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本地新闻

东南亚学者怀化“论道”

2014-03-14
来源:香港商报

湖南省道文化节活动现场

  《香港商报讯》记者周芷行报道:3月12-13日,湖南省第三届道文化节暨道祖老子诞辰2582周年庆典在怀化玉皇宫举行。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澳门及内陆各省市的道长和学者齐聚玉皇宫,为纪念道祖老子诞辰2585周年祈福。在庆典期间还举办了湖南省第三届《道德经》讲座。

湖南省第三届道德经讲座

  来自台湾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的林文钦教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认为:儒家如粮食、佛家如百货店,而道家和我们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中华文化的根基应该是道教。而21世纪也应是道教的世界,将来解决世界危机也必将借用老子的智慧。林文钦还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理解为真理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所有的真理只能用心来体会。而“宠辱若惊、功遂身退”等则告诫我们不要太计较名利得失,功成要身退,一个人的福不可享尽,任何事物都不能“太满”,因为大自然的阴晴圆缺就如同一年有四季的轮回。林文钦最后总结说,没有一部经书能比《道德经》读起来让人欢喜。

  中南大学的吕红娟教授在讲座上阐述了《道德经》的现代价值和作用。她对《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理解为:我们常人的思维要突破局限性,突破常规思维,因为最高的真理都难以用语言表达。用言语来表达“道”一定会受到局限性。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最高的定理一定不是逻辑推理出来的,所以一种思维出来的时候通常也不一定能用言语表达出来,西方的逻辑思维通常需要东方的直觉思维来“悟”。

  吕红娟教授还诠释了她对《道德经》中“无”的现代理解和运用。她说,现在世人最在乎的一般是“有”,而“无”则能发挥事物相对的一面,他认为,精神和无声无息的东西都是“无”,而“无”蕴含着很大的“可能性”。我们万事万物的发展都应该从“无”到“有”。就如庄子讲的“无用之用为大用”。

[责任编辑:李寧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