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善行中国

通勤車成順風車 湘南有趟

2016-12-22
来源:湖南日報

  原本是鐵路內部職工乘坐的通勤車,卻成了沿線村民也可免費搭乘的順風車,每天一次往返于郴州城區與宜章白石渡鎮之間

  ——湘南 有趟“農民免費進城專列”

  1、12月16日,京廣鐵路宜章縣白石渡車站,8629/8630次列車停了半個小時后準備返回郴州。

 2、12月16日,京廣鐵路宜章縣太平里車站,客運人員組織村民有序上下車。

 3、12月16日,為了搭乘火車,村民帶了包子等在列車上吃,算是中餐。

 4、2014年7月6日,兩位小朋友在車廂里玩起了游戲,享受列車的快樂之旅。(資料圖片)

  本文照片均為湖南日報記者 郭立亮 攝

    一年一度的春運即將拉開序幕,繁忙的鐵路線開始增開客運列車,滿足人們返鄉的需求。

  在京廣鐵路線上,有一趟特殊的綠皮火車8629/8630次,只有兩節車廂,卻幾年如一日,每天一次往返于郴州城區與宜章白石渡鎮之間。

  這趟沿途僅停靠4個小站的綠皮火車,最初是當地鐵路職工的通勤車。后來,沿線居民也可免費搭乘。不少村民乘坐該列車去郴州城區賣農產品,通勤車又被當地人稱為“農民免費進城專列”。

  12月16日,記者搭乘8629/8630次,感受了一趟奇妙的綠皮火車之旅。

  1 通勤車成了免費順風車

  11時50分左右,記者來到郴州火車站。廣場上的客流不多,幾名挑著籮筐的老人,矯健地走向進站口排隊。記者緊緊跟隨,在進站口和檢票員說了句“搭交通車”,便順利進站。

  過了安檢后,上二樓,左拐便找到了候車廳。候車區上方的液晶屏上寫著“8629 郴州-白石渡 正在候車 12:35開”。

  座椅尚未坐滿,一只只空空的籮筐已占據整個過道。乘客用當地的方言大聲地聊天,比其他車次候車區熱鬧幾分。

  “旅客朋友們請注意,8629次列車已經進站了。”一名列車員拿著擴音器朝候車廳喊話。

  無需檢票,記者跟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到了站臺,一趟只有兩節車廂的綠皮列車闖入視線。

  上車時,乘客們不急著一擁而上,而是早已商量好似地自覺分成了兩撥人:挑著籮筐的村民們往前車廂走,沒什么行李的乘客往后車廂走。

  兩名列車員在車廂里來回檢查,沒有“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的吆喝,只偶爾提醒“不要在車廂抽煙”“籮筐不要放在座位上”。

  12時35分,列車徐徐開動。

  “看來生意不錯,他們的籮筐都空了。”坐在記者身邊的譚老高興地說。

  譚老今年77歲,是郴州坳上站的一名退休鐵路職工。他今天在郴州城里買了2500克東江湖的刁子魚,新鮮得很,準備帶給家里人吃。

  “你這魚多少錢一斤買的?”隔壁座位,一名老奶奶問。另兩名帶孩子的婦女也把腦袋湊過來,打量著塑料袋里還在微微抖動的魚。

  譚老告訴記者,這趟列車的乘客主要是沿線進城賣菜的村民、在城里讀書的學生以及返鄉走親戚的打工者。大伙兒都是鄰里鄉親,毫無生疏感。

  譚老回憶,上世紀九十年代,京廣鐵路郴州段就已開行通勤車,只供鐵路職工免費乘坐,不搭乘其他乘客。進入21世紀,紅色的快車、白色的高鐵動車越來越多,而綠皮火車的車次逐漸減少,鐵路職工相繼買房買車,很少再乘坐通勤車上下班。

  沿線村民見通勤車上空出了大部分座位,希望搭坐順風車進城。鐵路部門順應民意,最初賣票,后來不再收費,通勤車成為了免費列車。

  2012年,往返于郴州站和白石渡站的8629/8630次通勤車開行。郴州始發,途經郴州南、坳上、太平里、白石渡4站。

  2 “一年最少省了兩千元”

