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本地新闻

罗和安:高考招生政策向农村考生“倾斜”

2014-03-12
来源:香港商报

羅和安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在高考招生中,农村考生无论是起步阶段、考试过程还是录取阶段都处于劣势地位。”在代表小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原校长罗和安代表强烈呼吁:高考招生政策向农村考生“倾斜”, 切实维护农村考生在高考招生中公平。

  罗和安向记者详细描述了我国农村考生在高考招生中的现状。近几年来,针对农村考生在高考招生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国家及部分高校出台了在高考招生中向农村考生“倾斜”的政策。但数据显示,近年来,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仍十分明显,城乡高考录取率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并且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包括北大、清华在内,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不到20%。这表明,农村学生在进入优质高校的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罗和安说,这种不公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也是造成我国农村高考生在高考招生中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农村学生受教育机会的低起点使他们在与城镇学生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可以说,一开始,农村孩子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罗和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城镇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要远远优于农村,而政府对城镇的教育投入往往都比农村大,农村无论是师资水平,办学条件,都无法与大中城市相比。从高考考试内容上说,考试内容的偏城市化也是造成农村考生在高考中处于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政策中,如加分政策、自主招生政策、保送生政策等存在很大缺陷,对农村考生而言,存在很大不公。保送政策由于条件的限制,更是变为城镇重点中学考生的特殊跳板。高考保送生条件的诸多获奖条件更是让农村考生与保送无缘。同时,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也是造成高考招生不公平的因素之一。农村家庭的考生,父母受教育水平有限,自身对志愿的解读也有限,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往往无法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好与之对称的学校和专业。经常出现高分低投的的情况。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农村贫困学生往往选择中小城市的大学或者冷门专业等,这种选择对他们以后的就业也造成不利影响。

  罗和安建议,要从根本上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目前应继续推行并加大高考招生中现有的“倾农”政策。如“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向中西部农村地区实施的“定向招生计划”,加大对农村偏远地区考生的优惠政策,提高自主招生中农村生源的比例等。同时,规范我国高考招生制度。对高考招生的特殊政策更要明确细则,增加透明度。取消或逐步取消一些比赛获奖的加分。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应适度将政策偏向农贫考生。罗和安还建议,加强高考招生制度法制化,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让高考招生各个程序都有法可依,并问责到人,避免人为因素介入导致的“权钱交易”,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异地高考问题和“高考移民”问题。

  (记者伍均哲)

[责任编辑:劉深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