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會議今首次網上召開

2021-05-29 16:05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與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合辦的第七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會議今(29日)召開。因應疫情,今屆一連兩天的會議首次以網上研討會形式進行。是次會議滙聚了逾30位來自中、港、澳、台的講者,700多位參加者,以及11個支持機構及單位,就「相護相連: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新趨勢」的主題進行研討交流,包括疫情帶來的影響。

 在今早舉行的開幕禮上,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講座教授及學院主任莫禮士致辭表示,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於去年中出版的一份簡報中指出,根據疫情作出推算,加上從過去的危機所獲得的證據,例如在2014年塞拉利昂爆發伊波拉疫情期間,青少年懷孕率及性與性別暴力的發生率同時上升,這次全球性的疫情勢必對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與全人健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意識到這些可能的影響及挑戰,會議決定訂立「相護相連: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新趨勢」這個主題。

 應邀作嘉賓的衞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家庭及學生健康) 鍾偉雄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議為所有年青人提供優質全面性教育。全面性教育不只是關乎性,而是一方面協助年青人培養所需的知識、技巧和價值觀,去為個人的性關係與人際關係作出知情及負責任的決定,另一方面加強他們自我保護的能力,以預防在受到威迫下進行性行為、遭受性虐待、意外懷孕及性病感染。

 家計會主席張啟斌致歡迎辭指出,疫情為全球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其中對性與生殖健康資訊的傳遞及服務提供所造成的阻礙,可能會對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構成負面的影響。為了控制疫情而實施的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關閉學校及家居隔離,剝削了青少年生活中大部分面對面的社交聯繫,因而產生了催化效應,令青少年增加使用網絡及社交媒體,去滿足他們透過電子科技與朋輩互動的渴求,這趨勢比過往更加劇了。因此,社會日益關注到青少年的網絡安全、網絡上的社交與人際關係及性文化對他們的心智發展與全人健康所造成的深遠影響。而青少年服務工作者的心目中首要的目標是:在這時代中如何作好準備,配合青少年不斷演變的需要,為他們提供最佳的照顧。

 會議的主題演講,特別邀請了澳洲政府衛生部副首席醫學官兼首席醫學顧問邁克爾·基德主講「2019冠狀病毒病與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新趨勢」。作為基層醫療的世界權威,基德教授協助澳洲政府制訂應對疫情的措施,負責督導醫療衛生系統的演化改進以切合社區需要,將優質醫療保健帶進市民家中。

 連續兩天的會議還包括五場全體會議、兩場午間演講、兩個工作坊、一場實務交流、口述報告及海報展示等,內容涵蓋六個議題:「青春期:發展與挑戰」、「媒體中的性、性侵犯處理與防治」、「戀愛與性別暴力」、「青少年性教育及輔導」、「性病預防及HPV疫苗注射」、「公共政策、學童保健與基層醫學」。

 閉幕禮的焦點落於《青少年·一分鐘·性字典》短片。短片中十多位青年義工代表青少年發聲,宣揚青少年享有性與生殖健康與權利的訊息:「在尊重和顧及別人的感受下,每個人都可以擁有性滿足與生育自主的選擇。性教育讓更多青少年在了解和認清自己責任的情況下,行使性權利和作出合適的選擇,正視性的自由與平等。」

[責任編輯:鄭嬋娟]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