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珍愛綠林 山野無痕

2021-05-04 19:23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香港山水景色怡人,惟疫情下大量市民前往山野度周末,卻帶來了隨處棄掉垃圾的嚴重問題。記者行山時也經常看見堆積的垃圾,不但破壞大自然景觀、造成衛生問題,更會令野生動物誤食垃圾,損害生態環境。市民有沒有想過,消費山野過後,很可能要由自己「埋單」?

潔淨的山野一片翠綠,市民應愛惜家園,切勿在郊野留下垃圾。 (馮瀚文攝)

   受疫情影響無法外遊,市民轉遊香港山水。食環署日前公布離島及鄉郊在4月初的5天復活節長假期收集到的廢物量,竟然超過190公噸。根據漁護署資料顯示,2020年在郊野公園所收集到的垃圾共2300公噸,即今年5日復活假期的鄉郊垃圾量已相當於去年全年的8.2%,可見在假期時市民蜂擁郊野,遺下了嚴重的污染問題。綠惜地球社區協作總監鄭茹蕙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抗疫後的首季垃圾數量大幅上升,去年首季郊野公園垃圾量達874公噸,較前年同期上升24%,因為有很多新手行山人士,在保護郊野的意識上較薄弱,其中郊野垃圾是最能即時反映的一個現象。」

記者行山時經常看見垃圾遍野的情況。(Ruth攝)

煙頭是山野常見的垃圾。

塑膠垃圾在行山時隨處可見。

   疫下垃圾種類增加

   疫情暴發後郊遊成為熱門活動,令垃圾問題越來越嚴重,有環保團體在2020年進行「香港郊野垃圾調查」,四成受訪者較以往更頻繁到訪郊野,由以往平均每月2.8次,增加至6.4次,逾六成受訪者認為遠足山徑的垃圾問題嚴重。調查亦發現,頭三位郊遊垃圾,依次序是紙巾、食物包裝物和膠袋,疫情下亦增加了即棄口罩及消毒濕紙巾等抗疫垃圾,鄭茹蕙指出:「食肆有限聚令,多了市民選擇上山野餐、開派對,製造很多即棄垃圾,本會也發現有慶祝生日、開派對用的金屬氣球,更看見有人帶了整個蛋糕去行山。一旦與吃有關,便容易製造很多垃圾。最近,垃圾站更出現各種即棄露營用品,如劣質帳篷、地蓆等。」市民頻繁以郊野公園作為進食休憩地,特別是熱門、較易行的路線、露營地點,都成為垃圾黑點。

市民不應該依賴郊區的垃圾桶,應把垃圾帶到市區扔掉。 (綠惜地球圖片)

   垃圾會自然分解?

   郊野垃圾被遺留在郊外沒有人清理,造成嚴重堆積情況。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伍世良對記者表示:「垃圾對遊人和行山客的旅遊經驗造成負面影響,使人感到噁心或不舒服,所發出的臭味,更會滋生蚊蟲、老鼠等。」很多人認為果皮、果核是有機物質,能在自然環境中分解,遺留在野外也不會影響環境,但伍教授以橙皮為例,指出分解時間要半年至兩年,加上香港人口密集,行山徑的使用度高,如每一個遊人都扔果皮,郊野公園只會變成垃圾缸。鄭茹蕙表示:「有些水果從外地入口,如遺留在郊外,含有外來種子、細菌,有可能會影響本地生態。」抗疫垃圾如口罩和消毒濕紙巾等,它們易被大風吹走,建議市民要小心處理及保存,否則郊野垃圾不但破壞景觀及生態,亦帶來衛生隱患。「山上亦有很多煙頭,煙民以為香煙只含紙或棉,丟棄後會消失,但其實它含有塑料纖維,難以被分解。」伍教授非常認真地說。

   微塑膠災難

   若郊野垃圾不能腐解,對環境的破壞會逐漸加劇,伍教授解釋:「有機物質在自然界中會隨時間被生物降解,如草的降解時間約數月、樹葉約一年多,但很多垃圾都不能被分解,如塑膠廢物,它們的分解只是變成更小的碎片,如微塑膠,但卻不會完全消失。」微塑膠泛指體積小於5平方毫米的塑膠微粒,一個膠樽被遺留在郊外,需要400年時間分解,之後會變成微塑膠繼續存在。鄭茹蕙補充:「微塑膠透過雨水衝入溪流,再流入大海,危害生態,它含有毒化合物、體積細小,長期殘留在海洋容易被魚類誤食。由於塑膠粒難以被消化、分解,若遺留在土地上,植物也會由根部吸收,微塑膠在食物鏈中不斷累積,最終只會被人類攝取。」用三分鐘飲完一支膠樽水,用1秒隨手扔掉,但卻需要人類幾百輩子的時間令它消失,甚至自己承受惡果,情況實在值得行山客反思。