  12時46分,隨著咣當咣當的車輪聲,郴州南站到了。

  這個始建于1937年的四等站,如今已成為湘南國際物流園的貨運集散地。現在,這里又將規劃建設二期工程,預示著郴州開放經濟迎來新藍圖。

  “這趟車的沿線車站都不辦理客運業務,只有貨運。”老譚說。

  13時左右,列車抵達坳上站,開始有乘客上下車,老譚朝記者揮手道別。

  約十幾分鐘車程后,列車抵達太平里站,許多村民早已挑著農產品在站臺上等候。

  車廂上下車有兩級臺階,挑著空籮筐的村民小心翼翼地花了幾分鐘陸續下車,站臺上的乘客在列車員的引導下又一個接一個地上車。

  往郴州賣農產品的乘客大多來自太平里,因此這個站的停車時間較長,上下很多人。不過,上車的乘客并不是去終點站白石渡,而是返程時去郴州。

  78歲的劉徠菊提著兩麻袋上了車,利索地將貨物放在座位前。

  記者欲提起一袋,不料單手提不起。

  “這一袋有40斤呢!”劉徠菊打開麻袋,“喏,這里有10斤生姜,10斤蘿卜干,10斤野菊花……”

  兩袋貨重近50公斤,劉徠菊卻說自己不費勁。“我老頭子走了1小時路幫我提到車站,我自己提不了這么遠。”

  劉徠菊住在太平里溝背村,家里有兩畝地,種了辣椒、豆角、生姜等,自己和丈夫兩人吃不完,有多余的便拿去郴州的北湖市場賣。

  “一天可以賺100多塊,完全夠了!”劉徠菊一臉的幸福和滿足。

  劉徠菊還給記者算起了經濟賬,如果坐汽車去郴州,要在宜章轉車,來回需要至少23元車費。坐這趟通勤車,當天去郴州,下午賣菜,晚上住在附近一個月租50元的雜屋里,第二天再乘車返回。

  “一個月有9天去郴州賣菜,坐這趟車是最劃算的,一年最少省了兩千元錢。”劉徠菊細細說著,引得坐在旁邊的幾個村民頻頻點頭,“的確很劃算。”

  3 綠皮火車里追尋記憶

  經過1個多小時的車程,8629次列車到達終點站白石渡站。這里,列車將停車半小時后折返,車次改為8630次。

  白石渡老站,于1936年建成,是粵漢鐵路從廣州進入湖南的第一站。當時,粵漢鐵路的大部分客運列車都停該站,客流覆蓋汝城、臨武、宜章等區域,每日上下車旅客逾千人。白石渡老站也是湘南、粵北、贛西3省7縣的物資集散地,一時的繁榮曾讓白石渡鎮享有“小香港”的美譽。

  1988年,新白石渡站建成投入使用后,白石渡老站結束了其歷史使命。

  隨著客流分流,白石渡站逐漸減少客運業務,現在只剩下這趟通勤車。

  從白石渡返回郴州,途中幾名背著攝影器材的年輕人上了車。他們將鏡頭時不時對準劉徠菊,或是窗外一閃而過的村莊。

  一位來自長沙的“驢友”告訴記者,這是一趟充滿市井煙火氣的奇遇。打牌游戲,聊天歡笑,夾雜著鄉愁的方言,這樣的記憶存在于慢悠悠的綠皮火車里。

  今年5月起,全國鐵路運行圖進行了近10年來最大調整,速度更快、乘坐更舒適的動車組大幅增加。

  然而,在劉徠菊這樣的小鎮村民心里,綠皮火車依然是他們去遠方、去賺錢換取更好生活的最佳選擇。

  冬日午后的陽光灑進車廂內,空氣里洋溢著歡聲笑語。

  15時20分左右,列車回到了郴州火車站。

  與記者離別前,劉徠菊說,這趟通勤車下個月將暫時停運,投入緊張的春運中。

  “趁著今年結束前,多賺點錢,好過春節。” 說完,劉徠菊提著兩麻袋貨,匆匆趕往北湖市場。

  ■記者手記

  免費專列,溫暖民生

  鄧晶琎

  一趟由郴州城區開往宜章白石渡鎮的綠皮列車8629/8630次,原本是一趟內部職工乘坐的通勤車,卻因為鐵路部門一個善意的舉動——讓沿線農民免費乘坐,成為了最溫暖的“民生列車”。

  從經濟角度而言,企業以利益最大化為目的。這趟通勤車幾年來免費運行,成本支出難以估算。難能可貴的是,常年被民間稱為“鐵老大”的鐵路部門,卻放下了姿態,深藏著一份濃濃的為民情懷。

  對于一個肩負國家重任的企業來說,還有什么比民心所向、眾望所歸更珍貴的呢?

  春運將至,又是千萬歸鄉大軍著急回家的時刻。鐵路部門今年將為廣東、湖南、貴州3地貧困農民返鄉,開行6趟免費“愛心專列”。

  消息傳來,再次令人動容。愿這樣的善意之舉能帶動更多有責任的企業,傳遞溫暖,服務于民,讓利于民。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