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河北 > 商报专稿

一体化携手环渤海

2014-08-11
来源:香港商报

  一体化携手环渤海 河北经济大有可为

  【香港商报讯】记者曹晶晶报道:日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北京与河北签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共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协议》、《共同推进中关村与河北科技园区合作协议》、《共同加快张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协议》、《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共同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协议》、《共同推进物流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等七项协议,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实质性提速。作为河北省沿海地区的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依托自身区位优势,紧抓机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实现沿海地区率先发展。

  唐山:建设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

  在京冀七项协议中,《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格外引人关注。根据协议,唐山曹妃甸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承接北京石化、装备制造、钢铁等产业转移,合作发展港口物流、海洋经济、海水淡化、节能环保等产业,并将与京津合作打造环渤海自由贸易区。在环渤海加速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高度重视的大好机遇下,曹妃甸自贸区加大投资环境优化投入,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主动加强与北京有关领军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联系,以保税物流、国际贸易和出口加工制造业为产业承接方向,筛选符合《新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入园项目指引》要求的北京外贸企业作为重点对接对象,主动联系接触,分析企业需求,结合企业实际寻求合作机会,实施针对性招商,吸引项目入园。同时,唐山丰南、芦台、海港等经济开发区也依据自身优势,积极对接京津。丰南经济开发区成功引进北京世艺印刷等12个京津产业转移项目,其中北京11个,天津1个,同时还有24个在谈京津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芦台开发区今年以来对接京津企业超过300家,包括华冶、联想等大型企业在内,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项目19个,实现项目落地6个,涉及总投资12.5亿元;海港开发区是河北最早设立的沿海开发区,区内著名的京唐港是京冀最早合作的典范,今年也与北京成功对接45个项目。接下来,唐山将不断锐意开放创新,加速转型升级,从而早日实现“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的战略目定位和奋斗目标。

  秦皇岛:服务首都特色功能城市

  与此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对秦皇岛探索全新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港城来说,也是绝好的机会。秦皇岛立足自身独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比较优势,谋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特色功能城市的作用。目前,秦皇岛围绕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重点规划建设“大北戴河区”首都行政教育医疗功能疏解承载区、京秦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发展示范区以及京津冀滨海高端商务区等三大承接平台。以求将秦皇岛打造成北京富有滨海特色的卫星城,进一步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滨海旅游度假名城和重要港口城市。秦皇岛实施对接京津“八个紧盯”,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等6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与海淀区在科技、教育、旅游、生态和服务外包等领域实现合作,中关村海淀园分园、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等落户秦皇岛。

  沧州:打造首都经济圈次中心城市

  作为河北沿海冉冉升起的新星,沧州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遇,依据自身优势,明确了将沧州打造成为京津冀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总体目标,确定了沧州作为首都经济圈重要产业基地、首都经济圈次中心城市、环渤海冀鲁交界处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实施了工业项目、服务业、农业现代化、科技人才及教育医疗、沿海经济等五个方面的对接合作,已选派骨干人员进驻了北京亦庄等园区,全力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目前,已引进北京项目419个,与26家央企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项目54个,计划总投资达2934亿元。

[责任编辑:劉宇婷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