塑膠的分解周期需時四百年,對環境造成難以逆轉的損害。 (綠惜地球圖片)

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伍世良表示,山徑垃圾不但污染環境,更會擾亂動物的捕食習慣。

   慢性殺害野生動物

   郊野垃圾並會破壞自然生態,如吸引動物前來翻找、進食。伍教授解釋:「每種動物都有生理需求,例如猴子愛吃野果、野豬會挖掘樹根找食物,但垃圾殘渣的異味會吸引雜食性動物,令牠們捨難取易,漸漸依賴人類留下的垃圾食物為生。」隨手扔掉的垃圾擾亂了動物的捕食習慣,而且會危害牠們的健康,就如人類經常吃零食而不吃正餐一樣。動物若誤食不能消化的垃圾,更可能會死亡,2018年,貝澳黃牛Billy逝世,死後發現胃部塞滿膠袋,數量之多可裝滿兩個垃圾桶,牠的腸道因為被垃圾塞滿,無法再處理食物和吸收營養,活活被餓死。鄭茹蕙表示:「去年本會有義工到塔門郊遊,發現一隻小黃牛嘔吐了一袋東西,內裏全是膠袋。因為動物會聞香找食物,但不能分辨垃圾中哪些能吃,又不會靈活地用手去分拆膠袋,所以連帶有食物氣味的包裝亦吞下。部分行山客更會胡亂餵飼動物,導致牠們對人類食物上癮。」她呼籲遊客到郊區時應收起食物,並與動物保持距離,更不要棄置垃圾在郊區的垃圾桶內。胡亂棄置垃圾,會引致動物翻找,變相慢性殺害牛隻、猴子等野生動物。

垃圾桶易招來野生動物亂翻,令牠們誤食垃圾,或會導致牠們死亡。 (Ruth攝)

貝澳黃牛Billy逝世時被發現胃部塞滿兩個垃圾桶分量的膠袋。(漁護處圖片)

綠惜地球義工曾看見一隻小黃牛噁了一袋膠袋出來。 (崔俊良攝)

   源頭減廢 不依賴垃圾桶

   為防止動物翻垃圾,漁護署2019年推出三款聲稱讓野生動物無法下手的垃圾桶,該署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根據實地測試結果,顧問設計的三款新垃圾桶均能有效減少野豬或猴子從中尋找食物。研究完成後,會按實際需要在更多適合的地點採用新設計的垃圾桶,以減少野生動物翻找。」然而日前記者到訪被稱為「馬騮山」的金山郊野公園,仍然看見巴士站附近使用舊款的垃圾桶,更有不少猴子在翻垃圾桶,滿地垃圾,一片狼藉,情況與漁護署的回覆大有出入。鄭茹蕙認為:「政府要策略性地放置垃圾桶,如在有眾多動物的地方,應該設計得更加堅固。政府可考慮建設更多環保設施,如飲水機,多進行保養及消毒,讓市民放心使用,減少購買膠樽水,也要讓市民知道加水設施的位置,養成自備水樽的習慣,從源頭減廢。」

綠惜地球社區協作總監鄭茹蕙推介「行山三寶」餐盒、水樽、毛巾,從源頭減廢。 (崔俊良攝)

   加強針對教育宣傳

   要減少郊野垃圾,對市民的宣傳教育十分重要,漁護署表示持續透過不同渠道向郊遊人士宣傳應保持郊野公園環境清潔的信息,包括播放宣傳短片、懸掛橫額、刊登廣告等。近期亦聘用環保大使在熱門的郊遊地點向訪客宣傳保持清潔、帶走垃圾等信息。鄭茹蕙建議:「現時的行山客很多元化,政府進行教育宣傳的渠道也要增多,如不再單靠官方途徑或主流媒體,例如與KOL合作拍攝宣傳片,向年輕人傳播愛護環境的信息,也可因應不同族裔人士以不同的語言宣傳,因過去一年多了外國人、外傭行山,因此多國語言宣傳也很重要。長假期時應在熱門地點增加教育大使或巡察員,進行教育及監察工作。」記者行山時看見一些宣傳招牌,但單純一句「請勿亂拋垃圾」實在不足夠,建議可在休憩處多放教育解說牌,如為何不能扔果皮,塑膠垃圾對環境、對動物及對人類的危害等,加強教育資訊,才能有效告誡市民。

