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聚焦省厅

湖南12項目獲國家科技獎

2017-01-10
来源:瀟湘晨報

  1月9日,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由湖南省單位主持和參與完成的12個項目獲獎,其中,由湖南主持完成的5項,參與完成的7項。在主持完成的項目中,有4個項目為湖南推薦,以推薦并獲獎項目數統計,湖南在全國省、市、自治區中與江蘇、山東兩省并列第七。

  湖南省推薦的4個獲獎項目如下:由中科院亞熱帶所印遇龍院士為第一完成人的“豬日糧功能性氨基酸代謝與生理功能調控機制研究”項目獲得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由國防科大蘇金樹教授為第一完成人的“高性能系列化網絡設備研制與應用”項目、由省蔬菜所鄒學校教授為第一完成人的“辣椒骨干親本創制與新品種選育”項目和由湖南農大劉仲華教授為第一完成人的“黑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均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由中國紡織聯合工業會推薦、以湖南華升集團公司為第一完成單位的“苧麻生態高效紡織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在湖南單位參與完成的獎項中,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參與的“IgA腎病中西醫結合證治規律與診斷關鍵技術的創研及應用”項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另外,由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參與的項目獲技術發明二等獎,由中南大學、國防科大、衡陽華菱鋼管和湖南大三湘油茶參與的項目均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今年湖南省的獲獎項目涵蓋農業、信息、輕紡、中醫、冶金和機械等領域,成果在推廣后均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記者徐海瑞通訊員周曉迅夏潤龍

  專訪

  他的團隊二十年磨一劍在國家大獎上“梅開二度”

  本報長沙訊“場面更加熱烈,也更加隆重了。”1月9日,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教授為第一完成人的“黑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對于剛剛年過50歲的劉仲華來說,這種場面并不陌生,他是第二次來北京領獎了。他主持的“茶葉功能成分提制新技術與產業化”曾獲得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從1997年到2016年,中國茶葉界只有他主持的項目拿過這一國家獎項,且是“梅開二度”。

  劉仲華在1月7日晚上到達北京,整個項目團隊只有他一人入京領獎,8日參加獲獎項目展示,9日參加獎勵大會。即便到了9日晚上,他還沉浸在獲獎的喜悅之中,因為他知道這個獎來之不易,“別人說是十年磨一劍,我們這是二十年磨一劍。”

  “黑茶的研究有一段時間了,花了兩代人的時間,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們的老師就在研究。”劉仲華說,他們團隊對黑茶的研究從2000年開始發力,高強度發力集中在最近10年,獲獎之后“整個團隊都很興奮”。

  劉仲華說,他們團隊2008年的獲獎項目將黑茶從傳統領域拓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而2016年度的獲獎項目則是將黑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作為研究突破口,解決了黑茶生產領域的技術難題,突破了產品升級的技術瓶頸。實現了“加工過程的清潔化、機械化,從相對落后的手工作業走向機械化、規模化生產;進一步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從品種單一向方便化、高檔化、時尚化發展”。

  劉仲華團隊此次獲獎的項目,在分子水平上系統研究了黑茶加工中品質風味的形成機理,明確了黑茶功能成分的化學實質、健康功效及作用機理,為黑茶生產技術創新與市場開拓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利用現代先進生物技術,將茶葉中的成分最大限度地轉化成對人體更加有益的功能物質。構建了“調控發花”、“快速醇化”、“散茶發花”、“茯磚茶全發花”、“綜合高效安全降氟”為核心的黑茶加工新技術體系。

  “現在只有一百幾十個億的產業規模,未來還要跨越升級,進行技術創新,在五到八年內發展到300億元的規模。”劉仲華說,他們團隊的項目主要以安化黑茶為主體,“一定要走向國際,因此黑茶的國際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記者范典實習生周玥彤

  部分獲獎項目簡介

  “豬日糧功能性氨基酸代謝與生理功能調控機制研究”

  圍繞豬氨基酸代謝與生理功能調控機制開展研究,揭示了精氨酸、亮氨酸等功能性氨基酸在豬腸道高效利用的規律及其對營養沉積分配和孕體發育等功能的調控機制,可為人類營養代謝與健康研究提供參考,推動功能性氨基酸在豬生產中的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成果發表在本領域Top期刊并被廣泛引用,完成人印遇龍因此連續兩年入選世界“高被引科學家”。成果列入了中科院科技創新案例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成果典型創新案例。

  “高性能系列化網絡設備研制與應用”

  高性能網絡設備是互聯網和信息化的基石,代表國家互聯網技術水平。項目創新提出了開放式構件化網絡設備體系結構,突破了可擴展標準化交換模塊設計方法,提出了軟硬件協同的異構報文轉發引擎設計方法,突破了高性能網絡設備硬件設計技術和協議軟件并行處理技術,取得授權發明專利10項,研制了高性能路由器、高性能交換機和高密度IB交換機3個系列,產生了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我國該領域自主創新和行業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辣椒骨干親本創制與新品種選育”

  在國內率先系統開展了辣椒種質資源收集與保存、鑒定與評價、創新與利用研究,保存種質資源3219份,建立了我國保存材料份數最多的辣椒種質資源庫。優化了種質資源評價技術體系,篩選出優異種質資源426份,核心育種材料20份,被國內外廣泛應用。創制了5901、6421和8214三個骨干親本,被全國育種單位育成辣椒新品種165個,累計推廣面積達1.2億畝,成為我國應用范圍最廣的骨干親本。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近幾年新育成辣椒新品種18個,其中渡淡品種13個,加工專用品種5個,新品種系列配套,比同類對照增產5.1%-32.7%,累計推廣1091萬畝,新增社會產值45.5億元。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