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埔:到2025年規上工業總產值超1.4萬億元

2021-03-01 21:04
來源:香港商報網
    3月1日,記者從廣州市黃埔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九次會議上獲悉,2020年黃埔區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2%,商品銷售總額增長10.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財稅總收入增長11.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6%,出口總值增長10.1%,商品銷售總額等7項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居全市第一。該區在全國開發區首推「暖企8條」「穩企6條」,落實減稅降費100億元,為企業爭取融資、貸款超300億元,新增市場主體6.3萬戶、增長20%。
 
    2020年,黃埔區組織集中簽約、動工、投試產活動9次,引進百度阿波羅等優質項目154個,總投資超3500億元,立景創新等258個項目動工,卡爾蔡司等60個項目投試產。2020年,知識城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83億元、增長50.5%,城市更新、國企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125%、74.8%。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領銜的5G濾波器項目,從簽約到投產僅用了10個月,彰顯黃埔速度。
 
    2020年,該區獲批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張伯禮院士中醫藥科技創新聯合研究院、慧眼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落戶黃埔。全區新增高層次人才217名,認定瞪羚企業234家,遴選潛在獨角獸企業34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新增4家、總數佔廣州市的83%,上市企業新增10家、居全市第一。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研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將達5%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黃埔區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創新驅動實現新突破,實體經濟得到新提升,改革開放取得新跨越,生態建設邁上新台階,治理效能達到新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7%左右,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1.4萬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左右,研發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
 
    科技創新是發展的新引擎。2021年,黃埔區將持續提升科技引領能力、原始創新能力、成果轉化能力——推進人類細胞譜系、航空輪胎動力學、慧眼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設立中科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黃埔專項,推動西電第三代半導體創新中心落地。與清華、北大、港大等頂尖院校共建高水平研究院集群,探索與廣州大學城建立科研和產業化共同體。
 
    打造一批產學研相結合的中試熟化和產業化基地,發揮科技創新創業投資母基金引導作用,積極培育獨角獸企業,推動中小微科技型企業快速成長,全年遴選瞪羚企業280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家以上。發揮戰略科學家的引賢聚才作用,力爭集聚院士累計超100名,新增高層次人才100名以上。加快籌建廣州交通大學,辦好生物島實驗室黃埔學院等科研院校,全力推進隆平院士港建設,打造科技人才「黃埔軍校」。

    強化有效投資拉動大力推進「866」投資計劃
 
    2021年,黃埔區將堅持超常規擴大有效投資,提升重大平台高度、項目投資力度、城市更新速度,以高質量投資助推高質量發展。
 
    「四區四中心」提質升級。中新廣州知識城高起點打造「一核兩心多園」,加快共建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範區;廣州科學城高標準建設「一核三區兩軸」,推進中國新材料CID(中央創新區)、翟洞智能製造產業園、生物安全港等重點園區建設;黃埔港大力建設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促進航運服務業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積極創建廣州國際生物島國家生物醫藥政策創新試驗區,持續打響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品牌。
 
    今年,黃埔區「百大項目慶百年」行動進入衝鋒階段,全區將實現重點項目動工100個、投試產60個,全年引進優質產業項目100個,其中力爭百億級項目5個。同時,該區還提出「866」投資計劃:2021年知識城、城市更新、區屬國企項目分別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0億元、600億元、600億元。

    堅持發展壯大實體經濟  強化產業集群培育
 
    2021年,黃埔區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壯大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大力構建數字經濟「一樞紐一節點二中心」。打造新一代國際數字樞紐,加快互聯網國際出入口、國家廣州互聯網交換中心等項目建設;建設工業互聯網國家頂級節點(廣州),新增二級節點接入10個以上、「上雲上平台」企業100家;提升通用軟硬件(廣州)適配測試中心,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電競創新中心。
 
    強化產業集群培育,打造新型顯示之都、生物安全之谷、集成電路之極、智能汽車之城。大力引進京東方等龍頭企業,實現新型顯示產業規模突破1500億元。推進百濟神州三期四期、諾誠健華二期等項目建設,實現醫藥健康產業規模達到1200億元。加快建設廣州國際氫能產業園,推動形成氫能源全產業鏈。全面提升先進製造業,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全年完成技改投資130億元。
 
    同時,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培育大數據交易、檢驗檢測認證等科技服務業集群。大力發展科創金融、綠色金融、跨境金融等特色金融,全年推動企業上市8家,實現金融業增加值超165億元。建設黃埔灣等8大商圈、新貿易與數字商業等4個特色商貿集聚區。(記者 朱樺 通訊員 范敏玲 張成)
[責任編輯:薛正軒]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