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吉林 > 商报专稿

产业联动抱团出击,角力核心打好“大米牌”

2016-07-25
来源:香港商报

  松糧集團“中國北方粳稻種子硅谷實驗基地”

  東福米業土地流轉后的現代化農業

  【香港商報訊】實習記者張昕:2015年7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沿著田埂步入稻田中查看秧苗的長勢,吉林大米,昔日的“貢米之鄉”也再次掀起水稻革命。又值一年水稻分蘗期,吉林省糧食局于近日帶領“吉林大米”媒體考察團隊走入吉林省東、中、西部,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步伐對具有地區代表性的企業進行實地考察,深入了解“吉林大米”品牌建設發展進程。

  提起東北大米,人們的第一印象是被稱為“北大荒”的黑龍江墾區,五常大米更是家喻戶曉。近年來東北地區糧食生產綜合能力逐年釋放,東北糧食主產區是中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已然成為中國糧食的“蓄水池”,是粳稻、玉米等商品糧的供應地,糧食外調量占全國的60%以上。

  早在2013年年末,吉林省省委、省政府提出“健康米”工程,提升稻米質量價值,推動吉林省稻米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大米品牌的知名度和競爭力;2015年“吉林大米”再創產業聯盟平臺,重點打造以“東部火山巖、中部有機黑土、西部弱堿”三大聯盟帶動各區域產業聯盟聯動,互幫互助形成新的產業發展模式;一年后,“吉林大米”品牌在打好“豆米牌”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吉林省大米品牌建設起到了積極示范作用。

  吉林市作為全國粳稻核心產區,把發展粳稻產業提升到全市戰略,農業轉型做精品、效益增長打健康牌,以大米品牌建設統領產業換代升級,促進糧食豐收、糧企增效、糧農增收。據了解,東福米業通過近一年來的大米品牌建設,從以前的銷售渠道團購為主轉變為做終端市場為主,以商超布局、市場有效資源合作及線上線下o2o模式三條線路,把好的質量、好的品牌的中高端“吉林大米”品牌推向全國市場進行品牌建設,預計年末整個東北區鋪設達到500家左右。同時,東福米業以村企合一創新模式與當地大荒村進行土地流轉共3500公頃,倉庫存儲近8萬噸,帶動農民增收近10倍。榮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商標”的萬昌大米找準市場定位后一年來乘勢快上,去年投資2億元建設新的園區和萬頃樣板田,在通過吉林省糧食局舉行的產業推介和宣傳下銷量得到提高,比去年提升了三成多。在樣板田建設過程中整合土地資源,通過土地流轉進行集約化經營,使土地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種植,生產出更好的產品。吉林大米品牌通過連出組合拳,向國內各一線城市市場滲透,現已有10余家大米企業在全國各地建立了近百個銷售門店,年銷售額近百萬噸,讓吉林大米品牌在全國的銷量呈幾何倍數增長。

  吉林省西部呈弱堿性的土質讓松原成為弱堿大米種植區域的代表,地域特征決定了“有什么樣的地域特征就培育什么樣的品種”,因此品種的質量成為建設大米品牌的主要因素。松原糧食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把優秀品種本土化,讓其適應松原本土的氣候、土壤和水質,以品種占據國內優勢。通過品種創建培育一流的松糧集團,吸引全國各地知名專家培育優良品種,現品系已達60多個。加入吉林大米產業聯盟之后,將零散品牌實施規范性標準,松糧集團大米實現銷量、產量的成倍增加,每年不低于30%的目標增長率。吉林省北顯生態農業集團的大米銷售直營店的成功就得益于品牌帶來的效應,目前長春已有24家連鎖店,通過以線上線下互動模式實現帶動2萬農戶耕種,提高農民收入1億元以上,網絡上的推廣也讓網站具有單天訪問量最高達萬人的記錄。今年在吉林省糧食局幫助下參加的推薦會為企業新增10多個客戶,帶來80萬定金,及1000萬元的訂單。

[责任编辑:邓煜闽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