一個快速射電暴起源的「故事」。這是人類第一次觀測到位於銀河系內的快速射電暴,磁星也成為目前唯一被觀測驗證的可以產生快速射電暴的天體。

 入選2020年《自然》十大科學發現,說明了快速射電暴研究的前瞻性。對於「中國天眼」在其中的重要性,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李柯伽認為,「天眼」靈敏度超群,可觀測其他射電望遠鏡無法探測到的微弱信號,由於工程團隊精確的反射面面型控制和19波束接收機良好的偏振特性,使它成為研究快速射電暴的利器。

[責任編輯:靜文]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