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絕不容忍任何違反大學規則、破壞秩序及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

2021-02-03 19:13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梁乃鵬、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崇基學院院長方永平、新亞書院院長陳新安、聯合書院院長余濟美、逸夫書院院長梁耀堅、晨興書院院長汪寧笙、善衡書院院長黃永成、敬文書院院長陳偉儀、伍宜孫書院院長陳德章和聲書院院長劉允怡今日(3日)聯合發表公開信。

 公開信表示,近月,中文大學校園發生數宗違反校規及涉嫌違法的事件,引起了中大成員及公眾的關注。大學管理者十分重視每一位成員的安全及福祉,絕不容忍任何違反大學規則及多元共融精神、破壞校園秩序及大學聲譽、任何形式的暴力及違法行為。即使事件只屬一小撮成員的行為,中大也必嚴正處理,按照既定程序及以教育為目標作出相應的處分及輔導。大學並非法外之地,任何人因其違法行為而受到執法部門跟進,大學不能袒護他們,亦必須配合調查工作。

 中文大學踏進第58個年頭,至今培育了逾24萬畢業生,在世界版圖各處及各領域發光發熱,教研水平及實力屢獲國際肯定,並緊隨時代變遷及社會需要持續創新,成為一所以公益為先的大學,今天的成果得來不易。然而,2019年,香港社會因深層次矛盾引發起風波,社會人士看法不一。校園不幸成為角力場所,成員之間發生爭執及欺凌,校園後來更遭大批外來人士佔據作違法行動、有成員被捕、設施被毀,也重創了中大人的心靈。在員生、校友及其他支持者的團結及努力之下,中大得以修復校園,重上軌道,繼續履行教學、研究及服務社會的使命。對於近月再次發生違規及違法事件,甚至有學生因而被捕,中大感到極度痛心;對於校內外人士為表達政見而強加於大學的污名,恣意催毀員生創校以來建立的努力及聲譽,中大予以強烈譴責,會仔細檢討及改善現行措施,同時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教育,推廣守法意識及多元共融的精神,希望中大人一起共同維護中大重視人文素質的傳統及精神。

 信中又指,大學不同持份者對同一事件會有不同的看法及感受,這正反映大學是一個多元的群體。由始至終,大學在平衡各方意見的同時,堅決反對及譴責任何暴力及違法行為。無論在大學內外,所有人必須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社會對大學員生的行為和操守有更高的期望,亦是理所當然。對於校內一小撮成員採取激進甚至違法的行為,無論行動背後有任何訴求及目的,也不能作為辯解的理由,必須承擔後果。大學設有不同渠道讓成員表達意見,但前提是必須守法、和平理性、尊重他人、尊重所有的成員均有同等表達意見的權利。

 中大管理團隊面對連串突發事件,有責任保護整體員生的安全和利益,有責任保護中文大學的核心價值及聲譽。在處理當前一個又一個問題,他們從承認不足、全面檢視、積極善後到計劃未來,都在竭力一點一滴地重建大學的聲譽及大學成員的信心,讓師生可以安心在大學追求知識、目標及理想。他們在此期間收到同事、同學、校友,以及社會各界人士透過不同渠道表達各式各樣的意見,明白很多批評均出於「愛之深,責之切」,真切感受到大家對中大的關心與愛護,希望大學可以發展得更好。作為教育機構,大學以教為先,任何規管及懲處只是手段,通向美善才是最終目的。

 大學於2020年7月推出多元共融政策,並成立多元共融事務處。多元共融政策借鏡外地著名大學的成功經驗,整合及鞏固大學已有的相關政策、項目及部門,以更有效地推廣及實踐校園社群中開放包容、文明有禮等核心價值。多元共融政策明確地展現了大學的決心,為所有成員──不論其年齡、性別、族群、種族、宗教、健康或能力──提供多元和有利發揮其各自所長的環境,同時也申明中大絕不容忍任何形式的仇視、欺凌、暴力、歧視,或滋擾行為。時代轉變,但中大的使命與核心價值一如以往,堅守傳播知識、追尋學問、服務社會、培育品德的使命。「博文約禮」,中大引以為傲的人文精神正是以知識為根、以人為本,務求造福人類,貢獻社會。讓大家謹守中大精神,共同承擔未來。

[責任編輯:靜文]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