   政府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及,預留5億港元為部分郊野公園增加觀景台、樹頂歷奇和升級露營地點等。伍教授建議:「政府應多撥資金在清潔或巡邏人員上,加強人手定時巡察,不然只有待疫情過後,恢復出外旅遊,郊野公園使用量降低,垃圾問題才會減少。」胡亂棄置垃圾不但是缺乏公德心的行為,也會引來蚊蟲、鼠患,令衛生狀況變得惡劣。以為將垃圾放入垃圾桶就能解決問題?其實郊野垃圾桶才是垃圾黑點,因垃圾桶會積累垃圾,溢滿後更會引來動物翻找食物。若政府只從旅遊發展方向做宣傳,而不投放資源處理垃圾問題,以及加強公眾愛護環境的意識,生態將受到無法彌補的損害,後果,將會由人類承擔。

   行山不留痕 人人有責

   郊野公園及行山徑上不設垃圾桶,作為負責任的登山者,若每次上山也帶備垃圾袋,將途中產生的垃圾帶回市區再丟棄,其實不是一件難事。

   市民也不妨自發組織清潔山徑的活動,幫助還原郊野潔淨的面貌,亦可藉此感染其他行山客共同保護環境。鄭茹蕙提醒市民:「疫症期間,保護環境之餘亦要保護自己,郊野垃圾如口罩、紙巾等個人衛生用品或帶有病菌,執垃圾時請戴上口罩及手套,要量力而為。太骯髒、位處斜坡的垃圾,也不要勉強去清理,免生危險,應該記下這些黑點的位置,再找漁護署或環保團體處理。」

   記者曾參與多次清潔山野活動,在此分享清理山徑時應帶備的用具:

   工具:手套(防水為佳)、長臂夾、垃圾袋、完成後包好工具的膠袋、急救包。

   個人裝備:長袖衣褲、滑面風褸、外科口罩、酒精搓手液、備用乾淨衣衫及口罩,必要時替換。

   完成清理後,把垃圾帶到垃圾站、放入有蓋大型垃圾桶內,或專門防止野生動物翻找的垃圾桶內。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希望每一位郊遊人士都要有公德心,而不是由別人幫你「執手尾」!

本報記者組成環保小隊清理山徑。 (Ruth攝)

   垃圾遍野 隨處可見

   疫情期間,不少市民選擇「行山抗疫」,然而多條山徑被糟蹋,本報記者近日組成清潔小隊到金山郊野公園實地觀察,發現行山徑垃圾真不少。金山郊野公園屬於九龍區水塘集水區域,園內共有四個水塘,是行山的入門路線,記者一行四人乘搭81號巴士在石梨貝水塘站下車,甫下車便看見有猴子在垃圾桶翻找食物,垃圾散落一地,造成衛生問題。

草叢中發現一團團礙眼的紙巾。(Ruth攝)

   沿着大埔公路往水塘方向前進,沿途的山坡及公路旁有不少垃圾,如紙巾、糖紙、煙頭、膠樽等,在水塘邊緣的斜坡上,更驚見散落一地的蛋撻錫紙及煙頭,有人在山間開派對、吃蛋撻、吸煙,而大自然就要吃垃圾,還是不能降解的錫紙!清理完這片區域後,記者前往九龍水塘主壩壩頂,在水壩上俯瞰,山青水秀,景致優美,可惜水塘邊緣的泥坡上散落不少垃圾,破壞景觀。沿?金山樹木徑繼續前行,路旁的樹林內有不少紙巾、口罩,垃圾遍野的情況令人感到無奈。再往前行到一處休憩用地,在供人休息的木椅上,也是滿布垃圾,如塑膠餐具等,一看便知是有人在這裏用餐後所遺留的垃圾,嚴重欠缺公德心。

記者清潔休憩處前(左)、後(右)對比照。 (Ruth攝)

  政府為了推行「自己垃圾 自已帶走」的信息,移走行山徑上的垃圾桶,但不少市民對於愛護環境的意識仍然薄弱,記者在行山時發現有三類常見的廢物,都是較易從源頭減少的消耗品,包括膠樽、即棄餐具及紙巾。若市民多使用環保餐盒、自備水樽及毛巾,從源頭減廢,並且在使用郊野公園時保持基本行山禮儀,帶走垃圾,珍愛環境,就能令香港的自然美景得以保持。

[責任編輯:副刊]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