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置業比率僅7.6% 樓價15年升4倍 自置率下滑

2021-03-01 23:20
來源:香港商報網

 立法會秘書處昨日發表有關「自置居所對香港社會經濟的影響」《研究簡報》。研究發現,本港樓價於15年內急升近4倍,自置居所比率於2019年下跌至49.8%,為20年新低,比率於去年後期輕微反彈至51.2%,但仍遠低於富裕經濟體系的60%水平。其中,特別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在整體自置居所戶主中的比例,自1997年的22.1%大幅收縮至前年的7.6%。

 港自置居所比率見20年低位

 報告指出,本港自置居所比率創20年新低,至於首次置業人士的平均年齡亦推遲至44歲。報告又顯示,自置居所可為整體社會帶來明顯效益,包括培養社會歸屬感和促進社會政治穩定。不過,在土地嚴重短缺和置業負擔能力下降的背景下,截至前年,35歲以下人士在整體自置居所戶主中的比例大幅收縮至7.6%。與此相反,於前年,60歲及以上的年長戶主於自置居所戶主中的比例為41%,較1997年的21%相應比率上升約1倍。

 事實上,富裕經濟體系的自置居所比率,通常超逾60%的水平。這些經濟體包括美國(63%)及歐洲聯盟27個成員國的平均數值(69%)。鄰近的亞太區經濟體方面,自置居所比率亦於這個水平徘徊, 當中包括韓國(59%)、日本(61%)、澳洲(63%)、台灣(85%)及新加坡(90%)。香港的自置居所比率為51.2%,明顯低於上述富裕地方。

 研究又指,多達三分之二的本地業主,已於2016年全面繳清按揭貸款。他們擁有較強的購買力,添置額外單位作為子女的第二居所或作投資物業收租,這或對跨世代的財富分配構成影響。

 影響社會流動

 住戶的居所租住權分布,亦出現重大變化。2009至2019年,公營或私營房屋的租戶數目增幅最大。這與1997至2008年最大的相應增幅來自於自置居所住戶,形成強烈對比。

 2009至2019年,私人住宅單位的淨增業權,大多由投資者持有,主要並非自住而是放租予租戶。雖然普通租戶也可努力儲蓄置業,但單憑工資,他們較難在物業市場與其他買家競爭,這對社會流動構成連鎖影響。

 中長期展望方面,報告認為提升自置居所比率仍充滿挑戰。港府未來10年的私營房屋落成目標,年均量僅為1.29萬個單位,低於2010至2019年間的1.35萬個實際落成量,預料整體可供出售房屋的數量,與社會需求仍存在頗大距離。

 豪宅價格連續14年處全球次高

 國際房地產顧問機構萊坊1日發表2021年《財富報告》指出,本港去年豪宅樓價按年下跌6.9%,屬近12年以來最大跌幅,但仍然位列全球第二貴地區。另外,在香港要成為資產最多的1%,需要擁有279萬美元(約2160萬港元),門檻高於澳洲、法國、德國、英國和日本等領先經濟體。

 每年一度的《財富報告》分析全球財富分布及豪宅價格等數據。反映全球100個主要豪宅城市樓價的國際豪宅指數顯示,本港去年豪宅樓價按年下跌6.9%,在走勢中排行97位,屬2008年、即近12年以來最大跌幅;對比深圳、上海等城市分別按年升13.3%及8.5%,樓價升幅位列全球第二及第九位。

 萊坊大中華區研究與諮詢部副董事王兆麒表示,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的超高淨值人士佔亞太區逾66%以上,預計到2025年佔比將增加至69%,這三個中國地區將繼續成為亞洲超高淨值人士增長動力。

 亞洲區億萬富翁佔全球36%

 萊坊全球研究部主管Liam Bailey預期,至2025年亞洲將擁有全球24%的超高淨值人士,較10年前的17%增加7個百分點。事實上,亞洲區的億萬富翁佔全球總數的36%,超過任何一個先進經濟體的單一國家。而中國內地超高淨值人士的增長速度驚人,預計到2025年的10年間將增加2.46倍。

 報告又指,特別在疫情後,很多投資者試圖爭奪先發優勢,對於中國不同地區的超高淨值人士來說,寫字樓物業仍是最受歡迎的房地產投資項目,其次是住宅。(記者  周健鑫)

[責任編輯:劉亞寧]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