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再公布中國歷史科等4科國安教育課程框架

2021-05-26 19:58
來源:香港商報網

 继教育局早前公布《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並發布11個相關科目的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后,教育局今日(26日)再公布餘下4個相關科目的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當中包括中國歷史科、歷史科、生活與社會科、經濟科,并建議安排到內地考察交流。

 其中,中一至中三的中國歷史科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的整體教學重點列明,在各個歷史時期中,以「政治演變」為經、以「文化特色」及「香港發展」為緯,讓學生理解香港在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概況,並與國家的互動情況,從而認識香港與國家歷來的緊密關係。同時,讓學生認識香港在殖民管治時期,政府高層官員全由英國人出任,華人受到不平等對待等。

 框架建議,學校可安排高中生,到內地考察,實地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情景;中史科可以與其他科目合作舉辦活動,例如舉辦「唐代婦女生活多面睇」活動,化唐妝、穿唐服等;亦可與音樂科合作,舉辦「抗日歌曲欣賞會」等。

 中一至中六歷史科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指出,要讓學生認識到國家從被列強侵略,以致英國佔領香港,及後國家克服困難,並恢復對本港行使主權的奮進歷程,培養學生的國民意識及國家觀念,讓學生理解「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歷史事實,協助學生成為負責任的公民和具備世界視野的中國人。

 另外,生活與社會科的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則指,學生透過學習「資源與經濟活動」及「社會體系與公民精神」兩個範疇,可以從社會、政治和經濟的角度了解國家安全的含義、相關國家安全領域的內容,以及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學生認識憲法、基本法、「一國兩制」方針,亦要認識國家機構職權,包括以訂立及公布香港國安法為例,教授全國人大、人大常委會及國家主席的職權等。

 高中修讀的經濟科,提到學生要認識貿易障礙,如探討中美貿易衝突對國家及香港經濟帶來的衝擊及威脅,從而明白維護經濟安全的重要性。

 教育局亦製作一套有聲繪本「國家安全由家開始」,加強中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和理解。學校須按照這些課程框架作整體規劃,通過全校參與,跨科協作,於校內透過相關科目以及課堂以外的學習活動,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图:中新社)

[責任編輯:蔣璐]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